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迷失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权力的失衡,二是课程权力的放弃。教师通过教育法律与课程管理政策的授权,获得了一定的课程权力。但在课程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却仅仅体现在课程实施中,且表现为一种绝对“权力”,而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评价中处于“附庸”地位。在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教师只能忠实地执行课程决策与设计。“教师对知识的限定即是处理、准备‘药剂’,并按‘处方’的剂量分配知识”,成为他们职业最重要的职责。毋庸置疑,权力与利益、职责相关。尽管教师们…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高师院校层面,面临着行政与学术、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以及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权力较量、冲突与失衡。清醒认识课程改革中的权力纷争、防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滥用、赋予基础教育机构相应的课程决策权以及加强课程领导与评鉴,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谋求超越的可能之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现状透视,对教师课程参与过程中出现的权力缺失、虚无、落空等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通过对教师与课程应然关系的解析,提出了要实现教师课程权力的根本转型,不仅要求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角色、课程领导力等方面作出艰苦的调整,更需要教育决策部门对现有课程管理体制的自觉调整,以使被剥夺了的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和课程领导权力有发挥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课程权力问题成为课程政策研究中的新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赋权予教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执行状况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反思,指出课程权力的细化、避免虚假赋权以及教师课程权力的大小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情况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课程决定权力是课程决定行为能否实现的关键,对课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育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决定权力既存在着历史缺失,又面临着现实尴尬.必须采取对策,从促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高度,改革课程决定权力的分配机制、僵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培养教师课程决定的自主意识,实现教师的自我解放,赋予教师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评价权力等恰当的课程决定权力.  相似文献   

6.
刘昍 《基础教育参考》2007,(10):60-62,94
新课程改革使得课程权力进一步下放。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缺失、放弃、落空和异化等诸多问题。为此,要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建立并完善学校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等措施。提高教师对课程权利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使得课程权力进一步下放。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缺失、放弃、落空和异化等诸多问题。为此,要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建立并完善学校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等措施,提高教师对课程权利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课程改革与意识形态、政治权力有着天然的联系。纵观1988年以来的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能够发现,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改革受英国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程权力虚置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课程权力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教师在被赋予课程权力的同时,由于教师课程权力制度缺失、使用不当以及主动放弃等原因致使教师课程权力被虚置。必须通过完善教师课程权力制度、强化教师课程权力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权力水平等途径使教师课程权力从虚置状态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要取得良好效果至少要以一定的课程权力、课程能力和教师的参与意愿作保证。2008年6—9月,在对黑龙江省三个城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当前教师们参与课程发展的意愿不强,能力不足,尚未明确参与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教师课程权力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的权力。结合历次课程改革的实践,基于《纲要》的基本精神,教师课程权力包括以下五项主要内容:教师课程研究权力、教师课程开发权力、教师课程实施权力、教师课程评价权力和教师课程管理权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的发展更加需要关注。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情况与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与学生的需求、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课程理论与新课程的理解不透彻。因此应该设立农村教师异地交换学习与培训制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空间;完善课程开发机制,系统规划各类课程;强化与深化课程理论培训。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程权力是官方课程政策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可支配权力,影响着课程与教学运营发展的质量.我国学者从内涵、构成、来源、运行困境、运行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课程权力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未来的教师课程权力研究需要走向深入,对教师课程权力进一步明确与细化,关注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纳入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丰富教师课程权力的时代内涵,提倡多元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作为学校课程知识的重要载体,负载着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与利益诉求。美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选即是一个体现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赋予的过程。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科书选择的权力主体构成以及多元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平衡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特征。在多元权力主体的权力协商过程中,中小学教科书编选的市场化特征日益显著,社会公众的态度与需求开始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课程权力,通常是指一种权威性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它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编制开发权、课程专业自主权和课程实施权等等。新的课程改革期望看到教师们都能合理、得当地运用拥有的课程权力,但是“期望权力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实施”往往只会导致教师运用课程权力的失当。当教师拒斥课程权力,抵制课程参与时,下放的课程权力则不能带来现实的效果。在此。笔者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叙述、分析与反思一位小学教师运用课程权力失当的教学片段,旨在为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权力和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课程权力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课程权力,通常是指一种权威性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它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编制开发权、课程专业自主权和课程实施权等等。新的课程改革期望看到教师们都能合理、得当地运用拥有的课程权力,但是“期望权力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实施”往往只会导致教师运用课程权力的失当。当教师拒斥课程权力,抵制课程参与时,下放的课程权力则不能带来现实的效果。在此。笔者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叙述、分析与反思一位小学教师运用课程权力失当的教学片段,旨在为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权力和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课程权力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轨迹的总结,得出英国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重视制度保障,重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权力,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平衡发展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伙伴协作等方面,进而提出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即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作保障,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寻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配合以及争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20,(12):123-130
在推进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质量,特别是教师胜任力的状况备受关注。通过对N市211名具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经历的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N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胜任力表现一般。差异检验表明:男性教师的人工智能课程胜任力与女性教师无显著差异,但其专业知识与能力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信息技术类教师的人工智能课程胜任力显著高于非信息技术类教师;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胜任力随相关教学经验时长和培训次数的增加而递增。回归分析显示:与没有参与人工智能课程相关培训的教师相比,最近一年培训次数大于等于四次可以显著解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文章首先指出了教师专业标准为构建农村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提供了依据,进而强调构建培训课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指出当前农村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阐述了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来构建培训课程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思考及建议我国目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现状:(1)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教学管理模式展开;(2)学校对新课程的管理仍过于倚重行政权力;(3)学校课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仍是公务性的工作关系;(4)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