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等效思维的深刻认识,例举了等效思维方法在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条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姚遐林 《新高考》2007,(7):24-29
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等.  相似文献   

3.
宁明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0):36-37
等效法就是用一个等效的简单模型去替代原来复杂的模型,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将此方法渗透到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中去,不仅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简捷,而且对灵活运用知识,促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都会有很大帮助 。[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所谓等效就是一个物理过程和另一个物理过程效果相同,称之为等效。在解题过程中,你所遇到的新物理过程,如果和你已知的物理过程等效,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下面通过实例分析等效法解题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等效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等效方法分析、理解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等效方法的等效原理和依据,并对等效方法的应用进行概括、整理,有助于学生完善方法体系、拓展思维维度,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效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仅从结构、过程、变形三个方面阐述等效的依据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育与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解决物理问题总是从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规律等几个方面循序进行分析、计算 ,得出结论 .其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最能体现物理思想 ,也最能展现学生的物理素质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展示物理过程 .一、对物理过程的等效处理例 1 在空间有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方向如图 1所示 .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离子 ,自A点由静止开始在此复合场中运动 ,求此离子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位置 (重力不计 ) .物理过程分析 根据题意可先建立相对…  相似文献   

7.
等效法就是用一个等效的简单模型去替代原来复杂的模型,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将此方法渗透到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中去,不仅可以使我们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简捷,而且对灵活运用知识,促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都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等效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运用等效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到建立物理模型、转换物理过程、转换物理图形、转换物理条件和转换物理作用5个方面.运用等效思维分析和解答有关物理问题,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极为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极为简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等效思维能力,抓住有关等效的特点,掌握它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物理解题并不单纯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而是学生针对问题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物理习题教学前应分析学生基于模型建构的解题过程,发现学生的问题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依据Gilbert提出的建模模型分析了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模型提取问题、模型表征问题和模型评估问题,同时获得了物理习题教学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等效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所谓“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等效法是物理解题中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种根据效果来进行代替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对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等进行等效处理,使问题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没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这种科学思维方法不仅在定义物理概念时经常用到,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等,而且在分析和设计实验时也经常用到.如: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人船模型是常见的一种对实际物理问题的简化与概括.通过对人船模型的情境分析、规律总结、思路点拨及策略引导,能够深刻理解问题本质,有效突破学习难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田峰 《甘肃教育》2014,(6):92-92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熟悉、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按等同效果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模型等效替代、过程等效替代、作用等效替代和本质等效替代等。  相似文献   

15.
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比如力的合成,就是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若干个力的作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就是用一个电阻来等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渗透物理思想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特效功能。高中教材中“单摆”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涉及到了较多的物理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近似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帆 《高中数理化》2011,(13):75-76
等效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易于研究和处理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物理量的等效替代等3种.解题中若能巧妙运用这3种等效思维方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它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笔者就电路计算中的等效方法作些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物理解题中的假设,从内容要素看有参量假设、现象假设和过程假设等,从运用策略看有极端假设、反面假设和等效假设等.利用假设,我们可以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恰当地运用假设,可以起到化拙为巧、化难为易的效果.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假设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造真实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感知能力,将模型建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取真实情境中的本质物理要素,将情景问题类比迁移为基础的物理模型。这样可将物理问题建构还原成熟悉的物理模型,促使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分析、深度分析,培养其物理模型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