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全升 《新闻窗》2014,(5):75-76
目前,电视法治节目类型众多,电视媒体分别与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联办的都有。这些节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目宗旨是通过以案说法来普及法律知识。要使节目更加规范并在观众中产生较大影响,主持人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笔者认为,电视法治节目主持人应根据节目的定位和特点重新构建专业素养,这就是:熟练掌握法律和法规知识、扎实的采访和写作基本功、善于讲述故事的表达能力。一、熟练掌握法律和法规知识法律法规是刚性的,因此电视法治节目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负有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责任。因此,新闻媒体在积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应做守法、护法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选择《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五本代表性法学学术期刊为观察对象,梳理分析2013—2022年这五本代表性法学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主题文章数量和关键词频次,展现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基于观察发现,中国法学自主知识的创新主要聚焦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政府建设、党内法规、民法典、涉外法治等方面,形成并发展了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标识性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本文从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馆领导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法治馆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2):I0006-I0007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于2003年5月1日开播,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法治新闻专题节目,栏目紧扣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以鲜明的现场感和新闻性凸显栏目特色。  相似文献   

6.
徐卫琦 《东南传播》2023,(12):14-16
新媒体和电视在法治传播实践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媒介化视角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法治传播和电视法治节目对法治传播形式有不同的呈现逻辑,在不同媒介逻辑的主导下设置了相异的法治传播重点,并且对法治材料和象征性资源有着不同的分发和传播方式,这些不仅规定了公众对法治内容特定的接收和体验方式,而且建构了不同的传播主体和关系网络,可以看到不同的媒介技术及其应用如何为中国的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可供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如何使广播法制节目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会?从事法治节目制作的广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故事化处理手段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使严肃、抽象的法律常识和政令法规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百姓心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法治新闻报道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法治新闻报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欢迎,成为阅读率、收视率最多的新闻之一。法治新闻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晓龙 《东南传播》2020,(12):114-116
将新闻故事化,讲述一个好故事是当下媒体所追求的叙事方式,其强调发掘事件中的悬念、冲突和矛盾等结构性力量。法治节目是以司法活动为关注对象,通过案件报道为社会公众提供间接的法律经验,承载着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的社会教育责任。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法治节目往往刻意制造悬念与噱头而选择性忽视论理与释法,出现只见"故事"不见"法"的现象,这与其对故事化的极致追求所引发的选择性报道密切相关。法治节目中的选择性报道极易引发新闻报道与司法权的碰撞,对此应进行审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新闻媒体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力军之一,更要准确地报道法治新闻,不断普及法律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河南《郑州晚报》“以案说法”栏目开办近3年来,坚持新闻性和法治精神相统一,一步步办成了中国地市媒体中的名栏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开播,它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新闻性法制专题节目。《法治在线》栏目日常版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现场》以纪实的手法展现具有震撼力的法治事件现场,是《法治在线》区别于其他众多法治节目的个性所在;《法治聚焦》是对《第一现场》中所展现的法治事件的深层解读,《互动地带》板块是栏目为观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高颖 《声屏世界》2006,(12):47-48
历史上凡是被称道的法律都是以法律的终极关怀为基础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关怀,离不开人的诉求。因此,法制节目不论是普及法律知识、追踪法制热点,还是邀请法律专家分析个案,都是让事实说话,让法理说话,做到以理服人,弘扬法律公平、正直、正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书馆观念的确立与本土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标志是:地方性、系统性图书馆立法成果丰硕 ,图书馆事业的国家立法稳步推进,《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颁布。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观念进步的主要表现是,认识到了图书馆法治建设从根本上说是图书馆的法治环境建设,而不仅仅是制定图书馆专门法;认识到了目前阶段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图书馆观念的法律化。本文阐述了对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图书馆的公益性、呈缴本制度的改革和法律化四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广播法制节目在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促进法制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优秀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及自身素质,经过本人多年实践,有如下感悟。一、大方向必须稳广播法制节目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它关注的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新法颁布、群众维权、弱势群体、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这就要求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施,电视法制节目逐渐成熟,这对于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以及树立法制信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在高度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同时,也针对其繁荣发展背后可能带来的问题表示担忧并提出警告和建议。其中,电视法制节目的伦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鹏 《新闻世界》2012,(9):45-46
法制新闻报道主要关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现象和法制问题,着重于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意识和倡导法治精神,强调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及对公众各项基本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以《龙视直播间》为例,对新闻法治类节目如何提升节目内容、拓展节目板块、打造传播矩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平 《今传媒》2014,(5):14-15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已经进入普法与依法治理"共举"时期。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普法宗旨也应与时俱进,在加强法治普遍原则和培育公民现代法律精神的同时,还应以权利为本位,注重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正当权益的维护,注意批判传统法制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营建现代法治文化环境,确立"普治共举"意识,加强对法治实践的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9.
李芳 《河北广播》2007,(2):47-48
广播作为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就客观决定了广播节目的社会责任。法制节目在广播领域大量出现是近几年的事,但发展势头迅猛,成绩显著,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强大,尤其是用社会大众喜闻乐听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提升整个社会法律意识和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顺应这种形势,《法治80分》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法治媒体讲好法治故事成为不容推卸的使命。应注意创新宣传理念、平台应用,要用发现的眼睛从法治人物、法治事件中筛选素材,要遵循细节真实可感、表达通俗易懂、点题升华凝炼的原则去传播,把蕴含在个案中的法律知识和价值追求传递给广大受众,引导受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