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于主题报道的制作来说,最大的难点恐怕就是如何使人信服。作为一种典型的说服性传播,主题报道有着非常明确的观念诉求,换言之,传达理念是其最终的传播目的。在主题报道的制作上,不能空谈理念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已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简单地罗列事实并不一定能实现主题的有效传播,有时候,强行拼凑的事实不仅没有增强说服力,反而更使人感觉虚假。这其实也是我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随中央新  相似文献   

2.
王申 《视听纵横》2001,(2):57-58
贝尔纳&;#183;瓦耶纳曾把新闻传播比做商店卖东西,他说“虽然不能‘量体裁衣’,但至少在柜台中提供的大众消费品都是尽量制作和排列得吸引和讨好中等消费者的”。新闻传播形式的发展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从一对众的“播”新闻到一对一的“说”新闻,“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在为传媒广泛地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主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是一种用以反映成就、宣传典型、传播理念、引导舆论的新闻报道样式。进一步提高主题报道的质量,既是电视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自身影响力、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却常常有一些主题报道给人以高高在上、单调枯燥的印象,突出表现为过于“宣教化”、趋于“模式化”、一味“赞歌化”。导致做者费劲,看者乏味,受众接受程度低,传播效果差。因此,传统主题报道如何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突破这“三化”不良倾向,切实凸显鲜活性、多向性、贴近性,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值得电视人为之深思,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4.
任希 《今传媒》2005,(12X):36-37
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是地市电视台记者经常涉足的报道领域。这类报道的通病就是言语枯燥、信息乏味、传播效果不佳。怎样让常规的企业报道生动起来,让受众轻松明确理解经济数字、经济术语背后的新闻事实所在?本文拟从报道角度新、报道内容细、报道数字活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孙洋  陈征宇  刘捷 《新闻世界》2012,(5):230-231
由于网络媒体对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的“绿领巾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片面报道,导致了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正反馈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在事实传播过程中掩盖了本身的意图,但是从长远来看正反馈现象最终会使正确的声音得以呈现,并使得受众对于正确意见的理性根据有充分的认识,不会造成意见的“想当然”和“随大流”。  相似文献   

6.
刘秀君 《新闻传播》2014,(3):202-203
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单位,抢抓新闻是分内之事。作为新闻媒体的记者都愿意第一时间采访当事人、第一家报道独家的消息,这是每一个新闻人的愿望。但是,在当前形势下,这种愿望只能是一种奢望。在这种情况下,在新闻采编与传播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善念"思想的凸显。  相似文献   

7.
论“读题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效果讲,标题应是新闻的灵魂。制作一则好的标题,无疑会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往往要通过对标题的选择来选择新闻。这样,只有形象、生动的标题,才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注意力,起到好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是本文所谓“读题时代”的阐释。一、标题制作:大标题化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各类报纸适应这一要求,在制作标题时走向了大标题化。大标题化的表现之一是大标题的广泛应用。大标题又称通栏题、横…  相似文献   

8.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9.
车速轶  时旸 《新闻传播》2007,(10):51-51,55
电视新闻报道是一门叙述的艺术。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关键要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叙述的技巧。故事话语的研究强调要营造叙述角度的陌生化,才能使所叙述的故事吸引人、打动人。那么,电视新闻报道如果想达到吸引人、打动人的目的,同样也要努力营造叙述的陌生化。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一下,面对全新的新闻事实,而我们的报道思路、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10.
《青年茶座》围绕青年最关心的问题,采用青年问、党的二十大代表答的互动方式,挖掘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将宏大主题融入拨人心弦的细节,创制“青年能懂、青年有感、青年可亲、青年参与”的融媒产品,实现了节目形态年轻化、话题传播青年态、拍摄制作轻量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张面向“三工”的报纸,工人日报要求记者深入生产一线、走到广大劳动者中间,反映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切身感受,讲述他们在万家团圆时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保障经济社会运转的动人故事,提升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闻工作者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报道效果的最大化,不断施加对新闻事实的作用力,以使之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创造性地提出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蹦床效应",分析"新闻蹦床"是如何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弹出"新闻这一产品的,同时阐述了因选题落点不同、用力不同等各类"反弹因素"所导致的不同报道效果。并进一步指出,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蹦床效应"的一般性规律,遵循适度原则和受众原则,从而保证新闻传播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它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加以提炼、概括,帮助读者理解报道事实和主题。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同的媒介,由于其物理形态、传播符号、传播方式与受众接受方式的不同,在新闻标题的表现样式和制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下面就网络新闻标题的特殊性及其表现样式和制作技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农传播”的意义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媒体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为农传播”与学界以前常说的“对农传播”相比,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传播理念:后者把农民作为传播的纯客体、对象对待,直接妨碍了“三农”传播的思路,在客观上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实务活动中被严重边缘化、甚至被排斥;而前者则把农民真正放在主体地位来考虑。这一个字的变更,有望使我国新闻传播界服务“三农”的工作得到极大的改观。“为农传播”的意义维护农民的言论…  相似文献   

16.
吴雁 《新闻传播》2005,(11):41-43
同期声原本是指与画面中人物同步出现的声音。它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提问、采访的声音;被采访对象叙述事实、提供情况、表达观点的声音,以及新闻现场的效果声。同期声作为电视传播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电视画面的一种点缀,而是和所有表现主题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文本,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的运用使新闻内容更具真情实感,同时给受众以充分的信息感受,增强了新闻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以说,同期声从它诞生起,就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以来自现场的真实的声音减少了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2022,(1):65-67
“时代之问”系列融媒体报道,从“难题、答题、成效”三个维度,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反腐倡廉、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等16个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站位高、把握准、内容实、表达新、传播广,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从“新闻作品”到“新闻产品”的理念转变,彰显了重大主题报道对新媒体的拓展和带动效应,无论报道方式、呈现手段还是传播渠道,都是一次有益有效的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报道最早是央视财经频道内部提出的一种栏目理念,是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本文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借鉴说服传播的ELM模型,认为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形成主要源于对报道信息加工中枢路径的积极探索。通过对"聚焦物流顽症"系列报道的选题特点、议程同构、报道视角等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内容、方式、效果三方面提出提升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的任务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新闻的自然形态也有两种:一是描述事实.二是评论事实。坚持新闻立台,既要做好前者,又要做好后者。而在当前和今后,做好后者。即做好新闻评论类节目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20.
新闻价值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依据《新闻学小辞典》中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新闻工作者通常把它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