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武术进入奥运会及其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中华民族化的瑰宝,武术进入奥运会不是武术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促进武术在全世界蓬勃开展的新的契机。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竞技与传统并举、大力发展武术民间组织、推广和规范武术教育、组织各类型的武术交流和比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使古老的中华武术在新世纪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2.
对佛山社区武术项目内容锻炼的1000人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武术是佛山社区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武术健身已是佛山社区居民的一个普遍现象,项目集中在太极拳类、传统类、木兰拳类、散打类;武术健身的活动时间集中在晨练和晚练,练习频率每周一般2~3次以上;场地不足,并且缺乏规范化管理。武术健身者活动的消费并不高,但愿意并已进行武术健身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3.
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讨论了现在各种武术分类的缺陷,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方法将武术按其主要价值功能分成了三大类:攻防技击武术、艺术表现武术、健身养生武术,并阐明了这种分类的意义,最后,指出这三大类武术将发展为不同的技术体系,成为武术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武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类、现代设施类、消费服务类和节日类武术旅游资源,但分布和开发并不均衡。进一步分析认为,便利的交通、优越的食宿、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跨行业的经营理念等是当前河南省武术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其开发模式和经营理念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实证举例等研究方法,对明星效应及武术明星的概念、武术发展困境与武术明星效应的相关性、非武术明星效应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吸收更多非武术专业出道的明星,打造出一套全新的集武术竞赛、艺术、娱乐、表演、舞台于一体的明星秀期播类电视节目,不仅可以拓宽武术传播的途径,而且能够促使武术成为大众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从武术套路与搏斗的关系看武术的分类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首先分析了武术界关于武术的套路与搏斗两种运动形式之间关系.在争论的基础上,然后提出现代武术应按性质功能分为技击武术、艺术武术、健身武术三大类.并沿技击武术、艺术武术、健身武术三条主线发展,按照各自的运动特点,采用相适应的训练或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深入,武术"文化空间"逐渐步入人们视野。面对繁杂而又模糊的文化环境,甄别出武术"文化空间"将有利于武术文化的本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传承和保护,为此对武术"文化空间"进行梳理分类显得尤为必要而又紧迫。研究可知,武术"文化空间"按其空间性可分为固定场所类和无固定场类两种,按其历时性可分为初始性类和再生性类两种。同时,此四项亦有不同分项,因此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视角来对待变动不居的"文化空间",也不能禁锢武术"文化空间"原有的生成环境,而应放大到其存活环境,尤其是其再现环境。  相似文献   

9.
不同中小学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教学实验对四类不同的中小学武术教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在对四类教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段位制套路教材、传统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验自编教材各有可取之处;而段位制套路和自编搏击操教材在所有教材中最受中小学生喜爱。同时还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与学生身心特点、武术教材的趣味性、时代性、教学目标、专家的见解和教材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动荡时期的民间组织在社会救济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民间组织也因此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社会救济可以分为精神慰藉、赈灾、助学、扶贫和战争救助等五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民间组织很少出现任意挥霍甚至贪污善款的事件,之所以如此,与其重视对成员的教化、具有强有力的管理监督和精干的机构设置,并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民国时期民间组织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文载道,以武入道,文化与武化应相辅相成.为此,在武术的对外推广中应该更加注重武术文化内涵的传播.武术文化词典软件是将武术词典以及词典包含动作的文化内涵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计算机技术整合封装成具有可移植性的软件.主要对武术文化词典软件的资源组织管理、资源库的管理框架、检索模块框架体系、目录模块框架等进行分析,旨在运用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技术去丰富武术文化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市场导向理论为民俗体育组织破解困境、合理配置基础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战略反应的观点被视为资源基础方法的自然延伸,是民俗体育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导向下的民俗体育组织战略反应体系,对民俗体育组织的组织创新、变革动力、利益群体、实施路径等关键变量进行探究,旨在为社会转型期的民俗体育组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东西海岸部分武术馆、校的调研发现:华人移民是武术得以在美国传播的主要力量;"段位制"是美国武术馆、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缺乏统一的管理,武术传播者为生存而进行的无序竞争成为武术传播发展的阻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国官方武术机构应加强武术海外传播推广策略的针对性研究,拓宽武术海外发展的市场,加强对国外武术机构的培训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由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以普通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武术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武术学校的发展十分迅速,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对我国武术学校进行等级管理势在必行.我国武术学校等级管理的评定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达标"和"评估",通过调查和专家评估得出的各项指标符合现阶段武术学校的概况,有利于各级各类武术学校评定标准的制定,从而为建立健全我国武术学校科学合理的等级管理体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法,从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前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管理和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出;管理和发展我国民间体育组织应在理顺3个关系,坚持5项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散打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中国武术中称为散手 ,一直在民间流传。武术散打继承了中国武术散手的技术特点 ,其技击手段包括踢、打、摔、拿等技术。目前的武术散打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了散打的发展。散打的前途在于改革 ,改革应使散打发挥中国武术的技击特点 ,并对散打比赛装备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阐述了武术软实力的概念。武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武术生命的传承延续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凝聚力、武德的感召力、武术的艺术审美力、武技的创新力五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武术软实力的建设主要有武术文化层、竞赛管理体制层和对外传播层三个方面,以此加速武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