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都知道一个卫生常识:"饭前便后要洗手."于是,生活中,人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饭前洗洗手,便后也洗洗手.这是种错误的行为.这种错误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语言理解. "饭前便后"这种语言现象是互文.但是,即使许多人知道互文(互文是前后文互相渗透、补充、解释),即使许多人也背过许多互文的诗文句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也会产生这种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行为,因为他们的互文停留在知识上,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在生活中觉醒.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用语文的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门课程,它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文本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等几方面来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互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有何特性等,都需要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被《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置之度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互文",学生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互文"。因此,本文探讨了互文的概念,揭示了互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探讨了"互文"的作用,并对"互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情趣,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点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2005年8期《从一道考题看短语互文》文说“东食西宿”是短语互文,意思是在东家和两家食宿.这是因不明“东食西宿”的来源而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必须重视中学文言文中的“互文”教学,这是因为掌握“互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现今仍存在着忽视“互文”教学的现象。看下面两例: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初中《语文)第三册《木兰诗》) <2> “主人下马客在船。”(高中《语文》第二册《琵琶行》)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8期钟志清同志《互文——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修辞格》(以下简称钟文)一文已经拜读,多有启示,但有两点想提出商榷。一互文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多义词。首先要分清作为修辞格的互文与作为训诂法的互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前者是从表达角度说的,后者是从训释角度说的,如王念孙父子就常把互文作为训诂之一法。作为训诂法的互文,有许多说法,①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应该成为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9.
“互文”(即“互文见义”)和“避复”(即“变文避复”)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各有各的功用,不容混淆。但一些语文刊物常把“避复”当“互文”,因此有一正视听的必要。先看下面被错当“互文”的引例: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范》)[见武汉师院《中学语文》1981年第2期 p,56]  相似文献   

10.
冯菊娥  屈海清 《教师》2014,(25):32-33
正新课标强调:教材开发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互文性教学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须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围绕"疑难线""表达线""主题线"选择互文文本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进行"一主三线"互文教学?现以《和田的维吾尔》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中国文学中传统的互文。互文是中国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现行《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文、诗词里就有不少篇章中运用了互文,互文因其存在历史悠久,使用源远流长,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基因。掌握互文修辞方法,即获得了阅读传统文化典籍时"解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一直以来,围绕教材努力去挖掘可利用的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在的语文课堂,重"文"轻"质"有之,重"质"轻"文"也有之.到底"文"与"质"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共生,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让语文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丰富语文知识,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彰显语文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5.
胡礼湘先生在《语文月刊》2011年第11期发表《"身家"与"身价"》一文。认为见载于《杂文选刊》2011年9月上旬版《大学与大款》一文中以下四句话"1.再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好多位身家百亿的首富还没有上过大学,比如首富黄光裕才初中毕业。2.大  相似文献   

16.
互文,是古典诗词常用修辞手法之一。所谓互文,就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特意让前后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彼此渗透,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互文形式有当句互文、对句互文、鼎足互文和多句互文等四种。一、当句互文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巴山楚水”是互文,它不是分指巴地的山和楚地的水,  相似文献   

17.
自由互文阅读是非线性、多向化的互动阅读,是在"单篇"与"群文"教学之间寻找到的"第三种阅读"。基于"自由互文"的阅读价值、类型与阅读呈现,构建自由互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儿童在双重语境阅读中,以闲暇价值为取向,以互文方式呈现,以敞亮的心灵自由对话,突破文本樊篱,丰厚文本内涵,深化阅读体验,敞亮语文世界,抵达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是什么?笔者觉得,语文是来源于生活,萃取生活精华,又以朴素、真实、明晰的文字还原生活原貌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笔者觉得,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从文字的土壤中汲取足够的养分,获得语文能力的长足发展。一、让语言文字在联系中完满古文中有一种修辞叫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它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注意到文本中前后勾联、互相补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学要让生活融入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将课堂的教学融入生活的因素,在生活中进行语言文字实践,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学习,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课堂上采用"观察、想象、表达"的方式,再现生活,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生活中加强"说话、习作、实践"的训练,进行语文实践,实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力求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