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宽生 《考试周刊》2011,(3):140-141
终身体育是人们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是整体和长远的现代体育思想,也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体育教育要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打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等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对学生教学终身体育教育,使她们树立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要培养她们的体育能力、提高她们的体育兴趣,增强她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她们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思想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思想。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身育人”,因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意识,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有着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而且还会为学生一生的身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呢?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并阐明了学校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几个概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即课堂体育,课外体育及文化体育节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富的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重视体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徐勇 《考试周刊》2010,(13):124-12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现代社会与现代体育飞速发展.学校体育面临新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性质逐步地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统一性综合体育教育转化。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体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技术上知道如何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兴趣激发为抓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二是以体育技能训练为抓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三是以健康知识传授为抓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四是以体育兴趣活动为抓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五是以完美体型塑造为抓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兴趣差异性是体育选修课的开设前提。根据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开设体育选修课.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有目的和方向地参与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骨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按:体育教学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苗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任云兰 《天中学刊》2002,17(2):117-117
学校体育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终身体育的思想已基本确立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志、态度及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技工学校来说 ,体育教学更应注重长远效益 ,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在人活动中的动力性作用 ,已为古今中外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承认 .人们把兴趣看作是“人的活动的原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 ,最终导致行为习惯的形成 .因此 ,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介绍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些有效措施,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进行运动技术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为实现大学生终身体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启动,国家对体育的重视有目共睹,说明这一活动要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如何真正做到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呢?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长久的坚持不懈的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学校体育是终身意识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的前提。运动兴趣往往是许多人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第一动因.应从兴趣人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教学内容之一.一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体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道鑫  黄丽 《江西教育》2023,(15):86-87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强调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加强对终身体育的重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基。  相似文献   

14.
刘玉忠 《考试周刊》2013,(19):112-1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参与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理念。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来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从转变学生思想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在不断的运动中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终身体育意识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6.
陈勇 《考试周刊》2012,(60):97-97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想办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苏彤 《天中学刊》2004,19(2):115-116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中的体现,是人一生中所受的各种健身教育和教养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是不可估量和无法替代的.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加强,追求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使身体终身受益的欲望愈来愈高.高校体育是与终身体育衔接最为密切的体育教育环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基础.因此,应把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对从事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金涛 《考试周刊》2009,(43):153-154
在强势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确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体育改革的方向。小学时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良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向他们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方法,为青少年拥有“健康体魄”,成为终身体育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