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本为书立言的书,它几乎包含了与书有关的一切。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书香袭人,主要介绍了书之美、书之味、书腰、书签、藏书印、藏书票、书之态、毛边书、书虫;第二辑书之栖居,主要介绍了书架、书房、书店、图书馆;第三辑与书结缘,主要介绍了书痴、书商、读书、借书、藏书、窃书、禁书;第四辑书畔风景,主要介绍了书与影视、书与女人、书与咖啡、书与疗伤、书与广告。  相似文献   

2.
出版有生命力的书、有价值的书、长寿的书——精品书,而非跟风书、快餐书、铜臭书、市场奴隶书——速朽书,是品牌经营最起码的要求。因为,品牌经营的目的,无非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的积累和传承,甚至超越了人和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字、发明了记载文字的纸和印刷术,就有了书籍市场贸易,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就刻印者的系统区分,除了官刻书、家刻书之外,还有书坊刻书。书坊就是以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书坊亦名书肆、书林、书堂、书棚等。我国早在汉代已有了  相似文献   

4.
预约书服务是图书馆在新时期开展的一项业务.其优点在于节省读者的时间、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图书数据库的管理及采购人员对热门书的了解和补充.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不方便读者取预约书;预约书容易放错地方;预约期限过长而影响热门书的借阅.对于以上问题进行改进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大大方便了读者、杜绝了预约书放错地方的现象、便于预约书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热门书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料的转换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非书资料的类型和特点揭示了非书资料网络利用的优越性,探讨了非书资料数字化、格式转换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着重探讨了非书资料网络发布的要求、存在问题,以期完善非书资料发布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中国最高学府,隆冬时节,依然是苍松翠柏。教室里,图书馆里,乃至校园小路上行色匆匆的,哪一个不是捧着书、夹着书、背着书……书,真是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寻书访书的人,理所当然地要找到书的发源地——出版社里来,在这里,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麻子英同志,请他讲述了这所最高学府出版机构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对曝书的概念、晾晒的对象、曝书的时间等误解进行了探讨,认为“曝书”并非在太阳底下晒书,“曝书”的对象并非仅限于书籍,并非只有农历七月初七才可曝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对曝书的概念、晾晒的对象、曝书的时间等误解进行了探讨,认为"曝书"并非在太阳底下晒书",曝书"的对象并非仅限于书籍,并非只有农历七月初七才可曝书。  相似文献   

9.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3,(2):110-111
因缘巧合,来到南京大学不久,就从秋禾师那获读了湖南知名作家、长沙藏书家彭国梁先生的《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与《书虫日记二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两部书。这两部书鲜明地表现了"近楼主人"和"长沙书虫"淘书、看书、藏书、写书、编书的生活,及其种种书情、书讯、书人、书怀、书缘  相似文献   

10.
蒲克 《今传媒》2006,(8):32-33
我这辈子有幸与“书”结缘。先是读书,然后是教书、写书、编书、管书和审书。忙忙碌碌数十载,始终是和书交朋友。“挑灯夜读书作伴,人生冷暖吾自知。”有人说我是书痴,虽有几分偏颇,但我确实喜欢,我喜欢拥有书,失去了书,就无异于失去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相似文献   

11.
王世伟 《图书馆论坛》2004,24(6):252-255
文章介绍了顾廷龙先生在藏书、购书、征书、捐书、校书、救书、修书、编书、跋书、印书、题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图书馆护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书之恋     
在世上的“嗜书狂”一族中,王亚民的“书缘”着实不浅:读书、写书、编书、做书、藏书;觅书、品书、拜书、醉书、痴书,他对书的痴迷可谓深矣。书,在他的世界里,早已作为生命的维系与延伸。他浸淫其中,孜孜以求,将其特有的激情与才情,缔结了这一美丽、悠远而旷久的“书之恋”情,并以其独到的品味和境界,使他的痴梦日臻圆满、日臻完美。这,或许出于天意。独上高楼  相似文献   

13.
是机缘,还是宿命?众多的读书人,在“世事都淡”间将生活的乐趣、人生的理想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都寄托在了书籍里,“惟此几本破书,尚有不能释然”。相较于庙堂之上的喧嚣,读书、藏书、鉴书、校书、刻书、为书编目、为书写跋,充分体验了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皇帝赐书藩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皇帝多次赐书藩王,本文考证了赐书情况,并分析了赐书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元代安徽刻书地区分布广,刻书数量多,质量好,内容丰富,更出现了王祯的木活字印书,是当时全国刻书印书最活跃的出版中心之一。前人研究安徽刻书,多集中于研究徽州一地之刻书,难以反映安徽刻书的全貌。本文采取考证的方法,就元代安徽的刻书机构、刻书概况、发展特点等进行考述,以全面反映元代安徽刻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书媒推介是一种高效的信息推广和传播方式,但其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均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书媒推介进行了研究,在界定书媒推介的含义以及其与书媒广告的区别后,总结归纳了书媒推介的特点、主要内容,阐述了书媒推介的实施原则与整体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刘浏  齐月  刘雏菲  李文祺  王东波 《情报学报》2023,(12):1498-1512
古籍引书是古籍计算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脉络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计算人文下古籍引书研究的内涵,描述了该研究视角下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的引书和引典现象的异同,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库构建的技术现状。本文围绕知识表示、知识标注、知识补全与消歧,描述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构建的框架流程,并就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进行了引书知识库的构建尝试,分析了古籍引书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必须承认,出版社确实出了一些好书,出了之后读者没有买到、读到是可惜的。遗憾的是这样的书颇少,有时近于左找右找都难于发现。偏偏书店里、书摊上、杂志社的经销处里到处可见,磕头碰撞,躲都躲不掉。真的翻开一本看看,又觉得这样的书没有白纸可爱(不包括添加了各种古怪颜色的纸)。老实说吧,有些书是在我读了之后才产生讨厌之意的,而有的是则是在我未读之前就已经讨厌。这样的书,一般有六种:一是连藤的书;二是鸣锣的书;三是硬挤的书;四是揩油的书;五是逗孩子傻笑而意在掏孩子腰包的书;六是雇吹鼓手叫卖的书。  相似文献   

19.
我在这里说的书话,指现代文学的书话。古代的书话如藏书题跋、读书记之类的东西,且按下不表。现代书话的出现是随着现代文学的出现而产生的,算起来大约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在郑振铎、阿英、曹聚仁、唐弢、黄裳、姜德明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现在已经是蔚为大观了,近几年还出现过一阵“书话热”,风靡了读书界,很多人都跃跃欲试的拿起了笔,写起了书话来。提起现代书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弢先生。正如著名书话家徐雁先生所说,人们之奉唐弢先生为“书话主人”乃至“现代书话之父”,自是不可更易的定评(《雁斋书灯录·谈谈“书话”》)。有人说,唐弢先生一生写了那么多的东西,而真正能传之久远的,恐怕只有那一部《晦庵书话》。初听此言,不免大吃一惊,但细细品味,觉得大抵也不错。先生往矣,我来亦迟。其个中原因,值得深思。总之是斜阳系缆,世事沧桑,不容易说的。  相似文献   

20.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焦山书藏前期目录,保存了嘉庆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所收图籍档案。本文以《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据,通过对焦山书藏官私共建模式、重视守藏僧选拔、藏弆时人著述、藏书整理保护、对士人开放等管理举措的探析,再现了阮元的书藏管理思想,丰富了江南藏书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了解清代镇江地区官绅、士人、僧人间的文化活动,揭示了焦山书藏对藏书楼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