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性是指把作品的利害关系放在第一位,情感效果和审美效果放在第二位加以考虑的创作倾向。徐渭散文大都是为了一定的实用目的而创作的,相较而言,其前期散文较少拉开与实用目的的距离,总体上表现出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后期散文则自觉拉开了与实用目的的距离,发生了向文学性的倾斜。  相似文献   

2.
徐渭是中国明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他开创了笔墨纵恣、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画派.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纵横奔放、构图巧妙、水墨淋漓,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影响甚远.写意花鸟画是一种即兴创作,必须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构图是其中的关键.讨论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将徐渭的花鸟画构图与宋代传统花鸟画构图比较,重点研究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样式以及对其构图形式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的理论著作《南词叙录》,为古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集中体现了徐渭对于南戏发展创作等多方面的思考总结,不论是对南戏、"本色"论,还是对其后文人的戏曲创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徐渭的《南词叙录》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徐渭在文中论述南戏相关问题时,体现了他对南戏创作的重要美学思想———“情”。这“情”可以从创作主体、艺术形象和戏曲内涵三个方面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徐渭在戏曲方面的成就更加卓著.徐渭的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戏曲美学思想以"本色"论为核心,为戏曲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促进了晚明戏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他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则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理论主张,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展现于明代剧坛,掀起了明代杂剧创作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徐渭的词作出发,解读其词作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其对词创作的态度。徐渭的词虽然很少,创作风格和形式也比较粗糙,但是作为其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还是有必要提出来作为补充,这样也可以更完整地了解他的创作活动、创作心态以及人格气质。同时,对徐渭词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后期词的发展状况,以及一些文人名士对词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7.
吴组缃以小说闻名,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只是评论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吴组缃一生的散文创作,记叙真情实感是其创作的宗旨,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是他的创作理念,他坚持以写人物为中心的创作主张以及圆熟的写作技巧,使他跨越了文体的疆界,不因内容而拘谨于某种表现形式,丰富了散文的审美张力,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文坛的著名的多栖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理念指导着他的散文创作,对台湾文坛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试图从其散文创作理念出发,探讨余光中独特的散文理论、对台湾散文的创新以及其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关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起到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明代作家,诗、、书、画无不精通。其为人却放荡不羁,及其看重个性自我。徐渭在人格上对自我的重视折射在他的诗创作中,则体现为自我表现意识和个性精神的突出。他在诗创作中大力提倡抒写真我,呼唤个性化的诗创作,并通过“以自戕”的方式,体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散文出现于当代散文陷入发展困境之时.他创作的文化散文开拓了当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他以对知识分子人格和良知的探究参与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但余秋雨也面临着散文创作的危机和如何突围而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我们认识南宋末期散文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夏腊初的农村出身、高校学者型教师、学校管理层身份,决定了他的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与多重性。本文以他刚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拾零》为例,来具体分析他的散文特性,尤其是对散文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深层解读,同时对其散文创作进行梳理,以此期待对他的散文及其创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王充闾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体现出对文化与人性的双重批判。他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揭示了人性中追逐名利、言而无信、嫉妒等恶劣的一面,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情怀和文化信念。这也是他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区别于上个世纪散文创作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创作活动从五四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历经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先写诗,后来写散文,晚年则主要是杂文,也可以说,他的创作生涯经历了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杂文时代。在朱自清创作总体中,散文是主要的,他自己也说,“我所写的大抵是散文多。”成绩也是主要的,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  相似文献   

17.
朱以撤先生是一位书法家,他以书法成名,在书法艺术、书法理论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近年来,他更以书法入散文,化用了书法的结构、格调、意境和性灵,把自己对书法的体悟融入到散文的创作之中,完成了一系列散文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  相似文献   

18.
考察何其芳对他解放前散文创作的评论,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倾向:他越来越多地肯定他早期散文创作的艺术,而不断地否定它的思想;相反的,他越来越多地肯定他后期散文创作的思想,而不断地否定它的艺术。他的这种意见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可见,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我觉得探讨一下何其芳解放前散文创作的发展,具体地研究一下它的成败得失,不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是著名小说家,也是著名散文家。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他的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就是一部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的合集。自《从文自传》后,他的散文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写下了《湘行散记》、《湘西》两部散文长篇。前者为作者1934年冬重返湘西沿途见闻纪实;后者  相似文献   

20.
李广田20世纪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是一个师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周作人作为李广田乡土散文创作的引路人,他的文学理论与小品文创作在文学观念、文章内容、文体样式、文章风格、取材方式上对李广田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影响很大。在周作人的影响下,李广田的散文集在乡土想象中以风景、风情、人物为基本内容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性的乡土画廊。李广田师承周作人,但他30年代的乡土散文绝不是简单地去重复周作人的散文,而是在师承中创新,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