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昭光:尊重生命规律就是养生
  洪昭光是全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养生主张】洪昭光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健康,就一定要尊重生命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回归自然的生物钟节律,这样才能获得健康。”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不是服用保健品,而是合理的睡眠。他因此建议人们要树立科学的睡眠理念,摆脱“睡得多就是睡得好,睡得多就会精力充沛”的误区,规律作息。另外还要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循人体生物钟对睡眠的提示;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睡眠知识,不要让娱乐、电子信息毁了睡眠。  相似文献   

2.
乐亮辉  叶俊慧 《武当》2003,(1):56-56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古老的民间谚语现代依然还一次又一次地应验着。这是宿命?是巧合?还是必然的生命规律? 答案是完全否定的。真正原因在于生命的节律。现代科学发现,人的生命运动有周期性的节律,生命会周期性出  相似文献   

3.
<正> 自然界的生物,是在亿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外形和机体的独特功能。各种生物都遵循着一定生活规律在运动。人类也是这样,人体这一生物工程系统是在许多个小“生物钟”严密组合下而形成的一个大“生物钟”,并严格地按其自身的规律在活动。要想维护人体生理机能健康正常地运行;使之发挥人体最大的潜在能力,那么就有必要清楚了解“生物钟”的原理并遵循其规律来办事。本文意在针对人体“生物钟”的理论。提出运动训练工程的新设计、新想法,以供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三、环境平衡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体,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要保护好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并管好自己的小环境。1重视生活规律这是人类适应自然,天人合一平衡的自然规律。人的一切生理活动有周期性的节律,我们称生物钟,生物钟紊乱就会生病生癌,甚至死亡。对人的一生民间有种“魔鬼时刻”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人类逢七年或六年有一个周期,以七年为例,第一年神经内分泌系统旺盛,精力充沛,至第七年就衰减到最低,周而复始,到八十四正是低潮,加之过去最多活七八十岁,就难过七年的12个周期关。孔…  相似文献   

5.
按照人体“生物钟”的“体力节律”,科学地安排运动时间,以达到强身健脑的目的,体育运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人和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都存在着节律性变化(即周期性变化),这是生命在长期进化和变异过程中适应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每种生物节律都有一定的独特的时间间隔,经过一定时间后又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人体节律是生物节律的一种,是人体生理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它对维持生命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  相似文献   

7.
人体是一极其复杂的有机体。这一有机体在其生命活动中,是遵循其固有的“有机节律”的。迄今为止,国外一些研究“生物节律”的专家认为,约有40到100种可影响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自我感觉和健康状况的“生物节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力、情感和智力节律。这三种节律的持  相似文献   

8.
“人体生物钟”又称“人体生物节奏”本文根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探讨了此规律与青少年训练及竞赛的关系,并提出青少年训练及竞赛必须依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人体生物钟”现象是一个有待于继绩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祝华英 《武当》2007,(3):36-36,37,38
(接上期)三、动植万物伴随宇宙“大道”的演化象征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体内,亦存在着“生物钟”的机能运动规律。然而,现代生物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动植万物乃至于人的体内,均受一种复杂的“生理节奏”所控制,但不明其中原委。而贫道认为,这种复杂的“生理节奏”机制,即是阴阳“十二经脉”正负机能的  相似文献   

10.
施蕾 《武当》2006,(5):46-46
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成天为生活、工作而忙碌着,忽视了自身的保健。因此, 有必要提醒一句:为了您的事业和家庭,请多注意劳逸结合,切不可用机体硬撑着,而给健康带来威胁。饮食别硬撑。科学研究证实, 人们的膳食和其它的事物一样,都有着本质规律。刻意节食,过于饱胀,或经常不按时定量进餐,都会扰乱人体的生命节律,易导致营养不良和胃溃疡等病症。  相似文献   

11.
运动生物节律的模式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类相继发现人体自身和周围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具有周期特性的运动节律。作为研究人体的体育科学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运动生物节律的科学知识。 运动生物节律的基本规律 运动生物节律(或称“运动生物节奏”、“运动生物钟”)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方面的周期性运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证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养生主题是心理养生。“体壮曰健,心怡曰康”,形神兼备才是真正的健康。有识之士指出:“疾病8090%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商”已是刻不容缓。心灵商是什么呢?这要从“α节律”说起。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人们都热衷于“α节律”,并树立“α节律保健”的观念。科学家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研究发现,人体的肌肉、神经,尤其是大脑都存在着电,人的脑电波有4大类(α波、β波、Q波和δ波),其中的一大类即α波。我们到医院里去做脑电图时,医生先在你头部联上电极,然后让你先闭上眼睛及“想的尽量简单”而“不用脑…  相似文献   

13.
刘嗣传 《武当》2010,(3):24-25
道家道教传统的养生思想中有“中和”之道,吸收阴阳之说,在《黄帝内经》以及其它医学或养生著作里,把人体划分为一系列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拼以认识和揭示人的生命本质,以及新陈代谢、气血运行的过程与规律等为主要内容。认为阴阳平衡(是为“和”),则人健康长寿;阴阳失衡(是为“离决”或“离”),则人体机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就会发生病变,损害健康乃至于危及生命。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所强调的:“养生不可不察阴阳之宜”。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自己的生存和健康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在求生存,保健康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掌握了许多保健防病的知识和经验,并自觉地把这些知识和经验互相传授。在我国古代,人们把自觉运用保健知识和经验,以求健康长寿的做法,叫做“养生”。称养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为“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8,(6):48-48
继往开来 上海邮人企盼已久的市邮协“六大”终于召开了。近六年来,尽管邮市时冷时暖,市邮协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应对时代发展的新特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现已召开的“六大”令人相信,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上海的集邮事业必将以崭新的姿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科学实验证明,海拔高度每升高160米,气温约降低1~C。在纬度相同的同一地区,高原地区比平原地区气温低,水温也低。低温气候使生物的生物钟节律变慢,动植物包括鱼类从寒冷的气候中苏醒、生长繁殖的节律滞后。平原地区多肥水,以春季常钓的鱼种鲫鱼为例,在江南平原地区,在每年的5月过后,鲫鱼往往甩子完毕,钓鲫的高潮呈现出“早钓早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体生物节奏及其实际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生物钟暗中操纵着人体机能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某些专家在研究人体内昼夜性功能的进程时曾发现体温与体内消耗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肺的通气量,排尿量和尿液中氮含量等因子的变化呈同步方式,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有人具体提出了23天、28天、33天三种小周期,并用正弦曲线来示意人体生物节奏的变化情况。在体育界,通常认为在三种周期正时相重叠阶段,运动员容易创造优异成绩。下面就是我们为确定生物节奏和寻找实用指标开展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一些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体力、智力呈高潮和低潮有规律的周期变化。如夫妻双方都处在高潮时受精怀孕,能诞生出特别健康聪明的宝宝。制约人的情绪的生物钟,周期是28天,制约人的体力的生物钟,周期是23天,制约人的智力的生物钟,周期是33天。当人的三种生物钟都处在周期线上时,人就会情绪高昂,体力充沛,智力很高,是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生物钟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已深入运动训练领域。当前,人体多日性生物节律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固定周期论”和“非固定周期论”。“固定周期论”把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循环的固定周期的始点定为出生日。因此,又把它称做“出生日生物节奏”理论。这种理论在世界风行了几十年而不衰。十年前传入我国。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部门占领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体育运动队影响更大,用来指导运动训练和安排比赛。许多科技杂志,一方面刊登支持和介绍这种理论的文章,同时也不断有否定这一理论的文章出现。  相似文献   

20.
运动有利于健康,但如何科学运动则是门学问,很有讲究。■择时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因此,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则对健康更为有利。早晨阳光初照,空气新艳,这时锻炼可以增强肌力,提高肺活量,对呼吸系统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大有好处。下午则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肌肉的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高出50%,特别是黄昏时分,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有利,而心跳频率和血压上升。晚上运动有助于睡眠,但必须在睡前3—4小时进行。强度不宜过大,否则反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