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劳动”是个体主体性确立的核心,也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天平,这与古典经济学实质趋同。黑格尔关注“市民社会”却极少谈及“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黑格尔不懂古典经济学。黑格尔的资本观和劳动观密不可分,是一种哲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认为,资本是绝对精神的环节,与古典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辩护形成共谋关系。马克思对黑格尔资本观的批判,揭示了资本的历史性、哲学性、社会性等特征,指引着“劳动”主体的现实复归,显示了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主要是针对自我同一性问题,评述哈贝马斯是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理论的。从对康德先验统觉论中的“独白式自我”、费然特“独特主体的自我”,到黑格尔“语言、劳动中的自我”的梳理过程,哈贝马斯认识到传统意识哲学范式的弊端,并在黑格尔那里找到交往理性的最早痕迹,最终实现其语言交往范式的转型。而以劳动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哈贝马斯语言交入观在自我同一性问题上形成尖锐的对峙。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观念外化的必要环节。马克思继承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分别从人的感性活动层面、物质生产层面来探讨劳动与需要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劳动的科学解释,最终把劳动为作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人由于其视角不同,对时间便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大多数人对时间的看法。在历史学家眼中,时间是历史。哲学家则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那么在经济学家看来,时间又是什么呢?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都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来测量。配第是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原理的经济学家。他说:“假如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来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1:48]即一盎斯白银成…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哲学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把人的自由归结为思维对存在的统一,因而黑格尔在剖析前人哲学体系的基础上,赋予理念以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理念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透彻地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但黑格尔并未真正现实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从而人的自由也只是流于形式的空想。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首先把劳动引入经济学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古典经济学家。然而,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并没科学地回答:其一,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其二,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其三,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具有二重性的观点出发,发现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黑格尔辩证法与古典经济学的“卡尔式”融合而既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简单陈述事实之逻辑推演的脆弱性,又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抽象谈论事实之人道辩证的抽象性,它通过把劳动原理置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现代分离结论下而得出劳动人性论与异化劳动论,既实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经济学化,又实现了古典经济学的辩证法化,还带来了传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回答。它关于自由人类秩序的经济哲学探究以对马克思早期关于“外化即异化”自由悖论之“自由人联合体”回答的学理延续和对马克思未来关于历史与人道结合之唯物史观的实践唯物论建构的深远影响而确立起自己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特别重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这一学说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而这一学说能够产生,在思想史上有两个作为前提的关键的环节,一个是劳动产生价值的思想,一个是对劳动进行一般和特殊的区分。这两个关键环节也就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理论来源。这两个关键的思想基础分别由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提出的,但是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由于哲学上的根本局限性,都没有从这些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前进。马克思吸收了这两种思想作为基础,并且在哲学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超越,从而产生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一学说既使得经济学发生根本变革,也蕴含着一种新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一美与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关系,其实不难理解。困难主要在于私有制下的劳动同美的关系到底如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说明,私有制下劳动“异化”了,劳动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不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是否科学?异化劳动同美的创造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加以探究的。“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德文为Entfremdung,指的是主体经过转化,成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黑格尔用“异化”来表示他的绝对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最后又复归为绝对精神。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异化、外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文艺发展的宏观态势看,古典时期文艺作品的构成形式是艺术形象,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所创造的是艺术幻象,后现代主义作品的构成形式则为类象。古典时期的人与艺术具有一种亲和关系,现代主义时期人与艺术的亲和关系被疏离了,后现代时期的人则在艺术中自我麻痹。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形成可以分为早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本文通过对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合理内核的研究 ,指出在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中 ,自觉的历史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已逐步形成 ;已初具人道主义的色彩 ;已萌发出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的异化的思想 ;鲜明提出了审美活动是理性最高活动的观点。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的合理内核体现了黑格尔青年时代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为成熟时期的黑格尔解决美学根本问题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一方面因其国家观强调君主制而被诟病为鼓吹君主制的普鲁士国家官方哲学家,另一方面因其构筑的恢宏庞大的国家以及一套缜密的内部政治制度而被认为提供了一个乌托邦国家方案.而事实上,黑格尔的国家观为我们展示了国家的合理性.黑格尔认为,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人缺失了人的普遍性,因此,他对古希腊特别是雅典城邦充满敬意.尽管如此,黑格尔并非厚古薄今.黑格尔早年通过诉诸宗教试图解决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分裂的境况,无果后他借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市民社会的透视将复兴人的普遍性这一古典理想寄托于国家.黑格尔所论的国家,是既能扬弃近代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原则,又能实现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相统一的伦理实体.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造同时也是一个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德国古典美学登峰造板的成就的取得与对此前西方美学思想的继承扬弃分不开。本文以康德、席勒和黑格尔为例,论述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试图从国民经济学的经验论证中追寻异化的根源.当他开始用“异化劳动”理论解决异化难题时,他的思路体现了三国理论范式,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主体平等观念,马克思最终还是用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寻求异化突围之径,异化劳动理论也因此走向了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16.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综合了费尔巴哈的人化史观、赫斯的行动哲学、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学说和社会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突破,是对哲学、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尝试性整合.他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异化劳动理论也为我们研究分析现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就曾提出并作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唯心主义者从思想、精神创造一切出发,或者把实践看成是抽象个人自由意志的心理活动,或者把实践看成为实现某种先验的理性原则和道德原则的纯粹精神活动。在西欧哲学史上,第一个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的是黑格尔,他强调劳动、物质活动对掌握自然界的作用,认为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特点,提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不只一次地赞扬黑格尔实践观念的深刻意义。但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使他把劳动、物质活动看着是“绝对精神”的理性活动派生出来的,因而,他所指的实践归根到底仍然是“绝对精神”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时代观是对黑格尔时代观的扬弃。在黑格尔的理论框架中,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时代精神,哲学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判断,但是不满意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封闭的保守体系。正是在对时代精神的追问中,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哲学是一种"逻辑神秘主义",是对旧时代的辩护。马克思对于时代的理解是基于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分析,一方面用哲学宣告了"让人成为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绝对命令,另一方面还指出哲学实现这一时代使命所依赖的物质力量,即被旧时代不断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由此,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其思想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19.
略论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学说陈振羽古典经济学家在对劳动价值的研究方面作了重要的贡献,为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有着重大的缺陷。我们探讨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学说,正确认识其贡献和局限性,对于深入地学习马...  相似文献   

20.
追求真理是哲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对真理问题不断反思是哲学家们绕不开的路。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学说的发展历程隐含着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从康德到黑格尔)对真理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回答。这一阶段自我学说的发展呈现为自我的逻辑化和自我的本体化逐渐融合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以自我为明证性基础寻求真理的过程。揭示自我的形上建构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必然性不仅能够加深对真理问题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探询现代之后自我解构的深层次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