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茂玉 《武当》2000,(6):13-13
1)八卦掌是由八形,即龙形、狮形、虎形、犀牛形、猴形、蛇形、鸡形、飞形组成的。每一形为一掌,共八形八掌,组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它有龙的身、狮的头、猴上树、蛇出洞、虎的扑、牛的  相似文献   

2.
文龙 《武当》2006,(8):21-24
八卦掌有基础腿法七十二种,连环腿法六十四种,混元腿法六十四种,地趟腿三十六种,腾空腿法七十二种,龙行腿法三十六种,金鹞腿三十六种,雁形腿法三十六种,雀形(包含燕形、鸡形、鹤形三种)腿法七十二种,手腿阴阳金刚连环腿一百零八种。其它腿法还有搓腿七十二种,摔腿七十二种等等。燕雀腿便是雀形腿法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在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墓碑上记载着这样的碑文: 尝游塞外,命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同喜 《武当》2005,(10):27-28
三、艮卦第三趟。由回身打虎生出八卦掌式:穿掌、扳(眉)、截(手)、拦掌、停(身)、翻捶、走掌、转(身)掌。  相似文献   

5.
战海波 《精武》2007,(11):52-52
李真顺先生生于1952年,是莱州市朱桥镇人,李先生是尹派八卦掌传人,同时又是意拳在莱州的一支传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继晟 《武当》2006,(10):51-51
董海川坟墓原在北京东直门外的五里沟小牛房村之南不远处。墓地是他的众弟子买的一块农田。墓冢是用青砖砌成的一个馒头形状。墓前立有四座石碑。一为董公逝世的翌年春(1883年),一为1904年,均由其弟子尹福所倡议,以众门人的名义建立的。1929年河北省国术馆成立时,由傅作义先生首倡,并带头捐资,与八卦掌门人一起又立了两座碑。博作义是八卦掌的爱好者和赞助者,又是能走转八卦掌,而长期坚持锻炼者。解放前,他任过绥远省主席。解放后,他一直任水利部长。  相似文献   

7.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8.
林国华 《武当》2007,(5):27-28
一、刘派八卦掌之渊源刘派八卦掌的宗师是河北固安县刘宝珍先生。刘宝珍先生(1861—1922),字品卿,自幼习武,擅戳脚,功高艺厚。清末在顺天府充御马快,足力特强,又擅腿法,人称“飞腿刘”。《固安县志》有记载。据师言,董海  相似文献   

9.
雷世泰 《武当》2007,(11):10-12
三拳合一孙式太极拳是综合了孙式三拳——太极、形意、八卦的精华而成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本来是孙式拳的特点和优点,是应该好好理解和继承发扬的,但是却被人有意地淡化,似乎一提三拳合一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就是要把太极拳练得忽刚忽柔、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恬淡虚无、纯以神行的优良风格。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不仅是对孙氏太极拳的误解,也是对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剑峰 《武当》2000,(11):18-21
八卦掌之所以称掌而不叫拳,是因为它在掌法上独具风格。本文将着重把八卦掌独特的掌法整理成文,献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
在武术的传统训练理论中,强调内外兼修。长拳讲究八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八卦掌讲究“外修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等,都体现了外练与内练相结合的思想。外练是练形,即由外在肢体和完成动作所共同组成的“形”,这是外在表现。但更重要的是内练,内练就是要练气。武术中的练气体现了对内脏器官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八卦飞云扇     
李同喜 《武当》2006,(12):20-23
八卦飞云扇主要以八卦掌传统武术技法为基础,以“以走为用”、“以掌为法”为要领,是以扇法练习替代掌法练习的新型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13.
24.慢呼气的同时,身体向左拧旋,略往上起动,随势,左、右腿屈膝向左拧旋。同时双掌随势慢速分开于头顶两侧,掌指斜形相对,掌心向下。眼视两掌间。  相似文献   

14.
张方 《精武》2004,(3):36-37
2003年,笔者见到一篇介绍“长江大侠”吕紫剑的文章,内容是“110岁武术名家、‘长江大侠’吕紫剑二三事”。且不说文章所写的精彩故事是否真实,篇首对吕紫剑习武经历的介绍就令人疑惑:“吕紫剑,  相似文献   

15.
金色时刻     
《中华武术》2004,(10):60-61
在宣化风景秀丽的洋河南岸,坐落着一所独具特色的武术学校——宣化塞北文武学校。学校不大,却非常干净整洁。学校的校名是由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先生题写的,字体苍劲挺拔。一入学校的大门,迎面的影壁上,红底金字书写着:“拳术之道,贵在精纯;成功之道,贵在坚持;为人之道,贵在诚信;  相似文献   

16.
八卦图中的阴阳鱼,又称太极图,被尊称为中华第一图。  相似文献   

17.
习练武术,无非是健身、防身、延年益寿。传统的八卦掌含三种功能于一体,集中体现在一个“走”字上。前辈及今日的贤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及层次论说了很多,现在换个角度,看看八卦掌的走与健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贾树森 《中华武术》2005,(10):16-17
八卦掌养生功法又名九九功,由两套(每套九节动作)构成。此功法是笔者于1992-1993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得,经十年实践,在众多国内外的学员和患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今介绍给读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快乐,有兴趣者可试练30天,必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相似文献   

19.
窦洪基 《武当》2006,(5):23-25
《八卦掌四十八法》是董海川大师所创。它对八卦掌的用法, 作了详尽的阐述。是八卦掌经典著作之一。因年代关系,《八卦掌四十八法》流传下来,难免有所谬误, 为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本人结合郭铸山老先师的教导记忆,对此特作了以下的诠释,以期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不妥之处希望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20.
易鸣 《精武》2006,(4):52-53
本着武术工作也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精神,我们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董公海川是河北省人,河北省武协、廊坊地区体委组织的联合调查研究组,在文安县体委的配合下,曾对武林这一历史疑案做了初步调查研究。得出的初步认识是:“八卦掌(拳)”并非是董海川所创,董海川不是“八卦掌(拳)”的始祖和首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