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师生互动是“生成”的动力,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的一种教与学关系的新的教学方式.它主张以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灵魂,以“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为基本结构。通过师生、生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心目中关于课堂教学的关键词,是我目前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字——“真”。 新课程改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语文课更是百花齐放。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虚假的、形式的东西充斥着课堂,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课当然也应该是真实的,“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作为受过专业培养的英语教师来说,都深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语言、肢体、情感的活动,互相配合,进行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通过语言教授者和语言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缺失的危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认知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交往中,是"真语言"实践的结果。教学的有效交往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以致于"真语言"缺失现象严重,形成认知存在的危机。要解除危机,就要勇于解构话语权威定势,实现"真语言"的建构和生成,使课堂教学实现有效交往,建构和生成新层次、新意义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陈娟 《语文天地》2012,(6):15-16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注重心灵相约、强化朗读和巧设情  相似文献   

8.
许美群 《教师》2010,(25):78-79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斛。通过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卫中 《教学与管理》2007,(10):113-114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信息交流、知识传播和品德影响的桥梁或纽带,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师生间的交际语言。“口耳相授本是人与人交际的通常渠道之一,教师教学生也是人与人交际。”既然是交际语言,那么要想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传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课堂交流是学生展示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重要方式;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媒介与基点。语文课堂展开有效交流更是实现新课改目标,切实提高语文课常层次的绝对纲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很明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新语文课堂的根本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学习者创造语言使用的情境,通过在情境中教语言,能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这也正是现代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师生互动问答、多媒体模拟情境等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可帮助学习者在更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中学习使用英语,以达到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交流的目的。相应地,这也从各方面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设计问题,用问题串起课堂,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的"教"和"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课堂在一个集体中实施,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作者的对话等等。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良好的课堂互动机制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创设良好的文学课堂互动机制,需要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借助各种渠道进行认知和沟通,学生要实现学习的效果,就应在广泛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4.
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意味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意味着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理想.互动的课堂如何得以实现呢?下面结合课改实验在这方面的探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让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有肢体语言、有声语言、情感、思想、技能等多种形式。在这师生同场构建的过程中,师生要相互敞开心扉,多信息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师生得以平等关系,从而拉近距离,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主要 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 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 样,这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有关。 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更要 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接 受、理解。一个没有较高语言艺术的 教师是不能胜任数学教学的。教师要 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建立,数学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这是师生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之约。一、师生对话:开启心灵之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互动是通过对话交流实现的,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苦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又是师生心灵互动的桥梁。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语言不仅实现了认知的建构,还是"教"与"学"通向生命成长的基本路径,这是语言对于教学而言的"应然意义"。但在缺失"真语言"的课堂中,语言的"应然意义"在"实然状态"中消解或被扭曲,由此引发了"课堂后遗症":学生的话语实践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随学段递增而递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学研究者(包括教师和专门的研究者)应当将关注点转向与生命个体密切相关的语言,通过教学研究的语言转向,为"教"与"学"实现有效交往提供理论支持,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构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师生交往是关键。当前,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一些不真实的现象,这已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分析不真实交往的成因,明确师生之间真实交往的特征,建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理答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有效的课堂理答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可以开启智慧、点燃思维,提高实效、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