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音乐作为起源于欧洲的艺术品种,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其创作和演奏上都形成了自已鲜明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民族化特征。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对其民族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今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演奏、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其创作和演奏上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民族化特征,这是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钢琴文化的结合体,是钢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思维、演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来观察,中国钢琴音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钢琴文化的结合体,是钢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思维、演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来观察,中国钢琴音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钢琴这件乐器上发展民族音乐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为钢琴这件西洋乐器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本文对我国作曲家们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以及在钢琴上如何更好的演奏民族音乐、我们又该怎样发展钢琴音乐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来源于西方的钢琴,在中国的音乐创作中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较深,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创作风格上已经不在局限于创作环境,可多年沉积下来的经验和发展历史,对当今的创作还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对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风格及创作手法及其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旋律特点、和声特点、节奏特点、复调特点、曲式结构特点、音色和韵味特点、演奏者演奏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从润腔、民族乐器模仿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钢琴在创作演奏方面融合中西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上做出了一些成就,为钢琴的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总结学习前辈的经验,主要回顾了中国钢琴发展的简单历程,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腔音”这一普遍现象入手阐述中国旋律不同于欧洲体系音乐的民族化特点,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举例说明一些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创作与演奏特点。最后是简单提及和声、钢琴织体、旋法上等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将一些钢琴作品进行改编或者创作一些具有中国特设的钢琴曲,对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是十分有帮助的。王建中是我国钢琴曲改编创作的领军人物,创作出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而且他的钢琴改编曲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对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以及演奏特殊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钢琴音乐传入中国时间虽然很短,却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中国的音乐家、作曲家根基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通过不断融汇、消化西方钢琴创作和演奏技法的同时,创作与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对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从曲目创编的背景、曲式与和声分析、音乐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方面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首儿童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所蕴含的多方面要素,提高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加深对钢琴组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演奏把握,从而对其它组曲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周庆辉 《文教资料》2009,(14):61-62
钢琴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钢琴音乐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本文大略分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技法,创作方式和调式,审美和意境,以帮助钢琴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方交流浪潮。在坚船利炮的裹挟之下,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本土,中国开启了近代音乐教育的新纪元。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钢琴亦传入中国,在演奏、曲目创作等方面,都需依靠与借鉴西方已有经验,专业师资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请俄籍钢琴家嘉祉担任钢琴教师。本文对嘉祉在华成就进行客观总结,以探究俄籍钢琴教师对中国近代钢琴艺术发展和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所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具有非凡推动意义,而此时期的钢琴音乐同样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和日趋成熟的音乐结构,无疑给今天的我们学习演奏钢琴音乐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将借由此时期三个重要的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从宏观角度探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15.
周雯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122-124
现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发展非常迅速,而使用这些作品进行钢琴教学却做得不够,钢琴教学民族化程度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明显失衡。文章就如何使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钢琴的民族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传统的艺术文化,面临着将被人们忽视的生存困境。基于这一现状,结合对于赣南采茶戏基本信息的了解以及当代钢琴音乐的发展热潮,尝试提出将传统的赣南采茶戏与钢琴音乐相融合,一方面对于民间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创新,运用钢琴来演奏出打击乐器、吹管乐器的音色,与独特的演奏技法及曲调相融合,丰富了采茶戏音乐的表现特色,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当代采茶戏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进一步促进中国钢琴民族化传统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肖邦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既是钢琴教学中经常演奏的曲目,也是音乐分析中经常引用的范例。本文从作品主题发展的多维性和作品演奏的技术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对音乐形象塑造和演奏技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期为演奏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谈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和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 《甘肃教育》2009,(24):26-26
钢琴是律制不同于中国民族乐器律制的西洋乐器,中国钢琴音乐由于在钢琴上演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显示着两种文明交融带来的文化内部的斗争、冲突、融合。中国风格的钢琴演奏多追求整体美、和谐美、人情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20.
两套钢琴启蒙教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小汤)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巴斯蒂安)在当今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界发展并驾齐驱,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思考和经验总结。本文从入门方式、音乐素质、演奏技巧、演奏曲目四个方面对笔者教学工作进行思考总结,望有利于幼儿钢琴启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