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媒介奇观与商业神话:当代体育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德山 《体育科学》2007,27(3):22-25
随着当代媒介文化的转型,当代体育文化传播也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当代体育文化传播成为最为重要的媒介事件之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的、商业的诸多目的在大众媒介之中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当代体育文化塑造与传播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文化,也显示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体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描述了当前国内大众体育传播的现状:参与媒介众多,受传人数可观,市场份额较高;分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刊物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特征,论述大众体育传播的最新态势:即各媒介间激烈的竞争与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并存,新兴媒介的加盟和挑战;指出了大众媒介与体育传播的必然联系及其现实意义:体育信息的大量需求是大众体育传播的前提,大众体育传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效,体育产业召唤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3.
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以及现代传媒理论,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接受与狂欢精神的契合点.阐释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接受与狂欢化共有的大众性、无等级性、仪式性特征.提出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延续了古老的狂欢精神,在当代对人类生活本然特质的揭示和文化特征的传承具有特殊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展开研究.大众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内容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本身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工作者及其组织的异化以及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关系的异化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造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现象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这个大众媒介时代,体育暴力夹杂在体育竞赛中成为了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时成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活动中的刻意之举,危害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就这一失范现象普遍化的具体表现和致因提出分析,为体育文化规范与繁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林景  余君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07-408,40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大众媒介在奥运舵手选拔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以往我国大众媒体在体育传播方面的诸多不足,提出了奥运舵手选拔对我国大众媒体体育传播的内、外部影响,为提高我国大众媒体的体育传播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微博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自媒体传播环境中,体育微博以体育明星、体育媒体人士、体育媒介机构、体育爱好者群体为主体构成其相对独立的传播空间,有着实时性的传播机制、碎片化的传播形态、蔓延式的传播模式以及跟随性的传播特质等特性。这一新型传播模式在体育领域兴起与发展的内在价值在于:构造了以大众为传播主体的体育媒介环境、拓宽了媒介环境中体育元素的社会影响力并为以微博营销为核心的体育营销新模式构建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公共领域理论为解释路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体育健康传播。认为疫情之下的体育健康传播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表现:体育健康传播话语主要由精英主导,普通个体公共精神欠缺;大众理性认知和批判意识缺失,公共舆论难以形成;媒介的平台功能凸显,在激活公共讨论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体育健康传播应在公众层面引导大众关注体育健康传播,强化公民意识;在公共舆论层面形塑认知强化治理,培养公众的理性批判意识;在媒介层面强化体育健康内容的互动性,激活公共讨论,以进一步构建体育健康传播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9.
媒介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大众媒介在大众武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传播的基础;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媒介的发展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关注新媒介的发展对体育传播的影响在现阶段具有与时俱进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网络、数字电视和手机媒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体育传播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的体育传播的特征为体育传播平台与通道选择的“多元化”、传播者与受众界限的“模糊化”、传播内容呈现方式的“碎片化”.以伦敦奥运会传播为例,对大数据时代体育传播生态主体的定位进行分析发现:电视媒体体育传播的“霸主”地位仍难撼动;广播媒体体育传播拥有时空相对固定的受众;通讯社和平面媒体体育传播的“信源”地位与深度报道特色凸显;网络成为体育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和互动平台;自媒体与移动媒体成为新技术条件下的全新体育传播模式.大数据时代体育传播的发展方向为:体育传播者应增强信息分析与解读能力,有效呈现数据;受众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理性选择数据;媒体应打造跨媒体整合传播模式,高效集成数据;政府及相关组织应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履行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2.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因而,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并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色情庸俗化等倾向,这种失范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体育信息无疑地要通过各种大众媒介才能得以传播。本文试图研究大众媒介的特点及其与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体育学和进一步提高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智刚  徐成立  赵瑞鑫  王永刚  刘晓 《精武》2012,(8):86-86,88
网络体育媒体的快节奏传播满足了大众需求,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不利因素,运用传播学理论方法,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下的问题,结果发现,在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伦理丧失等问题,在面临着网络信任危机前,积极提出解决问题途径,提高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的因素也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和新闻传播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为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提供制度环境,其相关的制度设计从整体上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在中观层面上,体育媒介的公信力、大型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度、不同大众传媒形态传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冲突与互补等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传播效果.在微观层面上,体育赛事媒介传播人员的媒介素养、体育赛事媒介传播的目标定位、体育赛事媒介传播的内容、受众的媒介素养及体育赛事偏好的因素,决定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6.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2,33(1):22-26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体育文化和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沿革的梳理,分析当前媒介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挥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举措:发挥媒介体育传播价值观念构建的功能,构筑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发挥媒介监测体育环境与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体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通过体育媒介传播生产快乐、愉悦身心,还原体育媒介传播的本质功能;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经济功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推进,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共享健康生活成为民众当下的现实需求,共建、共享、共交流的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反思,研究认为体育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话语危机体现为:媒介“去中心化”导致信息“碎片化”产生;体育社交媒体同质化导致其自身核心定位的模糊化;社交媒体的“话语集权”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未来体育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应对策略是:建立官方社交平台、提高体育社交媒体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素养、有针对性地实施舆情监测、自觉承担媒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本文将“微”时代媒介传播的视野聚焦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中去,挖掘微媒介传播的新趋势,以探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的新路径.研究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对微媒介需求度高;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责任缺失;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关注视角偏离.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多种微媒介加强联合、传播内容形式多样、传播方式推陈出新、传受双方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电子竞技进入中国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新生事物的勃兴往往面临复杂的社会语境和认知难点,大众媒介的普及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电竞传播的本土化过程,通过媒介框架建构与意义生产的视角考察主流社会认知电竞议题的变迁过程。依托于媒介框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路径,着重解析主流大众媒介如何历时性地构造电竞议题,并探讨持有一系列信息认知资源的电竞传播如何重塑大众对此的认同性认知。发现:本土化电竞传播框架经历了“休闲娱乐—游戏危害性—作为竞技体育的属性正当化—正名与理性反思”的变化,电竞传播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既有社会认知资源的调用、吸纳实现了对相关议题的正名实践,并由此促成电竞之于中国社会的主流化演绎。  相似文献   

20.
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研究认为,体育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多媒体联动,超真实性表达,泛娱乐化呈现,类媒介事件集聚,交互性增强等.体育媒介事件对当代体育和媒介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应从新的视角研究信息时代的体育传播,促进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