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幼儿已初步掌握了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我在各个玩具筐的外侧系吊一种玩具当门牌,游戏结束时强调:玩具的家也有门牌,小朋友送玩具回家时要找准门牌,别送错了,不然玩具会想家的。这样幼儿就有条不紊地收拾、整理起玩具来。假如有谁不注意送错了玩具,立即就有人提醒他:“这不是它的家,那才是呢。”给玩具的家安门牌,有效地解决了游戏结束时幼儿混装玩具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风继续吹     
<正>校园里一片亮光光欣欣然的样子,微风吹动着裙摆,我在楼道里横冲直撞,抬头看见自己班教室的门牌上赫然写着:高三25班,突然间怀疑是不是小孩子恶作剧随意添上去的一笔,从二变成三怎么就飕飕的呼啦呼啦的过去了呢?  相似文献   

3.
差班     
今天和WCJ去高三检查卫生。进入高三的教室,我总会习惯性地把声音放小,并且避免提及班级的优劣。而WCJ尤其喜欢在看完XX班门牌后说一句:这是差班(好班)。或者是:哎,听说XX班是差班,XX班是好班。这时候,我大多数会缄默。  相似文献   

4.
我教的是混合班,年龄差异大,既使是同一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也不同。为了贯彻《规程》明确提出的“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我采取了分层次抓好混合班教学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六月的深圳正是炎炎夏日,连续三个晚上,我园举行了2012届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毕业典礼。三场毕业典礼上,幼儿、教师、家长欢聚一堂,为的是检阅我园自2008年开始实施“腱康·德行·聪明”三位一体课程以来教育成果景终体现在幼儿身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组织我班小朋友做了一个滚球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一部分幼儿围成圆圈,部分幼儿在圈内,共用一个大皮球。游戏开始,在圈上的幼儿向圈内幼儿滚球。圈内幼儿躲闪,不让球碰到自己,如果被球碰到,停止游戏。如果未碰到圈内幼儿,站圈上的幼儿便继续把球向圈内幼儿滚去。  相似文献   

7.
“家园互动”栏目一直是我们成功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有力保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在“家园互动”栏目的设置上特别注重调动家长参与创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家长、小朋友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三年来,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分别创设了不同的板块供幼儿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我班的“家园互动”栏目中闪亮登场,让孩子成为栏目中最亮的星星。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班幼儿办起了<苗苗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不少幼儿家长热衷给孩子学轮滑,让孩子参加各种形式不一的轮滑兴趣班。针对这一现象,杭州胜利幼儿园随机采访了小中大班80位幼儿、家长及6位教师,就"幼儿轮滑"这一话题实话实说。幼儿实话实说反对派大一班俞逸飞:自己喜欢的、想学的,但爸爸妈妈没给报名。大二班何雨澄:我喜欢轮滑,可以滑得很快、很刺激。但是妈妈没让我学,怕我太累了,因为我老是生病。大一班李晨昊:我不喜欢轮滑,怕受伤。大一班肖彤:怕摔屁股。大一班周洁:轮滑很累的,不想学。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毕业已经10年了,这次回母校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来听课。走进怀柔二中早已翻新的教学楼,看到那个熟悉的门牌——高一(1)班,记忆的片段再次涌现,想起了我的班主任——夏景莲老师。那时,我的语文成绩不错,一直沾沾自喜。每次上课,不管夏老师怎样声情并茂引经据典地讲课,我都把语文课本打开立在桌子上,下面就开始看小说。我庆幸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教师。有的幼儿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我认识某某班的老师哦!""某某班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大班幼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将面对新集体、新同伴、新老师。为了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适应、交往的能力,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我设  相似文献   

12.
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幼儿的营养与健康,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本学期我园对大班两个班幼儿进行自主进餐探讨活动。自主进餐活动前,都是保育员将碗筷放好,老师打好饭菜,让每桌的桌长进行分发,汤碗都是老师来发。"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我园大三班、大四班幼儿在进餐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以"桌"为单位学习自主取餐。  相似文献   

13.
看了贵刊87年11期《谈混合班分组教学的动与静》一文后,我觉得农村混合班采用“一动一静”的安排需进一步研究。事实上,农村幼儿混合班课堂上的动静搭配并不像文中所提出的那样,大组幼儿在学念儿歌,小组幼儿安心给各种物体图形涂红色;小组幼儿学说红,大组幼儿折红花,给五角星涂色。这样的动静搭配,在幼儿混合班垦根本无法进行。因为4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好动好想好学  相似文献   

14.
一得集     
驼背的大拇指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刘莎我班有几位幼儿特别爱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吸吮,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将其套在大拇指上,痛苦地对幼儿说:“小朋友总是吸吮我,我变成了又丑又怪的驼背大拇指,什么事都做不成……”接着,我将幼儿分成两组,在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在另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愉快表情的指偶,让幼儿自由表演。最后,我请幼儿讨论吸吮手指的行为。他们有的说:“吸吮手指会把脏东西吸进肚里。”有的说:“手指和指甲会变丑的。”有的说:“我们不要吸吮手指了。”这以后,再也没有幼儿吸…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教师。有的幼儿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我认识某某班的老师哦!”“某某班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大班幼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将面对新集体、新同伴、新老师。  相似文献   

16.
巧用小走廊     
我班的活动室前面有一条小走廊。两边的墙壁都贴上了白瓷砖。我们常用它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有时贴一张大大的画纸让幼儿在画纸上自由地涂抹或一起合作作画,有时也让幼儿用水彩笔、水粉笔直接在瓷砖上作画。小走廊显得颇有童趣。但走廊角上有一根灰不溜秋的排污管,影响了整体的美观。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动手打扮这个角落。我让幼儿用彩纸剪成大大  相似文献   

17.
我班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像维维那样智力发展好的幼儿,上课思维活跃,常常插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智力发展差的幼儿反应迟缓,跟不上节奏,但对课堂纪律无多大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无法兼顾两者:照顾了好的,差的得不到发展,两级分化愈加严重;照顾了差的,好的吃不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了这些幼儿的将来。我一度曾为之十分苦恼。我逐渐摸索了一系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对于我班幼儿,还是十分有效的。首先,我允许幼儿插嘴,但插嘴所回答的答案一定得是正确的,否则,将受…  相似文献   

18.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幼儿主动、能干,乐意为别人做事情,也有一部分幼儿在与外界交往时出现退缩、逃避的行为。根据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大班“能干的小帮手”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在分组到各个部门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一得集     
巧用照片 江苏沭阳县代代红幼儿园 张亚玲 我班幼儿人数较多,平时老师将作业本发给幼儿,要费很长时间,有时候想让值日生代发,可是值日生又不认识每个幼儿的名字。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幼儿的一寸照片贴在作业本的封面上,让值日生看照片发本子,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真正发挥了值日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海云中学高三复读班报到的第一天,胡孔帅老师感慨地说。这一天,胡孔帅老师像往常一样赶在学生之前来到教室,轻轻拭去门牌上的浮尘,让"理化复读1班"的字样在夏末清晨的阳光里变得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