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志英 《围棋天地》2013,(13):116-116
去年职工赛.写了个东西,因过于直白.饱受责难。此次赛事.亦有感触.棋友的美意又让我不能保持沉默.不免闲扯几句。先看个人成绩.依次为党尚.贾慧峰、樊志军,王臣、雷沛霖等。新科状元党尚.在年初的棋王赛上意外失手干少年4段.名次从去年的亚军滑落到十名以外,想必愧悔难当。党氏的执着棋道.众所周知.内外战绩瞩目。又设帐授徒.为人师表.岂能甘心7所谓“哀兵必胜”是也。此番九轮保持不败夺冠.记忆中还不曾有过.从第二日起便稳居榜首到底。他行棋厚重.后盘发力.以功夫取胜。获胜后与对手复盘.每每称赞对方某处甚好.自己某处有亏.英雄惜好汉.感悟棋道。下棋是遗憾的艺术.如历史一样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2.
刮目相看     
《围棋天地》2013,(22):M0001-M0001
11月1日到5日.第24届世界业余围棋双人赛在日本举行.本杂志的周刚和王锐.奋勇参赛。尽管.周王二位未获锦标.但参赛的经历.让他们感慨不已.一言以蔽之:双人赛.真的有意思.堪称别开生面的对弈方式。其实.我早就有过类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那闲愁的苦     
蔚玉梦语 《网球》2012,(10):182-182
近几日看了几本朋友放在案头的闲书.基本上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孩子们写的.多数都是网络文学.看完不禁唏嘘。唏嘘之余心生羡慕.不论文章写的怎样.能洋洋洒洒写出这么多的文字本身就很令我佩服。想象一下他们.多半有较好的家境.不用为生计而四处奔波.不用为柴米油盐的鸡毛小事劳作不堪.神清气爽之时可以一杯咖啡、一个笔记小本,潇潇洒洒的抒发胸臆.岂不快哉。但是.我又发现这些作品几乎都有同一个现象.大多透着些许苦闷.叙说着林妹妹或者宝哥哥的愁绪.总缺乏些活泼和生气.与作者的年龄不太相符。朋友解释道.也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可我却觉得这苦是真的.而且基本上是闲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他的名字与大名鼎鼎的网球教父波利泰里尼一样.没错.就是“尼克”。尼克亚当斯来自澳大利亚.在他的身上.网球的狂热和活力一览无遗。只要他一声令下.身边能瞬时聚集起三四十位国际友人.而且个个网球技艺不俗.基本都在4.0-4.5之间。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2008,(5):56-56
1984年7月29日至8月6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代表亚洲参加了比赛。领队柯轮,主教练钱澄海.教练吕长新。球员有中锋:南部的胡章保(26岁,2.20米).山东的王海波(2.08米,19岁.后因病而退役).八一的黄云龙(2.01米,24岁)。二中锋:陕西的王立彬(2.01米,21岁).济部的张斌(2米.23岁)。前锋:北京的刘建立(28岁),八一的郭永林(30岁,1.91米),广东的稽照光(30岁.担任队长)和吕锦清(22岁).后卫:江苏的孙风武(22岁.1.85).四川的李亚光(26岁.1.88米).八一的匡鲁彬(28岁,1.93米)。  相似文献   

6.
老梁 《新体育》2005,(3):13-13
李世石少年得志,得志便猖狂.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位.被他踩扁的.都是他老师.或者前辈。这也好.给围棋添点滋味.总比大家都规规矩矩强。  相似文献   

7.
查娜 《新体育》2004,(9):39-39
这么多年.只要想起李卓干体育吃的苦.妈妈心里总是。咯瞪。一下。最开始练跑步.早晨5点多就要赶到体校.大冬天的.伴着满天星斗.李卓就出发了。从家到学校一里来路.怕有人跟着,李卓就头也不回地一路冲.到了学校.后背汗淋淋的.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吓的。正因为去得早.住校的同学都是她叫起床。  相似文献   

8.
《围棋天地》2011,(16):M0001-M0001
胜连败.这在番棋决赛中,是富于戏剧性的现象——即使仅仅是关心比赛的结果。然而.如果观赏者能够深入棋局.能够透过棋手的一招一式体会其当局时的心情.那么.”围棋节目”就真的立体化了。在七番胜负舞台上.“三连败四连胜“的悲喜结局.日本棋界上演过好几次.因既是七番胜负.就一定是大舞台.主角一定是当时最高水准最佳状态的棋手.所以.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一定会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不过.如果是三连败后三连胜.最后一局却输了.那又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了——本次的日本本因坊战.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张鸣 《围棋天地》2014,(14):98-99
我是个围棋迷,着迷是在读研的时候。那个时候.正赶上中日擂台赛.聂卫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迷倒了大把懂棋和不懂棋的人们.我也是其中一个。记得当年学校里的各种讲座特多.别的讲座我不去.但聂卫平马晓春来了.拼命也要挤进去.一站两三个小时,听得津津有味.脚都不麻。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围棋。此前.下的是象棋.我们宿舍有位得过西安市少年象棋冠军的老兄.我天天跟他下,开始溃不成军.后来竟然势均力敌.哥俩下得没意思了,联手出征.打败了研究生中所有的象棋爱好者,觉得这个棋下不得了,听人说围棋有劲儿,于是.把象棋袋子一扔,同去,同去。  相似文献   

10.
王金玉 《围棋天地》2013,(21):116-116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围棋.世称黑白世界.变化无极.玄之又玄.正与道合。  相似文献   

11.
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等方法,阐述连云港市区居民休闲体育现状:1.总体消费水平低;2.时间不均;3.消费热情不高。分析了影响连云港市区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1.缺少场地设施;2.项目策划水平低;3.社会化程度低;4.价值观念差;5.消费结构没有根本转化;6.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1.采用不同经营策略;2.发展体育爱好者俱乐部;3.发展大型体育康乐中心;4.结合传统文化与地理特点;5.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10,(9):1-7
苏泊尔杭州队 2009赛季.苏泊尔杭州队以升班马的身份一举夺得围甲联赛冠军.堪称奇迹。不过.创业难.守业更难.杭州队想要在新赛季重演去年的传奇一幕.恐怕已经不大可能。杭州队去年虽然夺冠.但是无论从场分还是局分来看.都堪称是围甲历年最弱势的冠军。更何况,去年以黑马姿态出现的他们今年已经站到了明处.必将成为各队全力阻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双人乐趣多     
其实我们女棋手下混双时,最在意的就是男棋手的表情,如果下一步棋后搭档的表情变得很诡异.我就知道自己下错了,会有点内疚.不过内疚习惯了也就不内疚了。我下过很多混双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和黄奕中搭档下理光杯混双赛.已经下到小官子了.我们形势稍好.这时我看到老黄很淡定地作思考状.好久没下棋,那是个很简单的局部啊.所以我突然有点恍惚.就拿起棋子下了一步.结果成了抢下.被罚了一子.最后刚好输半目。其实那时我们刚刚拿了世界智运会混双金牌.应该说很默契.没想到还会发生次序锚误的故事啊。不过.我还是想提醒搭档中的下手方。一定要有信念.要相信自己。  相似文献   

14.
《体育博览》2013,(5):90-93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众不同.这也使得许多人在他们勇敢的鼓动与激励下.尝试给单调的生活“添油加醋”.让生活变得充满新鲜和刺激。王冠奇就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这个来自北京的音乐人.打算来一次与众不同的台湾行.他以单车和吉他为伴.通过一路上的骑行和借宿.去体会真实的台湾生活。  相似文献   

15.
网球牛牛     
蔚玉梦语 《网球》2012,(6):150-150
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两个养牛的大老板,一个是北方的大户.一个是南方的大佬.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牛”.并且都很爱打网球。这年头.只要有钱就有牛的资本.北方佬努力开拓新渠道.除了养殖场,还开了一家网络销售公司.叫牛网推广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11,(18):12-12
日前,第13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中国队选拔赛在中国棋院结束.檀啸.谢赫.周睿羊相继出线.将与免选的古力和朴文矗组成中国队本届参赛阵容。与此同时.伴随李昌镐获得外卡.韩国队阵容也已产生另外四人为选拔出线的元晟溱.金志锡.姜儒泽和安国铉。日本队阵容依照惯例指定产生.目前尚未公布。  相似文献   

17.
黄木   《围棋天地》2010,(1):2-3
12月14日的上海.细雨绵绵.寒风阵阵.可是在浦江之畔的上海大酒店中.却是暖意融融.贵宾云集。几日之后.第14届三星保险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军便要在这里诞生。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是一项极耗体力的运动.因此常年从事马拉松训练是一项艰难的事情。一般来说.把快速短距离跑结合到马拉松训练中.将大大有助干运动员长期的发展。具体方法有:短距离.重复快速跑.高强度跑.测试跑等,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轻松跑.以促进体力的恢复.保持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欢乐围棋赛     
杨涛郡 《围棋天地》2014,(5):106-106
为期18周.于每周六晚上举行的唐山市围棋甲级联赛拉开了帷幕.共有10支队伍参赛.我作为丰南围棋道场主队的一名二台战将披挂上阵。我们每队六人.分一至六台分别按事先抽签的顺序和各队轮战.一台是主将,一般由各队5段选手参战;二台是重将.由4段选手参战:以此类推.三台3段,四台、五台2段.六台1段。截止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五周的比赛.积12分.暂列第一。比赛期间.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浸在其中.但更多的是欢乐。  相似文献   

20.
柏祥 《新体育》2004,(12):44-45
2003年8月20日.天津民园体育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迎战来访的智利国家队.下半场.年仅18岁的小将周海滨登场。虽然这场比赛最终0比0握手言和.周海滨在第69分钟和第72分钟两记妙传.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这场比赛是周海滨参加的第一场国际A级赛事.然而.对于周海滨来说.这场比赛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他还打破了中国球员参加国际A级赛事的最小年龄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