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在小学一年级已学过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二、三年级开始学习两步或三步的复合应用题,进入四、五年级后,则要求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或稍复杂的应用题。因此,二、三年级复合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承前接后的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应用题教学是否成功,关系极大。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教师对上述认识不足,加之讲授不甚得法,不少学生对三步应用题的解答存在较大困难,如果教师这时图快省事,单纯地将解法告诉学生,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儿童对解答应用题的分析能力。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浅见,和广大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持这种观点的老师认为,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殊不知,多步计算应用题并非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简单结合而成,因为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问题”才能顺利解题。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将多步应用题“拆”成多个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本领,才能抓住“寻找中间问题”这一关键。如果老师用长期的“合”替代了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4.
简单应用题中渗透分析法、综合法刘桂英小学数学最难掌握的是应用题。因为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变化多端,自然解法也就各异。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因而低年级应用题学不好,高年级复合应用题就掌握不了。根据以后的实际需要,一步应用题也要用分析法、综合法两种...  相似文献   

5.
季月芝 《河北教育》2002,(12):26-27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小学生学习应用题首先接触的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它的结果可以直接求得,比较简单。接着学习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它的结果就不能直接一步求出了,也就是说不能依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立即求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感到困惑的就是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不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这种困惑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习惯于学习一步计算应用题时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中,…  相似文献   

6.
梁厚英 《小学生》2011,(4):51-51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可概括为简单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类型。 1简单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又称一步运算的应用题。它是从具体的式题向复合应用题过渡的中介环节,也是解答其他种类应用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在进行毕业班应用题总复习时,按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二条线索,设计出应用题的“阶梯式”题组和“平行式”题组。用这两类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阶梯式题组 阶梯式题组就是以一步计算应用题为基本题,使其条件按照由简到繁、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为一系列应用题,组成题组。通过阶梯式题组的训练,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一步应用题与多步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掌握多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推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洪松 《贵州教育》2011,(13):36-36
简单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是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出来的应用题。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也是通过简单应用题教学。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着力于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步应用题的教学始终是个难点.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原因是由于多步应用题数量关系复杂,思路曲折,解决“难教,难学”这一问题的因素甚多,这里只谈讲授多步应用题之前准备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设未知数.怎样设未知数?应该依题而定,有时需设直接未知数,即问什么设什么.有时需设间接未知数,进而求出应用题的答案.有时设直接未知数后不便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内容分三部分:1.混合运算;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初步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理解连市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两类应用题;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对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检验,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  相似文献   

12.
自编应用题的形式自编应用题,既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本文就自编应用题的形式举例说明如下。模仿编题模仿偏题,就是模仿某一道应用题的结构,改变其内容和数据,成为一道新编的应用题。看图编题看图编题可分为两...  相似文献   

13.
简单应用题是指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得数的应用题。目前,有些教师对简单应用题的教法过于简单”。即教学时没有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孤立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数量关系式,生硬地套用这些数量关系式,造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教学(包括一般文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提供读题法,培养理解能力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关。教学应用题或文字题时,第一步就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  相似文献   

15.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必须切实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训练,并且要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那么,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一、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强化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教学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解答应用题需要的两个条件都直接给出的,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两个条件叫直接条件。当其中一个直接条件转化为间接条件时,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就转变成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两种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往往不理解,不会运用它去学习掌握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以复习练习为基础,逐步改换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18.
简单应用题一般指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九义”大纲规定,简单应用题不再列类型名称,只提“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要求联系加、减、乘、除法的含义进行教学。通过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它的结构、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情况,发展学生思维,为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打基础。本文以加、减法简单应用题中的“求两数和”与“求剩余’这两种应用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一、重视感知,做好铺垫“求两数和”与“求剩余”实质是部分量和总量之间的互逆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2,(31):43-43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编排上注意了承上启下,从旧知识迁移入手,在每道题前都安排了一道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铺路搭桥。因此,教学每组应用题时都应从学生已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两步计算应用题。使学生看出两步计算应用题同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组应用题。第一组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二组在数量关系上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和;第三组中教材通过改变例4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目的 1.复合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两步应用题又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两步应用题学好了,多步应用题就可迎刃而解。研究寻求教学两步应用题的最佳方法,对提高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统编教材在编排两步应用题时,大多是采用“教一例,练一类”的方法,习题题型变化不多,学生套题解题的现象十分严重,灵活解题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