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所谓生态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人与自然关系”教学中,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意识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以优美的环境和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前提的。 1.在辩证唯物论的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并能自觉运用这一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把它作为辩证唯物论教学的突破口。围绕“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  相似文献   

2.
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本位原则定位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曾经说过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这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以人为本” ,说到底 ,是要解放人。使人的潜能得到主动、全面、充分的发挥。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每个人潜在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充分发挥 ,是人类共同事业进步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不能主张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但它并不堵塞个性发展的道路 ,而是要对其加以引导 ,为个性健康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应当注意 ,我们所说的个性发展并非毫无约束的纵横驰聘的…  相似文献   

3.
[题目]责任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个基本方针,就“一定要分清敌我”,“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一定要分清敌我”,就“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才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使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还指出:“应当肯定,还有反革命,但是已经大为减  相似文献   

5.
解读人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这一原理的基本精神要求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本质是激励人、引导人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过去就有“举大事者必将以人为本”的说法。现在更有人提出“企”是有人组成的,“企”少了人,就“止”了的观点。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把人视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中应当确定以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的人化”和“美的规律”问题,我的再论发表后,又读到王人恩同志的《再谈》与刘平同志的《“自然的人化”与“美的规律”再思考》(均见本刊),后者既不赞同我的某些观点,也不赞同王人恩同志的某些观点,看来还有必要继续讨论。分歧意见的焦点在于:(一)“自然的人化”到底是全面一次实现的?还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实现的?(二)“自然的人化”到底是“自动”人化的呢?还是“被动”人化  相似文献   

9.
拙文《“以人为本”为高教改革指导原则质疑》发表后,听到了一些提出商榷的不同意见。这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了这个问题,这里拟就几点想法就教于同行专家,并兼作对刘智运教授商榷意见的答复。一、“以人民利益出发”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法究竟其涵义是什么呢?主张高教改革和在其他管理实践中坚持这一提法的论者,通常把“以人为本”的涵义解释为:“一切为了人”、“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并以此作为说明人的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价值原则和解决人的问题的实践原则。笔者并不否认持这种观点的论者在本来…  相似文献   

10.
3.美在关系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狄德罗在对美的本质的研究中,看到了用“伟大”、“用途”、“对称”、“秩序”等表面现象罗列方式来界定美的不足,他从无限纷繁的美的现象中,从一切美的事物中发掘出共同的性质——关系,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说:“我相信,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根据狄氏的观点,关系是使得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属性,美随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关系的消失而消失,随关系的增加而增加,随关系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平,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爱《环境》杂志专访时,侃侃而谈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当代科学家对科学力量和作用的信心。人与自然,以谁为本?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12.
张步云 《甘肃教育》2004,(10):29-29
大卫·史密斯曾说:“所谓教育,我认为乃是一种关怀,对一个民族或隐含或明确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与其青年之间的关系得以调和的关怀。”而现代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关注人的情感,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善。但究竟怎样才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呢?这无甘肃教育语文教学疑得给学生一个充分参与的舞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能动主体、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效地…  相似文献   

13.
“冷拓,把相片还给我吧!”“还不了了,我把它碎撕万段了。”“什么?!你别开玩笑了,它对我很重要。”“没有啊,确实是撕了,要不要我把它的碎片还给你?”说着,他走回座位,从抽屉里抓出碎片,毫不犹豫地从心梦头上扔了下去。“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它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撕了它?”心梦拾起碎片,任眼泪在眼眶中酝酿,她真的希望冷拓能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她否定自己原先的观点,否定冷拓变了的观点。但似乎天不从人愿,从冷拓那副表情可以清楚地让人看出他的不在乎。他提高声调,冲着全班同学说:“我看着心梦跟照片上的男生在一起很不顺眼,自然…  相似文献   

14.
时下,人们的—个常用词语是“以人为本”,那么这“以人为本”与我们教育工作常说的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什么关系?我们怎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至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能不加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现实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文章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进行了语义学分析,揭示了“以人为本”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各方面根据;指出:“以人为本”的现实内容是“一切为了人”与“一切依靠人”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根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高度概括了它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涉及当前和今后发展、当代和世代永续发展,涉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发展等各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根本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依据究竟何在呢?在于历史的创造者是人。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作为观察社会历史的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具体而言,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118页)这充分说明,只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学校的师生中都必须进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斗争。根据这个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唯物辩证观点教育的参考资料”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进行唯物辩证观点教育的参考资料”两本小册子。这里,我们把前一书中“小学语文科讲唯物辩证法教学说明”部分,摘录发表,供各地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管理理念。什么是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目的。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要对象的行业,在教育领域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促进和满足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宗旨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首先是安全工作,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在当人的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精神,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在经济上要认识到人既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在政治、文化上要体现以人为本;在生态上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评阅高考作文,最痛苦的莫过于考生高谈阔论,好像个个都成了哲学家或思想家。是“哲学家”的,常常请出西方的柏拉图或是中国的老庄,讨论一些深奥的哲学问题;是“思想家”的,西方的黑格尔与中国的孔孟“每文必到”,他们的至理名言,要么是作为观点加以引用,要么是作为警句拿来装饰门面。如果你问:既然是“家”,该有属于个人的观点吧?对不起,鹦鹉学舌是可以的,个人的观点是没有的。读这样一些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文章,我真怀疑:中学语文教育是不是在批量生产“家”?那些年轻的学子们,是不是都成了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我们常说,任何文章都应当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