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西体育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诞生了近代武术竞技,但战争的炮火和其所依附政府的命运,导致了它的夭折。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也为现代竞技武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完成了夯实基础的国内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武术确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西体育文化开始了第三次融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武术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武术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竞赛项目,标志着中西体育文化将在奥运层面上展开第四次融合;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决定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将是历史的必然,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2.
目前,武术界因竞技武术"入奥"失利而有了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不能相融的观点。客观地讲,东西方文化只是侧重点不同,并非完全不同,两者有对立的一面,同时也有统一的一面。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统一之处将在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在西方竞技体育理论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武术的一个新分支,无论从表层的技术角度,还是从深层的文化角度,竞技武术从很多方面都折射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光芒。未来的东西方文化将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对抗中求和谐,文化融合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在很多方面是对立的,但这不能否认其统一的一面,竞技武术将架起东西方体育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论竞技武术的强化、异化与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失、原因及其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梳理。指出:竞技武术经过强化,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度的文化模仿和对进入奥运会的过分追求,使竞技武术发生异化;在竞技武术强化、异化的同时,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就是竞技武术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传统,回复中国武术原有的技击内核,回复“内敛”的传统文化品性,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是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4.
文化流动规律视域中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速其进程.文化流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这一规律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依照文化流动的规律,对竞技武术套路的价值观念、制度建设、技术改进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探寻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之路,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武术,又称搏击、格斗,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武术成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符号。传统武术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竞技格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统艺术,以传承的方式将武术发扬光大。竞技武术相对传统武术提出概念时间不长,适用于比赛的武术方式。以得分和胜负为其表现形式。虽然学界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相关概念和文化研究还不够充分,本研究将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文化差异和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张青 《湖北体育科技》2016,(10):937-940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可以分为以下萌芽时期、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时期、国际化发展期。简单说明竞技武术套路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后指出:重视技击内涵,发展竞技武术的文化特色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又一趋势,此外,这一发展趋势势必会冲击到竞技武术在整个武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样的趋势同样只会发生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当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必定会出现新的趋势。最终,武术内部的不同方面都将趋向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包括竞技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7.
施秋桂 《体育科学》2006,26(6):85-8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研究认为,武术功法类似西方竞技项目,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竞技武术应借鉴其既与竞赛接轨,也沿着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项目特色发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和学校武术课应采用其技术简洁、易学易记易练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赛场兴起于20世纪初,自一开始就产生了强大文化驱动力。运用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分析了当代竞技武术"文化空间"所扮演的文化角色,研究发现,竞技武术"文化空间"出现了文化话语权政治化,行政管理中心化,受众群体边缘化和传统文化流失化等现象。但同时必须承认其在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力,且应通过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积极到民间去"采风"和"寻根",坚持走竞技武术"文化空间"的"城市化"与"乡村化"并辔前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1.竞技武术套路的世界性推广较之传统武术更具优势 (1)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要求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较之传统武术更易于走向世界; (2)竞技武术套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 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文化的感召,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话题。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也随之孕育、繁衍、成熟。现如今,武术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前武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武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和提升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与价值,不仅是全面实施武术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在很长的发展时间里,一直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自己的参照物,"奥运战略"发展模式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发展。研究表明:"奥运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国武术的发展平台,促使中国武术走向国际,但同时应注意,在"奥运战略"的影响下,中国武术逐渐形成了对西方体育的模仿,自身文化个性遭到削弱,同时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有深刻的中国民族文化痕迹。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传统武术有其闪光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文章审视影响其孕育的文化因素,以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因子,赋予其现代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进一步采取科学对策,以推动传统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术文化产业是体育文化产业的一个优秀分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由于相关部门法规政策的不到位,高校教育对其的忽视,造成了武术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发展缓慢。文章对武术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了重申,并对该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武术"美"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不论是套路运动还是搏斗运动,都无不渗透着美的因素,表现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了解其美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武术运动的审美观,也有利于人们在观赏、参与武术运动时更好地体验到武术运动美的魅力。对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创新而言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从武术美的表现形式的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传统武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与发展更应该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烟台被称为“武术之乡”,在以前烟台就有"拳窝子"的美称。烟台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都在烟台地区有着良好的师承与发展。烟台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戚家拳、莱州吴氏太极拳也都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说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烟台还有更多的武术项目、拳种需要我们去发掘、发展、发扬,从而走上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7.
山西雁北地区的北岳恒山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北岳恒山武术文化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认为:加强恒山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将武术的普及作为起点,将国际武术节作为特色,深入挖掘武术文化的底蕴,从而寻找适合恒山武术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峨嵋武术是“峨嵋山、乐山大佛”——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峨嵋文化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太极齐名,在武术大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峨嵋武术文化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滋润下而成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结晶。在中西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今天,如何构建峨嵋武术文化,怎样看待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关于特色文化的构建、现今峨嵋武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语言的弊病、武术氛围的制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武术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随之消失。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现状,分析传统武术赛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意义,并对如何通过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推动我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强化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