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便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2.
择新 《母婴世界》2013,(2):112-114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到我们最最重视的农历新年了!除了收红包,享受美食,我们的宝宝还可以收获什么呢?——还可以免费享用一顿美味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3.
文情艺趣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 (农历 )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漫长的历史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像贴春联、贴“福”字、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 (chǎ ng)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发展至今,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精美的样式。  相似文献   

4.
过年了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殿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5.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成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初一叫做春节。  相似文献   

6.
《老年教育》2007,(12):46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寓意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传统意义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有扫尘、守岁、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等习俗。  相似文献   

7.
孟宪法 《语文教学之友》2008,(3):F0004-F0004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地回到父母身边。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即农历腊月三十日夜,叫“除夕”。时针移过半夜十二点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每逢节日,彝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打(杀的意思)牲畜祭献灵牌,唱歌跳舞、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尽情犴欢。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习俗中,每到三四月,最重视的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为农历三月上旬,阴历四月五日之后,是一个属于追远怀思的华人传统节日。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指的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气候转变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0.
春节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传统意义上,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叫做春节。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这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一个节日.而这个节日是在农历的年初一.而非公历的元旦。其实.公历和农历是我国并行的两种历法.虽然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公历。但我国使用公历的时间很短.是从“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的。而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农历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使用了数千年。  相似文献   

12.
钓鱼的最佳时间季节和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极大。从全年看,农历3至10月是最适合的钓鱼季节。清明以后,天气逐渐变暖.水温不断增高.要经过冬休后,开始寻食产卵,日益活跃,所以容易钓到鱼。从一天来看,在夏天和秋天最适合的钓鱼时间是。午6ny至9时,下午4时至7...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既是阳历的闰年,又是农历的闰年,阳历与农历的闰年有何不同?设置闰年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起源腊八是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是欢庆农历新年的开始。在汉语里,"腊"的意思是第十二个月,"八"的意思是八。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大约3000年前,一种祭祀仪式叫作"腊",在农历十二月举行。人们向天上和地下的神献出他们的猎物。那时候,表示猎物的汉字"猎"和表示农历十二月的腊"是可以通用的。从那时起,"腊"就用来通指这两种意思了。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最  相似文献   

15.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春节。民俗专家表示,春节虽然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是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则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才开始的,加上今年春节,现行春节整整"100岁"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介绍说,中国人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在传统民间习俗中,过年是指农历十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16.
春节的来历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便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我国传统农历上的新年,也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到过年时不仅大人们开心,孩子们有的吃、有的玩、还能收到压岁钱,更是欢天喜地.  相似文献   

18.
十月明香大会通常在农历九月中旬至十月底这一段时间内举行,它是沅陵苗族最普遍的节日之一,其隆重程度在有些地方超过春节。《峒溪纤志》载:“苗人,盘瓠种也……以十月朔为大节。”当即指此。  相似文献   

19.
徐州的木版年画线条粗犷、色彩鲜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最有代表性的是《灶王爷》。年画结合农历节气表,非常实用。据说灶王奶奶怕灶王爷上天汇报说漏了嘴,画上便刻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字样。临上天,还要用糖稀许他的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柏芝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每逢农历过年,萝卜糕、煎堆等应节食物是应有尽有,但她最开心的还是拿利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