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通过收集近10年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界定、盛行原因、非正规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以及进一步研究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为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的学者提供文献帮助及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将越来越明显。如果规制安排适当,农村金融应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之,农村金融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的金融约束效应是指农村金融制约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程度。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运用实际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约束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到: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解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约束,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功能。只有如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才能对农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一些不足,农村金融现状已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利率管制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强化政策金融、商业金融的支农作用入手,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众多金融组织在不同方面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商业化的改革和金融组织原来体制中弊端一直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服务的作用弱化,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以重构,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适应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  相似文献   

5.
由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及产业约束导致的农村正规金融安排失灵、有效的非正规金融安排受到压制以及金融剩余大量流失,是我国农村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逐年扩大的根本原因。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供给领先策略,才能使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进入相互支持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海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是个难题,以前的学者多仅从金融供给的角度解决农村短缺资金的问题。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探讨了海南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者——农户,并分析了农户金融需求层次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三个主要供给者:商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和非正规金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将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金融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内蒙古农户金融排斥与农业金融排斥等指标,研究了内蒙古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分析了农村金融排斥产生的原因,提出要制定相关政策以减轻金融排斥影响程度,促进内蒙古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益民 《华夏星火》2008,(11):14-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表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对农村金融的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的提法,既是对邓小平提出的"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论断的发展,又紧密结合了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突出了农村金融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证明,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金融工作的配合和支持,金融工作的改革发展更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并且,金融改革发展本来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营金融:发展逻辑、成长可能性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中国既有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指出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应该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相一致,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发展农村民营金融的可能性,提出了发展农村民营金融的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认为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经营运作乏力,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服务农村经济功能存在缺陷,是影响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减少资金分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农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合理定位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凌  郭新宇  邓钢 《未来与发展》2010,(10):48-51,65
我国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却举步维艰,明显滞后。欠发达地区农户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在农村大量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农户金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户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数据回归分析,表明了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农业的产业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使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要通过政策调整,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范围,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强化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现在农村民间融资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国家正式金融制度中的内生变量,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正式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年资金需求缺口约为1万亿元,如何引导农村民间融资,将深刻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三农”国策的顺利实施.同时,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民间金融能否合理发展,将影响到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及合作金融的市场重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也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信贷资金严重短缺,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应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服务创新,引进商业资本,提供支农信贷政策,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等措施,构建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形成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必须找准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高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强化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造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部分成因与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导致农村信贷结构单一化和垄断化有关。本文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供求、相关环境,政策与机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重构农村金融政策改革、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华夏星火》2008,(12):62-63
以农村资金的需要和供给为中心的经济现象称之为农村金融,它包括农村资金融通的体制、功能和营运方式。农村金融体制及资金融通对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的台湾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台湾农村金融机构概况台湾农村金融机构以中央银行农业金融策划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该会召集人由中央银行总裁兼任,委员由各财金及农政主管兼任,该委员会宗旨是制定农业金融政策,拟定农贷计划,核定农贷利率及统筹分配农业资金,并透过农业金融机构及相关事业机构,分工配合执行。台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8,(12):10-11
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08年连续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自然灾害,但农业生产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富民惠农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与我国近几年卓有成效的金融改革和金融配套服务是分不开的。与农村改革基本同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支持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金融抑制的现象,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金融抑制的情况下,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农业投资回报率、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农户融资成本以及农业投资风险四个因素。结论表明,农业投资回报率越高,农村金融融资利率、农户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本以及农业投资的风险越低,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7):131-133
二元金融结构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的特性,构建了二元金融结构下的货币创造模型,旨在提出非正规金融通过超额准备金率、正规金融机构流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现金比率,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