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定龙 《垂钓》2004,(4):44-45
如果你是个钓鱼人,就一定用过商品饵;如果你对竞技钓鱼感兴趣,就一定不会对“开饵”这个概念陌生。  相似文献   

2.
孟清河 《钓鱼》2004,(10):20-20
鲤鱼,因其体大善游,中钩后急速的逃窜和强悍的挣扎力道,给钓鱼人带来感官的刺激,为钓鱼人所钟爱。常言道“三分技巧七分饵”。饵料选择及其使用,是垂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鲤饵的选择成为众钓友经常探讨的话题。有的说商品饵好,有的说自制饵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过多次垂钓的实践和总结,我个人认为,鲤饵要根据不同水情鱼情因地制宜区别用饵,而不能认为一种饵就可以“通杀”南北水域,”横行”天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商品钓饵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在平时的休闲垂钓中,我发现有不少钓鱼人不善于使用商品饵料,往往是饵料用了不少,但鱼获量却很有限,从而失去了对商品饵的信任。今借杂志一角,就手竿休闲垂钓怎样正确使用商品饵的问题和广大钓友谈谈体会。区分饵味巧施钓按香味的浓淡区分,商品饵有浓香、清香之别;按香味的性质区分,又有谷物香、腥香或各种各样的中药等香料之分。在天气寒冷时,应该用掺有动物性原料的浓腥味饵料,也可以用浓香的饵料;气温较高时,则可多使用味道更接近自然谷物香味的饵。在水中杂鱼较多的地方,应完全避免使…  相似文献   

4.
湿饵     
张炎冰 《钓鱼》2014,(4):10-10
又称成品饵、方便饵、傻瓜饵或智能饵,特点是开启即用,不需兑水搅拌就能挂钩钓鱼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商品饵都是粉状,需要按比例兑水,然后经搅拌、静置才能装钩。其中兑水多了少了,静置的时间长了短了都会对钓饵的状态产生影响。另外主诱和主钓分别添加哪些辅料,加多少,也颇费心思。总之看似简单的炼饵过程,却是钓鱼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5.
朱剑飞 《钓鱼》2009,(13):48-48
自从有了商品饵,人类钓鱼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了。商品饵打开了无限天地,其适用范围一次又一次扩大,效果一次比一次加强,产品一代比一代完善,令多少钓鱼人欣喜若狂,但我发现大多数人仍习惯于商品饵只能用于悬坠钓(台钓)的认识,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钓友已将商品饵发展成多种用法,虽不正宗,但商品饵用途更广,效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李寒停 《钓鱼》2012,(16):18-19
在比赛中统一用公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多年来有关公饵一说,在钓鱼人当中至今没有“统一”意见。无论是比赛的决策者、赞助商家,还是参赛的钓鱼人,对比赛用公饵都各持己见。本栏目特别邀请到龚平,请他谈谈自己对公饵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饵料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渔具商店的柜台上是近年的事情。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的钓鱼人用的饵料大都是自己动手作的。据分析2~3年以后我国的钓鱼人,特别是城市的钓鱼人都会到市场去买工业出品的鱼饵。这其中除去经济、便利的原因之外,由企业饵料工厂生产的产品,其效率之高无法与自制饵料相比拟,这是饵料走向渔具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雨 《钓鱼》2012,(6):24-25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张雨 《钓鱼》2012,(13):26-27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张雨 《钓鱼》2012,(12):18-19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张雨 《钓鱼》2012,(10):23-25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张雨 《钓鱼》2012,(8):24-25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把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
张雨 《钓鱼》2012,(14):18-19
如何在垂钓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商品鱼饵是钓鱼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自己和其他钓友垂钓中使用商品饵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姜丙利  昕东图 《垂钓》2011,(2):34-35
蚯蚓对于钓鱼人来说,是实至名归的“万能钓饵”。特别是喜欢玩传统钓的朋友,对蚯蚓更是青睐有加。不少钓友觉得蚯蚓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像商品饵那样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性。事实上,用蚯蚓钓鱼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相似文献   

15.
陈信 《钓鱼》2004,(8):37-37
调配出比较成功、满意的商品鱼饵,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商品鱼饵的基础知识,对初学者来说,至少要把自己喜欢并常用的商品鱼饵和多数钓鱼人公认的、效果较好的商品鱼饵所指单一商品鱼饵的基本状况做到充分了解。既然自己喜欢和人家公认的商品鱼饵,势必这种商品鱼饵有很多优点和独到之处,同时也难免有一定的缺陷。调制商品鱼饵,如何把它的缺陷调整过来,这就是商品鱼饵的调配。  相似文献   

16.
张兰舸 《钓鱼》2006,(24):12-12
垂钓饵,讲究多.借贵刊,说一说。荤紊蕊,最常见,模拟饵,假难辨。万能饵,是蛆月,多数鱼,都嘴馋。商品饵.价不廉.用得当,鱼护满。自制饵.不统一,加佐料.是关键。固体饵,最方便,宜保存,少花钱。饭粒香.挤块甜,颗粒腥,桑巷酸。用西饵.味当先,小水面,勿投远。用拟饵  相似文献   

17.
玩转搓饵     
侯习金  昕东图 《垂钓》2010,(10):46-48
搓饵,是钓鱼人最常用的上饵方法。但,不是每个钓鱼人都懂得搓饵上钩的简捷操作方法和如何正确运用搓饵。小侯在最近几次的垂钓中渐渐认识到,要在变幻莫测的鱼情中满载而归,搓饵技术和技巧,绝对是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饵,包装大都是外袋内粉。我以为,这种包装有诸多弊端。其一,易跑味变质。常年钓鱼人一般都是在自制的基础饵里掺入适量的商品饵,用意在于借味招鱼,且比较经济。按钓一天的剂量,有20-30克饵掺入即够。以小袋重120克计算,可用5-6天,如使用400克重的大袋,能用半个月。凡启封频频与空气接触后,钓饵的味道会越来越淡,效果自然会下降,很难维持原饵的品质和优势。其二,易造成浪费。买一袋商品饵可用多次,  相似文献   

19.
初试拉饵     
刘冬 《钓鱼》2006,(8):21-21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钓了这么多年鱼还从未使用过拉饵,不是说没用拉饵来钓鱼,而是没有采用拉饵的方式钓鱼。像以前的“鲫鱼2000”、“九一八”等鱼饵我也用过不少,但都是将上述钓饵混入面粉中加水调制而成,再用搓饵的方式挂钩垂钓的。2004年《钓鱼》杂志第5期刊登了《悬坠钓操作图解》之如何调制商品饵(二)的文章,该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拉饵的调制方法,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拉饵在我的理解中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在本地绝大多数钓鱼人都习惯用传统钓法,而且几乎没有钓赛,所以对悬坠钓法、拉饵等新鲜事物的认识十分有限,并且在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0.
将颗粒饱满的干麦粒5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泡,中间不换水,泡至很软接近发芽时捞出,下锅用慢火煮熟至裂开小缝时捞出,装在小盆内趁温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使每粒都粘上蜂蜜为好。然后按个人欲钓对象鱼品种加进浓香型商品饵搅拌均匀,使每粒都裹上商品饵粉后装2~3层塑料袋密封,第二天即可使用。这样制作出的麦粒饵具有小麦的清香又略带甜酸和商品饵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