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如飞  延小软 《中国德育》2004,(4):40-40,28
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碰撞的现实,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离婚者愈来愈多。我校曾作过一个统计。一个年级400名学生中父母离异的竟有16名,占4,近年又有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大都人格不健全,心理有障碍,成了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面对父母离异的学生,教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留守学生,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打工谋生,自己留在原住地生活的未成年学生。目前,我校留守学生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其中父或母单方外出的占74.9%,单方外出的,父亲外出的占89.1%。  相似文献   

3.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根据2018年对我校学生进行的一次小范围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总计324名学生中,住校生有300人。在住校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周末回家都是与祖父母一起生活,个别学生寄宿在亲戚家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周末期间根本无人看管。而这些学生中,父母真正去外地务工的家庭占26%,其他学生的家长就在本地城区务工,但仍然无法起到对子女的监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冬梅 《辽宁教育》2011,(11):23-24
自2007年6月以来,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将《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作为我校的科研课题,同时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老师、  相似文献   

5.
陇西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留守"学生占主体,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缺乏自信等问题。针对学生这一群体性弱点,笔者将养成教育和激励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方式,以规范行为促养成,激励措施生激情,确定激励四环节,即精神激励、环境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6.
严莉 《成才之路》2012,(22):14-14
正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经商,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约有近2000万。这部分流动儿童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新市民子女。一、现状分析我校位于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企业众多。因此,我校学生中新市民子女占了较大的比例,接近50%。我校一贯重视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新市民子女除在校内享受同城待遇外,还能从经济、学习等多方面得到更多关怀,让他们安心学习。一直以来,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由于城乡和地域的明显差异,在城市学校教育中,新市民子女群体显示出不容  相似文献   

7.
万红梅 《教师》2013,(25):122-124
一、学生生活教育的界定 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其中的生活教育是不该忽视的重要教育方面。所谓生活教育,特指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的教育范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未来人生生存发展的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生活情趣和生活素养教育等内容。如何秉承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探寻高中学生生活教育课程内涵及其实施策略已成为湖南师大附中(以下简称“我校”)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寄宿生教育的特点,尝试构建我校寄宿生生活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孩子们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假期生活的感受,其中一条是“在新学期中,在家庭生活中,你最渴望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说,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在两个班级70多名学生中,有个学生渴望在学期中有机会能和父母去北京游览,一名学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这孩子的父母一直在上海打工),三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更多玩耍的时间,还有五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买更多的课外书籍,其余的都选择了“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苏州这座移民城市,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父母下班时孩子差不多睡觉了,走的时候孩子还没有起床,客观上造成了父母与子女接触时间较少,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的关注。这个群体中,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我们把这一类学生称之为新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儿童来说,传统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已经过时,需要有一个新的角色定位。一、班主任要不怕烦,做祖辈家长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0.
应注重“寄养探亲型”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青年夫妇人数的剧增,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群体——寄养探亲型孩子。笔者曾对一所200多名学生的农村小学进行过调查,共有56个家庭93名学生,父母均不在身边,他们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家,  相似文献   

11.
李雪生 《湖南教育》2003,(23):16-16
根据调查统计,农村初中学生一年内在校时间为200天,校外时间为165天,二者比约为11∶9。这就是说学生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为45%。农村学生中因父母外出打工谋生等原因,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监护的学生不断增多,且占有相当的比例。我校930名学生中,有113名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友监护的,占12%。这些学生中品德行为俱差者占有一定比例。学生全程教育主要是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的一切教育资源,采用多管齐下,综合管理,将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向未来延伸。1.向家庭延伸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环境中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较多,如同学之间学习成绩的竞争激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社会选拔人才重视高学历等,这些因素使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为确保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我校自2001年开始开展了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几年来,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结合我校实际工作谈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的需要,2006年9月我到环江县明伦镇的一所村小支教。我任教的班级有21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是父母都外出打工的,他们有的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寄宿在亲戚家里,另外还有6名学生是父亲外出打工的,自己跟妈妈在家生活。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在这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4.
我校有十六个班级,共837名学生,其中低年级八个班为二部制,有437名学生。这些学生分布在沿江一带的宝善街、张家圩、唐山路、九家圩、南通路、石梁柱等下关南段地区。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一般说来都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837名学生家庭中,有331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职工,他们尽管有着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却因为自己忙于生产和工作,对教育好子女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譬如,他们在上班的时候,经常是门上一把锁。因此,学生放学以后,常在马路上游逛,追逐奔跑,或做一些有害身心健康的游戏,如摸彩、掷骰子、追汽车等等。特别是二部制班级的学生,他们半天的校外生活大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的。通过调查、学习,我们逐渐认识到,小学生,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学校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父母参与与初中生社会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第一,父母参与会影响初中生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基于家庭和基于学校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都能显著提升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而只有基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能显著抑制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第二,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提升效应和问题行为的抑制效应在男生群体中更为明显;第三,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提升效应在不同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且父母参与对初中生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的抑制效应也并未一致地表现出在高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中更为优越。研究发现对更好地激发父母参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正>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远离了父母的情感抚慰,成为有父母的"孤儿",他们就是留守儿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由365名儿童组成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群体。留守学生数量的增加,给五华民族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据调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照顾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有一部分留守学生在心理、学习、生活习惯及品德行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自身  相似文献   

17.
我校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省首批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校有55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名。另设有幼儿园。在园幼儿1000余名。教职工227人。在开展以融合教育为特征的随班就读工作中。学校先后接纳了48名残障儿童(其中听障学生20人。视障学生1人。智障学生25人,肢残学生2人),安置在24个教学班随班就读。我校特别重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确保随班就读儿童能够“进得来.坐得住,有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许多学校经过实践, 寻找着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心理教育方法。其中校园心理剧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我校从2004年9月成立了心理剧兴趣小组。剧组由5名教师和20名学生组成。5名教师都接受过心理辅导教师资格培训,学生则是出于对心理剧感兴趣,毛遂自荐而来的。每周小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提倡生命化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面对学生的生活。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很多存在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的现象。孩子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使每一位学生能更为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班上的一名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不按时完成作业,没心思学习,学习成绩大滑坡。他的父母知道孩子的不良行为后又打又骂。谁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根本没有使他有一丝的转变,反而使他更恨父母,竟然离家出走。显然学生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不对头,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后来,我采取了说服教育和情感陶冶两种方法对这名学生进行教育,效果非常好。这名学生通过教育、引导,已经不再迷恋网络游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