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为群 《软科学》2011,(10):101-106
围绕集群与企业成长这个主题,首先回顾了不同研究视角,明确指出采用社会资本视角有可能更好地整合集群与企业成长的不同视角。在对集群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与集群内企业成长作用关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剖析了现有研究的不出,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系强度与社会资本均影响知识获取绩效,已有研究尚未探明两者间联系机理及其对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结构与行动模型,将社会资本细分为集体与个体两层面;信任、规范与网络异质资源三构件,构建“关系强度—社会资本—知识获取绩效”理论模型,结合233家企业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强关联显著提升知识获取绩效;集体社会资本即信任与规范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体社会资本即网络异质资源则无中介作用;强关联正向影响网络异质资源,网络异质资源负向影响知识获取绩效但并不显著。明确了关系强度、社会资本对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机理、路径与效果,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关系组建和资本动用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群的动态能力源于创新网络的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社会资本能够促进集群中创新网络的形成,加快创新。科技园区是我国的高技术企业集群,由于社会资本缺乏,大多数园区未形成创新网络而难以产生集体效率,并且过于依赖外国技术。我国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创建社会资本、提高科技园区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形成内部学习网络以产生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4.
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内品牌学习关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伟坤  周梅华  陈金波 《软科学》2010,24(1):32-36,41
在梳理集群社会资本的构成维度以及集群内品牌学习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内品牌学习关系的影响。分析表明:集群社会资本能够促进集群内的非正式沟通,增强人才流动的效率,从而促进品牌的非正式学习的效率;集群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品牌与相关主体的学习互惠性,降低合作学习的冲突以及合作成本,从而促进品牌的正式学习的效率;集群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品牌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个体品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形成区域经济总体格局。通过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依据近几年的持续统计数据,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一方面,区域之间受其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科技长期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区域创新环境特点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直接导致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决定了区域经济总体格局;另一方面,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有助于区域内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加速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流动、共享、转化,共同提高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系资本不仅对集群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发挥着显著作用,而且对构成集群制造企业智力资本的另外两个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也有积极的影响.集群制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集群共享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托本地网络展开集群学习和超本地网络展开超集群学习是目前集群制造企业普遍认同的成长路径.然而对纵向关系资本的过分依赖会抑制集群制造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集群制造企业基于专业化分工展开的纵向战略合作还有待加强,基于区域专业化产业协同创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传统集群制造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关系资本不断调整集群内学习机制、组织机制、专业型人力资本建设机制等内在协调发展机制,加速自身由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显著的合作效用是企业寻求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效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激励因子尤其备受关注.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借改声誉模型用以计算论证,对社会资本如何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效用、减少企业合作中的投机行为给出清晰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资源获取能力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内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环境适应能力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环境适应能力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平  石娟  焦阳 《科研管理》2016,37(2):55-62
挖掘2000-2011年长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的专利数据,基于隶属网络关系分别构建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这四个城市的集群网络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集群网络,并从个体网和整体网两方面对集群网络的动态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集群网络中的企业或科研机构获取资源的平均能力不断增强,集群网络表现出规模持续增大、连通性不断增强的趋势,到了成长阶段连通性趋近100%。2)长三角地区集群网络中,城市内的关系增长要快于城市间的关系增长,形成了以上海为领跑者,南京、杭州、苏州为追随者的格局。3)每个城市的集群网络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集群网络都有着小世界网络的特征,信息传播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崔祥民  梅强 《软科学》2011,25(12):13-18,24
以江苏两个产业集群内的199个创业者为被试对象,对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信息能力影响创业机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能力在创业者社会资本影响创业机会价值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概念的基础上,从集群主体、方式、形成、运行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区别;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相互作用的条件、机制、过程和意义,提出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四种相互作用方式,探讨了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的关联性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新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创新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展情况,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创新集群内涵、特征、政策工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创新集群研究的发展方向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但由于受集群内资源禀赋、政府政策、集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群效应是有限的。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指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合作营销到集群营销:兼论集群营销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作营销与集群营销的差异性,旨在区分类似的经济现象,探讨了产业集群从合作营销到集群营销发展阶段的规律性,从营销角度解释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双机热备实验在SAN网络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利用Pluswell Cluster模拟双机热备实验的优势,并给出了实际的实验环境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集群内可以获得比集群外更多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竞争优势的获得表现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对于产业集群整体而言,这种集群的超额收益表现为集群剩余.这种集群剩余的获得又可以归结为企业加入集群的利益动机,成为集群形成发展的一个物质基础.通过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集群剩余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集群剩余的存在,而不同程度的集群剩余又成为了集群内企业相互合作的隐性契约关系的基础.此外,还可以利用集群剩余对集群内企业进行规制,进行集群治理.  相似文献   

18.
俞培果 《软科学》2008,22(1):27-31
在大规模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Porter的集群概念及演变发展;分析了集群概念多样化的原因;对集群概念进行了定义元素的多维度分类,试图将已出现的所有集群概念都纳入其中;并对几个基本集群概念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9.
Consisting of eight scientists from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Chemistry of Solid Surfaces and Xiamen University, this creative research group i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f cluster chemistry and creation of nanomaterials.  相似文献   

20.
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界定了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分析了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在地域、主体、领域、关联方式和涌现性五个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对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三种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