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变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技术不规范、过程无法监督、技术无保障的现象,本文针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中的核心问题——质量要求,分析《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研究制定的意义、制订的依据、方法、范围、内容等问题,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科学、准确、最优化实施提供可利用的思路、方法和流程,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修复过程中经常会给档案带来一些保护性破坏,为了使档案在抢救修复过程中少受或不受损害,应该提倡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本文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实现、集成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纸质档案灾后抢救步骤,档案抢救技术,特别是对冷冻真空干燥水淹纸质档案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证明真空冷冻干燥是一种最适用于水淹档案的抢救修复技术,并推荐介绍了档案真空充氮密封和集散型档案密集柜等抵御重大灾难的档案保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抢救修复工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和必须遵守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贯彻工程化管理思想,建立操作规范与质量检验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经费管理,以确保抢救修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研究张艳欣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2期撰文,从三方面研究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指导思想问题.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是对损毁的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避免损坏加剧,使档案恢复原貌,提高档案形成材料的耐久性,以利于收藏、保管和利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应遵循"保持原貌和最小干预"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纸质档案扫描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上记载的文字、图形等内容通过扫描仪设备转化成以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记录的,能为计算机网络所识别和表达的数字信息.它包括档案拆装订、档案扫描、图像处理、OCR识别、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各环节操作环环相扣,构筑了系统化运行的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纸质档案扫描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扫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字化工程的成败和数字化成果的良莠.本文以海洋科研档案为例,通过扫描实践,分析和探讨海洋科研档案扫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纸质档案修复过程中,由于修复原材料的质量缺陷和修复工艺的不成熟,纸质档案因保护修复手段的实施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损害。本文在分析纸质档案修复过程中各种负面效应的损害表征和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就这些负面损害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修补破损的档案,延长破损档案的物理寿命,是档案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现今档案界创造了很多方法。在中国档案界,比较流行的是运用托裱和丝网加固二种技术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上一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档案的修复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除了传统的托裱方法外,发达国家抢救档案的方法开始增多,比较流行的是纸浆补洞的方法。在对纸质档案的抢救过程中,如果碰到破损严重又是两面有字的档案,修复方法比较单一,一旦遇到同一页上有大面积缺损或高密度的虫蛀,就更难达到满意效果。如采用丝网加固方…  相似文献   

9.
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综合档案馆馆藏的主要构成部分,纸质档案的数字化问题成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工作.<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为此项工作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指导,与此同时,各地档案部门也制订了各种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蒙古文"档案砖"解粘难题,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结合造纸和现代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研究出了一套用纸加固层析的方法给"档案砖"解粘揭粘的技术和设备,从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上,成功解决了"档案砖"解粘揭粘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乃至图书、文物等纸张文献的抢救与修复提供了一套安全有效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老照片档案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是基层档案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对老照片档案进行抢救及修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广泛应用,电子文件、声像档案大量产生.档案管理的客体对象从以往的纸质档案扩展到包括纸质文书及电子文件、声像档案等在内的不同载体类型文件、档案. 纸质档案信息内容与载体的同一性,使传统档案的真实性、可读性及档案保密等管理问题相对简单,纸质档案的管理重点是载体的保存.  相似文献   

13.
档案载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甲骨、金属、石、竹、木、纸、纺织品以及感光材料等.在我国,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至今,以纸质为载体一直为数最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传统纸质载体档案与特殊载体档案(含植物质档案、动物质档案、织物质档案等)多元化的档案"家族".特殊载体档案不仅能直观形象地记录事物的历史原貌,丰富档案的门类,而且丰富了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人为的各种因素,使有些特殊载体档案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如何认真研究各种载体档案的修复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抢救,已成为档案修校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初步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同行,促进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是指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个体情况和抢救中的实际要求,按工程化管理的思想来进行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抢救与修复档案,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方法标准,规范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工作流程,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验收与评估机制,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谨防纸质档案修复中的保护性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纸质档案修复的目的原本在于给予受损档案以“新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些不经意或被人们忽视的因素的存在以及不恰当的修复方法,反而使得修复工作对要修复的纸质档案产生了新的意想不到的破坏。在本文中,笔者谈了纸质档案修复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甘岚 《档案管理》2015,(1):59-60
纸质档案在征集、保存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造成纸质档案文物的损伤和病害,便有了纸质档案的修复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介绍纸质档案规范性保护修复与同行交流. 1 纸质档案病害分析 新征集的旧纸质档案或保存不当的纸质档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如水渍、污渍、皱褶、断裂、纸质酸化;写印色料的褪色、变色、晕色;虫鼠损害、生霉、磨损、破烂不堪等现象,这些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害,称为纸质档案的病害.综合归纳主要病害有: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我们有必要审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优化问题.本文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最优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优化的途径,并指出实现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纸质档案的修复是采用一定技术,通过特殊工艺和方法对档案进行修整,恢复其原貌,提高耐久性,从而达到一定程度延长档案寿命的工作。通过多年的档案修复工作,我们认为影响纸制载体档案修复质量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用于修复使用的材料;二是修复室的环境;三是档案修复技术等。要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必须把好以上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