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了对环境要素的破坏。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理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谐调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杭州西湖为例,分析了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双赢的可能性,在综合分析国家经济与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重点进行了建设性展望,提出今后的发展是综合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好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在新能源开发及利用上付出更多努力,为两难课题开辟出一条新的解决道路。  相似文献   

3.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所以土地的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经济等活动的破坏;且甘南州位于黄河、长江上游,其生态环境功能特殊,地位重要和作用明显,经济发展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时甘南州经济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分析,并据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目前甘南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低,如不采取措施,经济与环境将处于失调状态。基于结果分析,结合甘南州实际,提出以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促经济增长,以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现资源替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通过政府的全面指导和大力支持,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迅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区情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揭示其内部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似差异性,评价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是正确制订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也会从客观上影响环境质量,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该背景下,讨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晔  安建增 《学会》2010,(3):3-7
作为一种组织机制,医疗非政府组织的生成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为前提基础。文章以美国为例,探讨影响医疗非政府组织生成与发展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9.
林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推动因素。林区经济发展应以生态效益为首要目标,促进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转变其经济的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确保林区经济发展能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进行单篇论述,这一科学决策将有助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对人类环境与子孙后代负责的体现。因此,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尽早实现我国林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从过去和现今的实践经验中,美国政府和公众已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环境治理将加速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他们认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适宜的管理措施,完全可以实现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引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清江  凌寒 《西藏科技》2005,(10):18-20
区域经济有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调整区域布局和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其隐含前提是市场经济背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地方政府——市场关系.协调西藏内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这样一种新思路和与之相符的措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明确的区域战略为依据,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同意安排解决各种标准经济经济区和问题区域的发展,优先开发和发展标准经济区,扶持和协调问题区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是当前世界性的话题之一,是伴随着当前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发展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关注的重点。在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各个工业生产中节能要求已成为生产的根本,是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就当前工业锅炉工作中的节能改造技术的应用于管理措施进行综合的探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城市层面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更是在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使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而环境是首选考虑的因素。而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如人口、就业、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需要城市自身解决,因此,城市发展战略需要考虑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与经济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似乎必须以对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然而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长久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绿色低碳经济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入手,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技投入是科技活动的源头,是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1999-2008年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根据测度综合水平与回归分析结果,利用所构建的科技投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进行定量测算,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科技投入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校企科技智力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资源共事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是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和半封闭性,使学校办学处于孤立的环境,与人才市场缺乏广泛的联系,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建  相似文献   

18.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了处理和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环境合作的要求。本文对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着重分析了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未来中国要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的若干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人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提倡以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为主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