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化落后局面;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把握国际化发展趋势,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这样,才能使中国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作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与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化,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软科学》2005,(1):158-158
该研究探讨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内涵,总结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般规律,解析中国新型工业化及其实践活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等主要领域的发展需要,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需求,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需求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甘肃是中国的一个不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条件远逊于沿海地区,因而其工业化的起点、工业化的推进方式,与沿海地区迥然相异。从1949年开始到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甘肃的工业化完成了初始发展阶段,进入  相似文献   

5.
黄耀武 《大众科技》2009,(9):221-222,213
总结剖析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教训,针对当前世界城市的发展出现的诸多新趋势,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阐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结合的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广西城镇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靖继鹏  吴扬  郑荣 《情报科学》2002,20(9):897-900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发展中大国,正被逼迫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面前,科学的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化,工业化的基本涵义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信息化及工业化现状,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且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在发展的进程中尤其重要。工业化是中国走向经济现代化不可逾越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存在着现实与潜在的约束。要解决这一现实与潜在的矛盾,只能在强化科学技术与教育地位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资源高效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表明了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在新型工业化中发挥着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通过研究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从产业自身发展、产业发展条件、政府管理方面三个角度着重分析了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从政策方面、各类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等三大方面提出了新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条件,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0.
阐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在对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指出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电子政务来促进社会和谐,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新重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重大课题“电子政务的行政生态学理论、方法与策略研究”第一次从国内外行政生态学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本文在设计信息化与工业性融合体系的前提下,构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评价 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对中国31 个省级单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耦合协调度计算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根据各省耦 合协调度不同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耦合机制。【结果/结论】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系统总体 上处于中低耦合阶段,东部省份及直辖市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西部省则相对较低。,工业化的科技含量与人力 资源要素对信息化程度高度依赖,但经营效率却受信息化程度影响相对较小,居民生活水平和对外贸易对其提升 有重要作用,据此,提出我国两化融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建安 《资源科学》1997,19(4):27-33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且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在发展的进程中尤其重要。工业化是我国走向经济现代化不可逾越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存在着现实与潜在的约束。要解决这一现实与潜在的矛盾,只能在强化科学技术与教育地位的工业化、科学技术、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靖宇  万威武 《预测》2004,23(2):1-4,8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项创新,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性质和内容来看,新型工业化的任务有:加快工业发展进程的深化、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市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要以制度创新、信息化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技战略创新、人力资源战略创新为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粮食总产量有限、人口众多,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工业化远远超过城市化、农业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口仍旧生活在农村,反映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现实状况。土地和水资源先天不足的条件,制约着粮食供给能力迅速提高,很难达到日益增长的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水平。然而,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中,城市建设消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工业化,现在中国和世界又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以往成功的条件不再、模式境迁,如何探索新的工业化之路?本文从产业化、生态化、数字化以及它们的协同融合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三化之中的任何一化都不足以将未竟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唯有融合三者、获取协同效应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耗特征及能效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要在工业化背景下理解中国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耗特征及能效提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后20年期间,中国以低能耗支撑了经济高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是由多种非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关.从长期来看,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仍将遵循工业化中能源消耗的一般规律.未来中国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途径应该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区域经济、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30-50年是中国工业化迅速推进并走向高度化的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贸易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贸易一体化都会对中国的食物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促进食物生产发展的调控保障机制,对保证中国食物的供求平衡和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以来中国GDP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至今不能说已经走出谷底。现行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以致于影响到目前及今后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这种下滑其实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进程规律的反映。工业化发端时问不同,必然导致到各国产品销售空间的差异,进而影响到GDP增长速度的长期走势。中国应顺应工业化进程规律,转变发展思路,内需、外需结合拓展。通过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提升GDP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