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企业报在宣传上对本企业的贴近性,使它能很好地随企业的脉搏跳动,很好地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企业需要企业报的根本原因,也是企业报能够蓬勃兴起并能够各自植根于自己企业的决定因素。贴近性不仅是企业报立报之本,也是企业报的一个极大的办报优势。因为报纸置身于企业之中,办报人、通讯员、作者和受众同属企业的成员,虽然分工不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前辈赵超构有过这样一段精譬的论述:“本地人爱读本地的人与事,可亲可信。地方性是别的报纸拿不去的东西,是本地特有的,是独家新闻,是绝对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县(市)报说的是家乡人、家乡事。它与大报相比,在地域距离、时空距离、心理距离,同读者最接近。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挥这个优势,烧好“家乡菜”,办出“特色宴”,把县(市)报办成一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纸。 结合《射阳报》的办报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县报也应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周如福报纸是要办得引人入胜,要赢得读者,就不能不强调报纸的贴近性,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大至党的方针政策,小至具体问题,在报道时都要力求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传达和解释条文,要针对群众思想、认识、心理和...  相似文献   

4.
接近性是相对的企业报是企业自己办的报纸。与读者接近.是企业报的一大优势,是企业报所以能够在强手林立的新闻大军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从辩证的观点看,企业报与读者之间这种接近也是一样.只是企业报优于其他报纸的一种相对的条件。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而是把眼睛固守在这一优势上,甚至盲目地夸大它的作用.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企业报的接近性所以是相对的,首先是因为事物总是在相互比较中而存在。与中央、省市等综合性报纸相比,企业报在地理位置、职业方面的接近性确实比较明显,因此,企业…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不同于社会性的报纸,也不同于行业报。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要说特点,它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党政的喉舌。它有相对可靠的经济来源。说优势,主要的是它离基层近,离生活近,报纸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地域的接近性。另外,企业报的老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8.
县报,是最基层的党报。它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搞得不好,就会“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领导批评报纸,在宣传上没有很好地体现他们的意图,围绕中心工作不紧;群众也批评报纸,认为官腔官调太重,没有解决他们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究竟如何发挥县报的优势,把县报办得领导、群众都满意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者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文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文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 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一、推出“实话”专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泽郎乓 《新闻界》2001,(5):54-54
办好民族地区报纸是认真贯彻落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必须不断在创新上下功夫。时效新提高权威性时效性是当前报业竞争的焦点。新闻时效性不强,致使民族文字报处于竞争弱势;也成为影响民族文字报发行不好的一个不利因素。增强民族文字报的新闻性,在认识上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增强新闻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民族文字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必须靠增强时效性来实现。二是要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贴近性和服务性要建立于新闻性之上,离开新闻性,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1.
赵娜 《新闻前哨》2006,(2):10-11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有没有可读性?如何提高可读性?历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新的课题。企业报的报道范围窄,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综合性报纸虽然报道面很宽,可是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各大企业的状况,这个空档只能由企业报来弥补。企业报由于能充分地报道企业发展的状况,直接传达企业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反映职工的呼声,因此在企业系统的读者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企业这种优势,并不能说明企业报的可读性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企业报的可读性? 首先,办报人员要珍视企业领导人积极参与办报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感到综合性报纸在信息交流和教育职工方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想办一张围绕自己企业特点,较集中地反映企业情况的报纸,在企业内交流信息和教育职工,在企业外向社会显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谋求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领导基于这种办报的目的,往往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看作是企业党政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两千种报纸中,城市党报仅占十分之一多一点。而在一个城市里,往往又是多种报纸并存,有省级党报、专业报,甚至还有晚报。城市党报要想更好地吸引读者,就必须把报纸办得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怎样才能增强贴近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杭州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受到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逐步上升,日报现已达到22万多份,下午版也已突破25万份。这些都与报纸增强了贴近性是分不开的。下面,我想结合杭州日报的实践,就如何增强城市党报贴近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要从群众角度切题,抓好日常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级、省级媒体向地方的扩张,地市级报纸的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是地市级报纸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和中央级、省级报纸相比,从经济实力到技术力量,从编采队伍的整体素质到获得稿源的渠道,地市级报纸都处于劣势.但是,地市级报纸的优势也是中央级、省级报纸所无法相比的,那就是它的地域性.地市级报纸需避己之短、扬己所长,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将贴近性文章做足做透.  相似文献   

15.
行业报记者站作为行业报社在其登记地以外设立的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机构,是行业报纸媒体的末梢神经,具有行业统一性、地域接近性、舆论集约性和受众贴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行业报记者站直接为行业报提供前沿、鲜活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一线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正>行业报记者站作为行业报社在其登记地以外设立的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机构,是行业报纸媒体的末梢神经,具有行业统一性、地域接近性、舆论集约性和受众贴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行业报记者站直接为行业报提供前沿、鲜活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一线通讯员,  相似文献   

17.
《汉中铁合金报》(以下简称《汉铁报》),创刊于1985年5月,当时是一张油印小报,自1991年3月改版胶印。 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前哨,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喉舌与耳目,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有无生命的关键在于能否受到职工的欢迎。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使报纸贴近职工。企业报也只有增强贴近性才能办出自己的个性,受到职工的喜爱,真正扎根于职工之中。近年来,我们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改革,在宣传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报应扬长避短办出特色企业报是一张给本企业职工、家属看的报纸,它既具有一般报纸的特点和功能,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企业报的短处,如报道面窄,内容较为单调,专业性强等;有的则是企业报的优势,如机构小,编采人员土生土长,对企业熟悉,在思想感情上与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信息反馈快。企业报每期报道的新闻面比较窄,是它的短处,但它可以向新、深、近发展,这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所谓“新”,即报道内容新,角度新。发现新闻要比其他报纸快。“深”,即报道有特色,有深度。凡其  相似文献   

19.
县报处于最基层,与读者最接近,这是县报的优势所在。但是,报纸向读者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并不完全等于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如果报纸刊登的新闻与读者没有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即使空间距离再近,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无法打动读者。因此,县报要充分利用好与读者空间距离接近的优势,努力实现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报以其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的贴近性和宣传的针对性受到企业职工的青睐。如何把握企业报纸的舆论导向,防止走入误区,努力为企业的发展鼓劲?这是企业报经常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