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后手方对抗中炮的布局武器中,以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为正宗,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流行布局。然而,在象棋布局的广阔天地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冷僻的布局体系,它们以其别致的构思和冷僻的战法,在抗击中炮的长期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一系列布局,我们统称为冷门布局。  相似文献   

2.
第二章 炮、马布局战术 一、中炮攻屏风马先例例69 中炮过河车冲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在写一则关于中炮两头蛇对左炮封车转列炮的布局时.遇到一则很有意思的布局飞刀.笔者几乎被很多软件“骗了”。先请大家看看这则对飞刀的原谱。  相似文献   

4.
仕角炮是八十年代初新兴起的流行布局战术。首着平炮仕角,是一种试探性的、能攻善守、灵活多变的布局。可根据形势需要演变成反宫马、单提马、五四炮等阵式。在使用仕角炮布局战线较长,  相似文献   

5.
中炮VS后补列炮(2)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炮2平5(图1) 如图1形势,黑方后补中炮,由此布成小列手炮布局.至此,红方主要有兵三进一、马八进七,车二进六三种走法,本期介绍第二种走法: 第二种走法:马八进七 4.马八进七 马2进3 如炮8进4,则演变为左炮封车转列炮的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后手方对抗中炮的布局武器中,以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为正宗,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流行布局。然而,在象棋布局的广阔天地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冷僻的布局体系,它们以其别致的构思和冷僻的战法,在抗击中炮的长期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一系列布局,我们统称为冷门布局。冷门布局在古谱中少有记载,前辈棋手也极少采用。在象棋布局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是顺炮、列炮(见于明代《橘中秘》)及屏风马(见于清代《梅花谱》)。但建国之后,国运昌,棋运盛,短短几十年内,象棋布局得到了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快速的发展。原先鲜有人问津的冷门布局,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棋手的探索改良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逐渐发展自成体系,在象棋布局武器库中顽强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一是"偏",不像中炮那样正面出击,两翼配合来发动攻击,而是采取防守反击的方针,往往调集子力偏居一隅,伺机从侧翼出击。《象棋指归》一书对此有如下精辟的评述:"以侧翼线为其主力线,深蓄炮力,密布火网,偏功之师,最称猛烈。"因此,这类布局在部署上既有集中优势兵力利于突破的优点,也有子力拥塞阵型失衡的弱点,如何扬长避短是弈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二是"冷",即平时不多见,偶露峥嵘。对手如不察,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同时也表现在战术手段上,往往布局阶段不与中炮方作正面冲突,而是佯顺敌意,以退为进,突施冷箭,打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冷门布局上述"偏"和"冷"的特点,使得许多人一来对其不了解,二来对其不重视。更有甚者,将之视为旁门左道而嗤之以鼻,但每每遇到对手施展冷着,先是轻视,后是败北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在此笔者需要指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一类有着独特攻防规律的布局,它们的客观存在自然有其道理,同样值得以探微寻具之心认真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攻方在多年实战中摸索出一些攻击力较大的变例,很多冷门布局在实战中的失败使其使用率越来越低。为此,文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每种冷门布局中先对各种主要变化的典型局面作一简单的介绍,再对冷门布局的死门及破解作重点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专题性的讲述,能使更多的朋友对其有新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象艺的兴趣,与我们一起陶然于其博大精深之中。  相似文献   

7.
中炮VS河头堡垒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卒7进1 3.车一平二 炮8进2(图1) 屏风马7卒巡河炮,俗称“河头堡垒”.这种布局在20世纪40年代流行一时,在90年代末又曾昙花一现,此后逐渐沉寂.战略意图是先防止红右车过河,再右炮左调实施攻击.此布局大多将局面拖入沿河对峙的阵地战.  相似文献   

8.
众所用知,在后手方对抗中炮的布局武器中,以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为正宗,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流行布局。然而,在象棋布局的广阔天地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冷僻的布局体系,它们以其别致的构思和冷僻的战法,在抗击中炮的长期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一系列布局,我们统称为冷门布局。冷门布局在古谱中少有记载,前辈棋手也极少采用。在象棋布局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是顺炮、列炮(见于明代《橘中秘》)及屏风马(见于清代《梅花谱》)。但建国之后,国运昌,棋运盛,短短几十年内,象棋布局得到了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快速的发展。原先鲜有人问津的冷门布局,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棋手的探索改良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逐渐发展自成体系,在象棋布局武器库中顽强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一是"偏",不像中炮那样正面出击,两翼配合来发动攻击,而是采取防守反击的方针,往往调集子力偏居一隅,伺机从侧翼出击。《象棋指归》一书对此有如下精辟的评述:"以侧翼线为其主力线,深蓄炮力,密布火网,偏功之师,最称猛烈。"因此,这类布局在部署上既有集中优势兵力利于突破的优点,也有子力拥塞阵型失衡的弱点,如何扬长避短是弈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二是"冷",即平时不多见,偶露峥嵘。对手如不察,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同时也表现在战术手段上,往往布局阶段不与中炮方作正面冲突,而是佯顺敌意,以退为进,突施冷箭,打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冷门布局上述"偏"和"冷"的特点,使得许多人一来对其不了解,二来对其不重视。更有甚者,将之视为旁门左道而嗤之以鼻,但每每遇到对手施展冷着,先是轻视,后是败北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在此笔者需要指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一类有着独特攻防规律的布局,它们的客观存在自然有其道理,同样值得以探微寻具之心认真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攻方在多年实战中摸索出一些攻击力较大的变例,很多冷门布局在实战中的失败使其使用率越来越低。为此,文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每种冷门布局中先对各种主要变化的典型局面作一简单的介绍,再对冷门布局的死门及破解作重点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专题性的讲述,能使更多的朋友对其有新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象艺的兴趣,与我们一起陶然于其博大精深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炮VS后补列炮(3)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炮2平5(图1) 如图1形势,黑方后补中炮,由此布成小列手炮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中炮直横车屏风马两头蛇(2) 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卒7进1 4.车二进六马2进3 5.马八进七卒3进1 6.车九进一…… 至此形成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的布局初型.此布局于20世纪80年代探索成形,90年代以后成为十分流行的热门布局.几十年来,在几辈棋手的共同钻研创新下,双方的攻防变化不断充实、完善,现已自成一套内容丰富、变化复杂的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11.
阳春四月,春暖花开,象甲联赛在广东惠州鸣锣开赛,各种各样新式布局武器纷纷亮相,一场威武雄壮的大战拉开了序幕。中炮进三兵VS屏风马挺3卒中炮进三兵VS屏风马挺3卒是以稳健性能著称的绅士型布局,想不到在本届  相似文献   

12.
列手炮布局是对攻激烈的一种布局体系,其它布局与之相比都是望尘莫及,这已是棋手们所两认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后手一方不太愿意使用此布局,原因是在对杀中先手一方先发制人,后手的危险性太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炮直横车对两头蛇布局战术所演绎的“车蛇斗”总是全国象棋个人赛中的重头戏,尤其有很多棋界名家领衔主演,从而成为引人关注的重点布局板块之一。 (一)中炮直横车卸炮对屏风马两头蛇 “中炮直横车卸炮”战术在本届赛会大显神威,以100%的胜率令人惊注!  相似文献   

14.
提起现代过宫炮布局的发展历程,要从“上涌杯”过宫炮棋王赛说起。上世纪90年代.为了弘扬和发展过宫炮这一古老布局,在著名象棋活动家、顺德区棋类协会副主席孔广锡先生的奔走牵引和策划组织下,在顺德上涌村成功举办了三届“上涌杯”过宫炮棋王赛。当时的八位全国冠军获得者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和陶汉明悉数应邀参赛,这一举措为过宫炮布局以后的流行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3年至2005年,孔广锡先生又接连筹办了“松业杯”、“稔海杯”等近十次棋王会战赛,并多次开展了新颖独特的过宫炮布局对抗赛、过宫炮布局组稿赛、过宫炮布局新变探索赛。而封刀多年的杨官磷、李义庭,海外高手吴贵临、赵汝权、李锦欢和新科状元于幼华的加入更为如火如荼的过宫炮赛事增添了热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比赛的全部对局,棋王们赛后均认真进行了精辟入理的自评与互评,尤其对开局布阵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就此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见解,为过宫炮布局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对近百盘棋王对局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整理,精炼出七套过宫炮布局的常见定式,其中融会了众棋王大量的评语与注释,极具研究价值,希望我们所做的冒昧尝试,能够得到读者朋友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7卒反击变例,是21世纪红得发紫的超热门弈法。如图1形势,是此布局马炮双方展开激烈厮杀的最核心变例。至此红方主要有兵七进一、炮五退一及马七退五三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五六炮过河车VS平炮兑车窝心马①五六炮过河车VS屏风马平炮兑车战术经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检验,布局基本定型,在本届比赛中又有新的攻防战术萌发,但是新战术却遭到三负一和的毁灭性打击。那么新战术是在毁灭中沉寂,还是在毁灭中爆发呢?  相似文献   

17.
中炮急冲中兵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急冲中兵的布局宝库,有着无尽的宝藏。尽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挖掘开采,攻守战术资源仍源源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中炮VS单提马横车(二) 黑横车急过宫式 1.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车9进1 3.车一平二 车9平4 (图1)对于单提马横车来讲,横车能否过宫、何时过宫一直是困扰黑方的心病。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黑方横车在第3回合就过宫的构思,这是单提马布局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变革。如图1形势,至此形成中炮对单提马黑横车急过宫式的布局定式。  相似文献   

19.
中炮急冲中兵VS屏风马平炮兑车 中炮急冲中兵式下法以其凶悍的攻击特点受到棋手们的青睐,是几十年来一直流行的布局。但随着布局体系的完善,防守方的抵抗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已基本取得了与先手方分庭抗礼之势。本届比赛中,攻方又有新战术出现,很值得专业名家与绿林好汉一阅!  相似文献   

20.
象棋布局千姿百态,每一种布局都有其兴衰过程。 一些非常值得推敲的布局,其兴盛时间长久,广泛流行。其中,以得风马布局最为突出,多少年来新变叠出,对局累累。又如,顺手炮布局,原本是古局,却被现代棋手加以发展,推陈出新。数百年来经久不衰,新姿勃然,是流行布局之一。反宫马布局更值得称道,它在五十年代初期曾经风行一时,后为屏风马布局所干扰,一度萧条。意想不到,近些年来,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强棋手的带动下,这一布局飞跃发展,一时竟为棋坛所重。其它一些稳健性的布局,如飞相局、士角炮、过宫炮等,理论性均较强,也都是一些棋手所喜欢运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