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舒清 《考试周刊》2009,(17):189-190
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课堂教学是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思想与教学结构,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刘琼 《广西教育》2014,(21):96-96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实施"少教多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思考。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做到“少教多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综合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由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从而在历史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并做好不断的课堂教学调整,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助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此,文章分析了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的意义,最后提出了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多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状况。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身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必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纯粹依赖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亲身体验的具体程序.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由过去单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即以学生的今后甚至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文献检索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文献检索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提出文献检索课堂教学设计要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许沁 《考试周刊》2012,(92):112-113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课改教学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独特、有利的条件,重视开发一些可用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传统的"以获取知识为主"开始向"以探究知识为主"转变;从"学科知识本位"开始向"学生发展本位"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开始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革还不够深刻彻底,教师与学生行为的调整也不够到位、均衡,少数教师对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纪澍 《考试周刊》2010,(47):105-106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针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体现外语教学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语言教学从训练语言知识向运用语言能力转变。  相似文献   

10.
阮朝阳 《学周刊C版》2010,(2):164-165
新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教育正在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通过调研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以高职《PHP程序设计》为例,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任务化为驱动并且融入思政元素等方式优化教学关键环节,改进高职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吴兆斌 《生物学教学》2002,27(11):14-15
如何使生物学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这是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谈点看法。1 在教学设计上 ,由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传统的备课往往以教师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为中心 ,重点是备教法 ,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活动往往被忽视。因此 ,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要从转变备课的重点开始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 由钻研教材为主转向研究学情为主 教师备课的参考依据是教材和教学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一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此外还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实施学生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实施学生主体性教学,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出发,试从课堂教学的若干环节和方面就如何开展好主体性教学问题,作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实施,很多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新理念进行研究和掌握,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语文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与人性发展规律教育法,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由原来灌输式的主导地位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一教学法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角色的调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把握课堂教学规律,讲究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政治教学怎样激活学生主体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转变教育观点,革新课堂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访问本地以及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资源,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促使了学生内因作用的发挥,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黄良雨 《政治课教学》2002,(6):21-22,23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要实现这些转变,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本文就这些问  相似文献   

19.
张明芝 《甘肃教育》2003,(12):46-46
新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将新体育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而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善于自学,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用实验手段获得知识,同时,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快乐,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