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网络新闻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和蒸汽机与电的发明一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有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其中就把网络时代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比之于蒸气机的发明引出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包含了信息源的变化,因而人们也把21世纪称为互联网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至今,中国互联网10年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2008年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贺信中一句"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让互联网从业者为之振奋.2008年互联网在危局中求得机遇,门户网站分羹SNS,网络视频行业依"牌"行事,网络文学牵手传统文学……中国互联网正在规范创新中迈向主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和蒸汽机及电的发明一样,它改变了地球上人们生活的一切。“互联网方舟”现已过而立之年,它的影响急速扩大。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公布的权威资料显示,中国的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每天首发的新闻达到24000条,  相似文献   

4.
一、"第三地"的诞生克里斯蒂安·米昆达提出了"第三地"的概念,"第三地"属于新出现的业余时间的范畴。"第一地"是指经过装修的家庭,它是19世纪的发明,家庭装饰可以表现自我,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20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很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都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DNS(Domain Name System);1984年,美国国防部把TCP/IP协议确定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为互联网的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为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做好了准备,之后www站点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5,(Z2):76-77
<正>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主机时代,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90年代至2000年的互联网时代,以及2010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改变了被传统互联网海量信息"压迫"和"奴役"的状态,对信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能随时随地从"口袋"中掏出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一、网络环境下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谁也不会否认在推动整个世界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中,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电脑,而电脑最伟大的应用是互联网.电脑与网络的结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中的"地球村"愿望正在慢慢实现,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观念、思想观念乃至竞争与对抗形式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图书馆"三个字缩写的"圕"字发明于何时?众说纷纭,大致时间是酝酿于1924年或之前数年间,1926年杜定友日本之行使之明确化。发明的促动因素,在于节省书写笔画。20世纪20年代末,得到了日本和我国"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认可。"圕"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其中20世纪30年代较为流行,其他时段较少。有关"圕"字的社会认知,民国时期以认同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否定论有所抬头。未来"圕"字还会继续存在,并产生新的影响,升华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嵌的2011     
谢湖伟 《传媒》2012,(1):61-64
正国际电信联盟将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实现大型计算机间的互联,20世纪80年代实现PC与服务器间的互联,20世纪90年代实现移动终端的互联。目前正开始第四阶段,实现"嵌入式设备"如车载娱乐系统等接入互联网中,并进行信  相似文献   

10.
王萍  谢颐 《新闻前哨》2011,(11):17-18
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互联网已经并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互联网应用于信息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也越来越大。面对互联网,报人不能只看到冲击和危机,更应看到机遇。积极主动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报业向全媒体转型,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11.
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是20世纪初英国为了侵占中国西藏,使用一系列阴谋伎俩,在中印边界东段强加的一条"边界线".为使该线成为事实,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极秘密地篡改<艾奇逊条约>版本,本文披露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2.
张晓婷 《青年记者》2007,(16):92-92
"脱口秀"节目通常主持人和来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靠现场随机应变。在美国,电视"脱口秀"是从广播"脱口秀"中走下来的,20世纪20年代广播节目和40年代电视节目主要对近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技术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更是发展态势迅猛.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而且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电信法》规定任何电话公司不得阻碍接通非本公司用户的电话开始,网络中立的概念就获得广泛认可并在互联网形成初期得到延展。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内容的发展,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并日趋激烈,行业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网络中立"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是否需要从政策或法律层面对"网络中立"进行规制。本文通过对网络中立这一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研究方向的梳理,剖析了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提供商与"网络中立"的关系,揭示了网络中立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陈正辉 《新闻知识》2004,(12):52-53
代表着20世纪人类最辉煌明的互联网,在经历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后,泡沫正在逐步挤去,生机和活力慢慢展现。随着网络的升温,网络广告也成了商家关注之热点,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迅猛,网络也由此确定了它的广告媒体之地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使用者获得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方式,同时也逐渐在改变着人的认知习惯、思维模式。本世纪初已有学者指出:“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数字化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渗透出版业,不到20年的时间,随着网络普及和客户终端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业的书、报、刊的阅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发明了纸和印刷术并由此诞生纸质图书的中国,这种延续了千百年的出版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型技术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韩建勇 《传媒》2010,(8):45-46
从20世纪70年代深圳、宝安等地部分居民,通过"鱼骨天线"接收来自香港TVB和亚视的电视信号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省各地区广电部门通过电视光缆区域网传输香港电视信号,以及1998年香港华娱电视正式接入广东有线网络传输播出,港澳及境外电视陆续落地珠三角,深圳地区广电收视市场被港澳媒体"占领"了近30年.  相似文献   

20.
沟通与传播的需要是伴随着人类诞生而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传播也在不断发展。1844年美国人摩斯发明了有线电报,从而有了电讯新闻。从电报、电话、电影,到了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问世,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如今人类又进入了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主的数字媒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