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下面,我就针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成因1.逆反心理型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以便和各位同人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学困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具有的共性,还有其特  相似文献   

4.
郭伟君 《教师》2013,(27):22-22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保持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人的可贵之处是有自尊心,但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心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有好胜心和得不到取胜的矛盾;有上进心和意志薄弱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我认为,这里提到的"学困生"即指在思想上相对落后,学习上基础薄弱,信心上有所欠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  相似文献   

7.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棘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后进生的特点是: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道:“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师须正确认识他们,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此,为使“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使人头疼的,莫过于学困生的学习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那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的弱势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学困生并非先天就差,也并非无进取之心,更不是甘心落后.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学困生,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学生持续、健全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对学困生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重视,才能彻底"俘获"学困生的心,赢得他们对老师的喜欢和对学习的热情.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单正云 《小学生》2013,(6):17-17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从事多年的英语教学,如何转化学困生是笔者常常思索的问题。造成英语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天赋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都没有掌  相似文献   

13.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4.
朱丽丹 《时代教育》2007,(10Z):89-89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王立 《天津教育》2014,(15):120-12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我们要能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而目前,在学习英语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实践中,每所学校都有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但职校学困生相对较多。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特别关爱学困生,正确认识学困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困生,让他们在爱的怀抱健康成长。本文为此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关爱学困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困扰着每一位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学困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其成长,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困生已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对学困生实施教育,培养他们自信自强,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一、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着力帮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1.让学生感受到爱心。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与学困生相处中,我注意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微笑,放松他们紧张的心情,消除其心理畏惧感。同时,我着力做好学困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到常联系,多交流,提醒他们正确关爱、帮助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