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新华社记者追踪发生在江苏扬州的一起诈骗案,顺藤摸瓜来到坐落在雁荡山区的浙江省平阳县,暗访了顺溪镇。当地警方介绍,这个镇近年来约有近两百人常年有组织地在全国各地进行诈骗,近几年诈骗的总金额,估计至少在5千万元以上,甚至有可能逾亿元。这些从事诈骗的人在当地被称为“杀猪客”,很受山民们的“尊重”,因为他们对发展当地经济是有很大“贡献”的。 1997年夏天,“杀猪客”把雪亮的“杀猪刀”伸向古城扬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8年就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活动,一度时期又死灰复燃。一种叫“全球得利计划”的消费联盟风靡山西长治城区,仅该区角沿村就聚集了数以千计来自河南、湖北、河北等地的传销人员,他们以找工作为由,将亲友或同学骗至长治,许多人因此生活陷入窘困。 为揭开“全球得利计划”消费联盟的传销真面目,4月27日三晋都市报派出记者深入长治传销部落,进行了长达一周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客里空”原文为喜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4.
《“割稻客”,不见了?》穴以下简称《割》雪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经济类一等奖,要谈体会,主要是一个“巧”字,通过精巧细做来体现主题。《割》片粗粗看,虽没有特别“抢眼”的地方,但细细品,有值得回味之处。做观众爱看的文章《割》片是在宁波电视台每天一档20分钟的经济类节目中播出的。在这档节目中每天都有相同类型的片子播出。《割》片播出后,有几位熟悉的朋友和关心的同事说,前两年“割稻客”“交关多”穴意思是很多雪,这两年“没看见了”。片子说的是“割稻客”,但反映的是宁波经济,特别是近年来宁波的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5.
早就听说琼州海峡不管是客渡还是车渡,乱收黑钱的现象十分严重,最近我们特意暗访琼州海峡的运输市场,将亲眼目睹的一些码头工作人员和船员敲诈勒索过海车辆和旅客的种种行经,曝光于天下。“宝岛”420号船上见闻 我们的拍摄是在海南省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办公室两位同志的协助下进行的。为了不暴露记者身份,我们向外单位借了辆面包车,海峡办的同志只呆在车上,我俩在码头上相互掩护,用“傻瓜”相机偷拍。  相似文献   

6.
“客里空”与编辑编辑是稿件的“把关人”。有的编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把关不严,使一些“客里空”的假新闻得以问世。也有许多编辑注意严把关,堵塞了假新闻出笼的道路。——是否盲目相信“公章”而轻率采用外来稿件。珠海、上海、广州一些报纸1994年先后刊登了中国南方某舰队“兴达”号战舰在澳门东南海域查获水下色情录像带制作基地的报道。据珠海刊登此消息的《明镜报》负责人说,此稿作  相似文献   

7.
编辑是稿件的“把关人”。有的编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把关不严,使一些“客里空”的假新闻得以问世。 ——盲目相信“公章”而轻率采用外来稿件。 珠海、上海、广州一些报纸1994年先后刊登了中国南方某舰队“兴达”号战舰在澳门东南海域查获水下色情录像带制作基地的报道。据珠海刊登此消息的《明镜报》负责人说,此稿作者萧岩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庆县文化馆创作专干,随稿还寄来盖有文化馆图章的证明。证明称:“36岁的萧岩是四川省作协、四川省科普协会、四川青年历史学会  相似文献   

8.
有读者日前报料称,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地区,许多人在疯狂地贩猫、吃猫,杀猫手段极其残忍,吃猫陋习令人堪忧.记者连日在广州等地暗访发现,每天从这里售出的猫多达1万只,绝大多数被送进餐馆、酒楼.  相似文献   

9.
<正>暗访古来有之。从最早的古代皇帝微服私访,到现今的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暗访,似乎与“偷”字都联想不到一起。现在却有这么一种把暗访与偷拍偷录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起来的提法。记者暗访采用的“密拍”方法怎能等同于“偷拍”?这  相似文献   

10.
那么,黎家村上报的2400元人均“纯收入”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黎茂训经再三“演算”后说:“上边在计算农民收入时,可能把我家的一些固定的家产也算在内了,比如一头母牛可折价上千元,几棵树可折价上百元,七折八折就算出了两千多。”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公园里,一大群高中生聚在一起神色诡异,记者刚走上前去,他们“轰”的一声就散了,慌乱中掉下一小包色彩艳丽的东西,上面赫然印着三个字:“红蜘蛛”。一名知情人透露,这是一种超强力催情女用粉剂,目前正以旺销的态势出现在一些城市的成人用品商店里,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的个别小店更是“供不应求”。据称,这种粉剂“无色无味,可迅速溶解于任何饮料、酒类、水中而不被人察觉”,其“功效说明”实有“提醒”甚至教唆人犯罪之嫌。更令人忧虑的是:类似的粉剂、水剂已悄悄地在一些未成年人中间流行开来,名目甚多,危害极大!于是,从“红蜘蛛”开…  相似文献   

12.
(一)整理着张岱年先生的书稿,脑际总挥不掉张公及其寓所的一切:隆冬的一天。我和同事小李敲开了北大教授张岱年先生的家门,为出版《张岱年全集》与作者面议。一位满头银丝的垂垂老者颤颤巍巍地引我们进了客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下旬,金华日报在原先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基础上,推出了三个村的样本调查活动。派出5个部门9名采编人员分三组下村蹲点,一家一户访问。10月6日,我和同事王妃、张帅带着铺盖来到了距离武义县城65公里的大溪口乡山下鲍村蹲点调研。  相似文献   

14.
“客里空”与作者“客里空”稿件的出现,责任首先在作者——记者、通讯员、自由撰稿人。这里有认识问题(某些编辑也有这种认识问题):不了解新闻不同于文学艺术作品,新闻不仅要讲求本质的真实,而且要求所叙述的每一情节都是真实的,不允许搞合理想象、虚构夸张。鲁迅1933年12月在《书信》中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后者须实有其事,而(文艺)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还说,文艺作品中写人物,可以“杂取种种人”。(《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  相似文献   

15.
曹苗 《新闻导刊》2004,(2):54-54
张少科自8年前进入重庆晚报以来,先后在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及时政新闻部担任采访工作,更多是做暗访和卧底,以暗访记的形象出现在重庆新闻圈。自从《重庆晚报》开设了“少科在暗访”,他成了一名职业暗访记,后该栏目改为“少科小组在暗访”,张少科担任暗访小组组长,率领暗访小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暗访调查。  相似文献   

16.
“阿姨”、“阿姨”……一个小学生连叫十余声,售货员充耳不闻,只顾在游戏机旁凑热闹。安定门百货商场。一个北京一中附小的学生指着柜台里的铅笔向售货员打招呼,“阿姨、阿姨”连叫十来声,售货员只懒懒地抬了一下眼皮,依然在看旁边一名售货员给另一顾客试游戏机。小学生无奈,极不高兴地走了。2月18日下午,赛特购物中心。记者正在二楼一服装柜台前试衣服,只见一位顾客拎着一个小包,怯生生地问售货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客空间”是近年来美国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论文介绍了“创客空间”的含义、美国高校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的概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意义,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暗访”进行舆论监督“暗访”是新闻工作者采访的一种形式。哈尔滨日报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中,把“暗访”作为一种独特的方式推出,受到读者的欢迎。他们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暗访”的瞄准点,以《面对文明道德的呼唤》《“窗口”行业...  相似文献   

19.
黄明 《声屏世界》2001,(8):25-26
暗访,在新闻学中没有明确讲到,但暗访与新闻学中的目击采访有相似之处,是在目击采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目击采访是深入现场,眼见其人,目击其事,认真观察,搜集材料的采访;暗访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诱“敌”深入、引“虎”出山、引“蛇”出洞、请君入“瓮”、“瓮”中捉“鳖”、自拉绳套、做茧自缚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在你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了。你主动或者奉命去采访一条新闻 ,还是目前很时髦的深度报道。你和你的制片人直至总编 ,都会认为越深刻、越全面越好 ,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如果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去揭露、批评某些社会的阴暗面 ,你不妨使用各种方法。这是你的手段和技巧 ,也是你的权利和优势。然而 ,真的如此吗 ?在各种媒体中 ,电视是高科技的最大受益者。你要拍摄一组你所需要的画面时 ,你戴上一付“眼镜”就行———摄像镜头就装在“眼镜”架上 ,这种高科技手段保证了你的“暗访”。你大概乐意暗访 ,观众肯定愿看暗访。于是 ,你有时会扮成一位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