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杂技一直以“惊、奇、险”的艺术特性、“新、难、美”的审美追求傲然于舞台艺术之林,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作自觉,在杂技剧的更迭发展中实现了“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的艺术新生。回溯发展轨迹,梳理艺术风貌,中国杂技历经追求“技”的最大化的杂技技巧、杂技节目,至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些具有主题、带有情节、营造意境的“情境杂技”,后在此基础上于90年代涌现出一批由独立的杂技节目串联为整体故事的杂技主题晚会,  相似文献   

2.
吴桥是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惊、险、奇、绝”的艺术魅力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杂技这一植根于民间,用肢体语言传递力量与美的古老艺术,在吴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成长,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雨的打磨和洗礼,历久弥新,并积淀了极为丰厚的杂技文化和催人奋进的杂技  相似文献   

3.
杂技是一门以技作为载体的肢体语言艺术.大致有以下四种创作形式 一、单纯展示技巧的杂技节目。这类节目大多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高超的技艺展示杂技的惊难险。  相似文献   

4.
《跳板蹬人》是中国传统杂技蹬技类的表演内容之一。其中技惊四座的一个高难技巧叫“对穿飞跃”,一名“尖子”演员被躺在垫包架子上的“底座”演员用腿劲蹬到空中,“尖子”演员在空中做“团身空翻,”在即将回落的一瞬间,另一名“尖子”演员被跳板弹起,如离弦之箭,“嗖”地从做团身空翻的演员和底座演员的空当中飞穿而过。  相似文献   

5.
正杂技是我国传统的艺术,杂技节目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换代。现代杂技与较多的故事情节、晚会主题相结合,提升了视觉震撼性,展现了惊、险、奇、美的艺术特征。对于青年杂技演员而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更要结合时代特点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才有望能成为杂技舞台上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7.
大美龙江冰秀宴,情动东方惊美图。黑龙江省杂技团于6月16日正式启动了以"冰秀"为主题的2013'黑龙江杂技魔术旅游演出季,在省杂技团冰秀剧场同时推出两台驻场演出——大型冰上杂技舞蹈秀《惊美图》和大型冰上魔术滑稽秀《梦幻图》。百天百场演出将为广大游客和哈尔滨市民在炎炎夏日带来全新的冰雪文化体验,感受哈尔滨这座冰城夏都的酷爽惬意。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广西杂技,开启了本土杂技用文化名片“说话”的功能。杂技展现人驭物的超高本领,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杂技本体保留着奇巧、高难、惊险,并以此凸显人自我超越与征服的精神特点。但它的短处也十分明显,即叙事功能薄弱,被人称为“哑剧”。从发展历程看,杂技不断地自我革新,从简单的人体技艺展示,发展到如今的杂技秀、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等多种形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亮眼的蜕变,使杂技艺术在表演舞台上牢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从“技”到“艺”的转变过程中,广西杂技也开始了新的探索,主动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打破传统“技”的追求,寻求新的对话形式,呈现开放包容的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9.
将杂技的艺术性,特别是杂技剧的艺术性,仅理解为“技”与“艺”的分离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不仅仅杂技的艺术性就在于它的表演性,即杂技的表演性是心一身控制号隋一身控制的辩证统一,是“技”与“艺”的统一,更在于对杂技剧来说,表演性就是叙事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第一枝花:70后杂技是我的梦,我的伙伴 修长的身段,演绎着动感节目《呼啦圈》,很难想象还在舞台上表演的她已经40岁,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笔者:社会都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了,通讯已经很发达。但是一提到学杂技、搞杂技,想到的不是“杂技工作”或是“从事杂技:而是“耍杂技”。这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建湖杂技”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盐城建湖一带就有杂技的记载。2008年6月,“建湖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12.
杂技在“百度”搜索上面是这样解释的: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从以上对杂技的介绍,对照当今杂技舞台所呈现的节目,以及世界各主要杂技赛场上的中国杂技节目来看,以上这些传统杂技节目正在被逐渐弱化,有被演出市场边缘化的趋势。当今的主流杂技舞台上看到这些传统的杂技节目已是不易了。  相似文献   

13.
武颖系武汉杂技团79届杂技学员,现为武汉杂技团《女子柔术》老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杂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主演《顶碗》《椅子造型》《转碟》《集体车技》等多个杂技节目,荣获世界杂技锦标赛“黑湖塔”杯、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金奖”等多项国内外重大杂技比赛金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国杂技在广阔的国际赛场上叱咤了30多年。自1981年开始参加国际比赛,中国杂技屡获殊荣。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杂技共获得国际赛事的首奖、金奖150余项,几乎摘取了国内外所有顶尖杂技赛事的最高奖项,中国因而被誉为“世界杂技大国”“世界杂技金牌储藏库”。就像中国乒乓球一样,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坛上的领先位置一度难以撼动。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种剧场艺术,现代杂技剧的"审美创意"和"形上营销"的丰收始于并完成于剧场。剧场不仅是一个具体而有限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演员演戏、观众看戏的审美空间。在剧场里,杂技剧能够创造出演员与观众共同想象的审美与体验世界。因杂技技艺的难度提升以及审美特征的有限性,杂技在保持已有技巧难度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外延来求得发展。现代的杂技剧以"剧"的情感与审美,统制杂技的"高、险、惊、难、奇、谐"所形成的技艺高度,把杂技造型的表意与传情  相似文献   

16.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将不善叙事的杂技动作技巧与戏剧的情节叙事、冲突营造、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有机融合,实现杂技与戏剧的合而为一,是杂技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由南京市杂技团编创演出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杂技剧创作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改编,借用了电影的基本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并对情节内容进行了精炼和拓展,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该剧将杂技的"形"与戏剧的  相似文献   

18.
正杂技艺术是"身体"的艺术,当代杂技不管如何强调技艺自身的"高、险、惊、难、奇、谐"等特点,都不免于形体、道具及舞台所形成的造型表意与造境传情的"局限",导致其与现代剧场艺术讲究与追求意境、情感、主题等审美期待存在距离。面对杂技本身困局、时代需求及未来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压力下,中国杂技开始了从杂技造型、造境到杂技主题化及剧目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农民朋友正沐浴在盛会春风中,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余家杂技”的项城市越野杂技团有限公司和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受政府派遣,来到了项城市高寺镇余营行政村演出,这里正是“余家杂技”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杂技表演主要靠惊、险、奇的技术动作博得观众的惊叹和掌声。那么,将传统杂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结合表演,将发生怎样的观赏效果呢?如今,由四川自贡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新创作的杂技节目《土陶情》,就实现了"杂技+非遗"的完美演绎,该节目在2019自贡市荣县春晚上一经亮相,便喜获成功,摘得组委会颁发的精品节目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