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场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学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文学销售类型,即一种“上架建议”。1999年,王跃文出版了以官场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国画》,反响强烈,三月内重印五次。“官场小说”,由此成为“官场题材小说”的总称。尽管当年《国画》五次印刷之后,停止印行(2010年再版),以《国画》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却在盗版、跟风和网络阅读的推动下,迅速流行,畅销不衰。时至今日,冠以“官场小说”之名的作品,泥沙俱下,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16):7-7
“官场小说”教会我们什么? 据《天天新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以描写官场生涯或政府官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说。这类被归为“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坊间自有其专用别名,谓之“官场小说”。写“官场小说”的人,应该持有的创作态度是——冷静、客观,而这样的创作态度又完全取决于创作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以纠正偏差。  相似文献   

3.
1月5日,著名作家王跃文携其长篇小说《苍黄》在京举办了该书的作品研讨会。北京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表示召开这个研讨会,一是基于本书的销售情况和反响,希望对本书进行再次推广,二是深入研讨一下王跃文官场小说背后深厚的社会文化现象。《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起,《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等学者、评论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不可回避,很多人选择《大清相国》,是源于窥探王跃文笔下满清官场的渴望。王跃文自己也说,写历史小说,他赞同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将兴奋点聚焦于官场的我们,暗中希望他借古讽今,期待他含沙射影,希望能读到一本充满古今贪腐秘闻和秘诀的教材。  相似文献   

5.
不可回避,很多人选择《大清相国》,是源于窥探王跃文笔下满清官场的渴望。王跃文自己也说,写历史小说,他赞同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将兴奋点聚焦于官场的我们,暗中希望他借古讽今,期待他含沙射影,希望能读到一本充满古今贪腐秘闻和秘诀的教材。  相似文献   

6.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这部小说从家庭、官场、洋场、商界各个角度对晚清社会的腐败给予了彻底的批判。基于这种认识,吴趼人提出了“恢复旧道德”的救国方案。“道德”关怀是这部小说的切入点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7.
《记者观察》2010年首期推出的《2009,难忘的十大新闻人物》。一经刊出即受到了读者的热情关注。其中。位于“难忘的十大新闻人物”之首的是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之所以薄熙来居于首位.全因山城重庆所发生的变化:黑恶势力纷纷被抓。官场蛀虫频频落马……半年后。许开祯推出了一部以重庆打黑为原型的小说《打黑》。许开祯的“重庆十日”,有着怎样的故事?小说《打黑》中又有多少涉猎到重庆“打黑风暴”呢?  相似文献   

8.
李爽 《出版参考》2010,(9):29-29
多年之前,有人预言官场小说已经到了末路,不会再火了,没想到去年一季度,仅官场小说就出了123部。今年的势头依然不弱,一季度,杨少衡的《低层官员》、孙雄的《公务员升迁记》等官场小说非常强势地占领了书城里最抢眼的地方,预示着今年的官场小说在图书市场上仍然占有大量份额。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之前,有人预言官场小说已经到了末路,不会再火了,没想到去年一季度,仅官场小说就出了123部。今年的势头依然不弱,一季度,杨少衡的《低层官员》、孙雄的《公务员升迁记》等官场小说非常强势地占领了书城里最抢眼的地方,预示着今年的官场小说在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下的图书市场中,官场小说无疑是最火爆的品种之一.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创制以来,官场小说作家连续六年榜上有名,《中国制造》、《十面埋伏》、《国画》、《省委书记》、《驻京办主任》、《跑动》等官场小说赫然在列.[1]这其中以《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业绩最为耀眼.该系列自2010年6月上市以来发行量已突破300万册,籍籍无名的作者小桥老树也借此连续两年跻身作家富豪榜.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大量以中国机关政治为题材的小说风行。从前些年的《沧浪之水》、《西江月》、《绝对权力》到当前热销的《驻京办主任》、《苍黄》、《政法书记》等等,新世纪文学越来越热衷于通过讲述政治权力生活来获得不菲的商业利润。这无形中也打造了中国人“想象政治”4的基本方式:将机关政治讲述为一种“官场政治”,并由此激发读者的社会政治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借以比喻清代官场的腐败,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更是将清末官场的丑陋揭露得淋漓尽致。辽宁省档案馆在筹建特藏档案室时发现的一份反映清代捐纳制度的买官收据——正实收,从侧面揭示了清代官场腐败的一个根源。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厦门判处了一起小说诽谤案:一位青年女作家因在纪实小说《太姥山妖氛》中诽谤了某地农村的一些基层干部,被判犯有诽谤罪,处有期徒刑一年。①作家因写小说诽谤他人而被判刑,这在我国尚属首例。小说不同于新闻,但本案与“新闻官司”又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加以分析,以说明诽谤和诽谤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期文学图书中《百年孤独》延续了6月的辉煌,继续问鼎冠军宝座.官场小说《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不可小觑,5月上市,本月即排名第二位,畅销势头强劲.《大家都有病》蝉联第三.青春文学作品《龙族Ⅱ》和《临界.爵迹》系列一直在榜,表现不错.《苦难辉煌》下滑了6个位置,排名第八.《文化苦旅》《狼图腾》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在暑期档再次返榜,分列第六、九、十名.官场小说始终活跃在读者的视线当中,《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是一幅全景式官场画卷,“不是小说,字字皆学问”,与时下流行的许国祯、小桥流水等作者的作品相比,书中闪射着政治智慧光芒的文字教给读者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百姓眼中,新闻记者历来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巨轮,结束了新中国无新闻官司的历史,告记者、告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连续不断。就连创办68年从未遇到过“官司”的《参考消息》也被推上了被告席。对于迎面而来的新闻官司“狂潮”。一向被喻为“社会感应神经”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时尚人物     
旅英女作家虹影出版了以三峡为故事背景的长篇小说《孔雀的叫喊》。这件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她去年刚败诉给凌叔华之女陈小滢,其小说《K》因侵犯陈母名誉权而被裁定为永久性禁书。当时虹影坚决表示要上诉,现在上诉官司还没开打,新作就已问世。 《K》的官司牵涉到文学形象是否有特定生活原型的问题。记得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的序言中特意强调,他小说中的人物均为虚构,切勿对号入座,但还是有人觉得钱钟书借小说骂了自己。钱先  相似文献   

17.
“末代皇帝”溥仪的著作权再起官司。据北京铭德律师事务所透露,被称为“中国溥仪研究第一人”的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一纸诉状将同心出版社告上了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自己参与了《爱新觉罗·溥仪日记》的整理注释工作,同心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我的前半生〉附十年日记》中的《溥仪10年日记》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要求索赔人民币10万元的经济损失和人民币5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已立案并将于6月19日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8.
李伯元作为清末“谴责小说”四大家之首,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庚子国变弹词》《醒世缘弹词》等作品,始终贯穿着维新改良的近代意识,由对国民性的批判走向开启民智,隐含着对“文明世界”的向往.在李伯元身上,我们看到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对一个传统士子的深刻影响.他自觉放弃科举道路,投身到时代变迁的洪流之中,通过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以及创作小说,以笔为武器,针砭时弊,唤醒民众,以达到“裨国利民”的目的,体现出一位近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和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很多人来说,蔡国强简直是个神话,几乎可以说他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最走红的中国艺术家。不幸,这位艺术家在中国被广泛认识,是因为一桩官司,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奖的《收租院》被控抄袭。 但这个官司,至少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广大中国人因此知道中国“流落海外”还有这么一个想法怪异的艺术家,而四川美院因此加强了自身宣传并使《收租院》的艺术成就被无限制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也辟有“新闻与法律”专栏,报道了不少“新闻官司”。可是不久前,它却因为报道“新闻官司”而遇上了“新闻官司”,当了一回被告。这是一起“案中案”和“连环案”。《新闻记者》报道了一起顾某诉解放日报等侵害名誉权的“新闻官司”。这起官司是,解放日报报道了一起“一女二夫”的违法婚外婚事件,由三起诉讼案组成,当事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