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非洲一体化的使命、非洲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困难以及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有密切联系.历经独立前至独立初期的萌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兴起、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非洲高等教育又出现了新动向:重修一体化公约;建立非洲学历资格和学分框架;构建非洲教育质量保障框架;推进ICT建设;促进科研发展等.虽然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初显成效,但它仍面临教育体制难“协调”、质量“标准”难保障、信息资源“分享”不畅、行动“联合”不强等问题.我国可考虑采取多个方案参与推进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欧洲波伦亚进程标志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挪威作为该进程的积极参与国之一,近年来对本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更是走在了许多欧洲国家前列。本文简要论述了波伦亚进程的发展情况,并结合该进程的具体要求考察近年来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发起国之一,近年来对本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更是深入.按照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近年来意大利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与认证体系,注重信息技术运用和学生参与等措施,希望这些经验与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干达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充中面临着质量保障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全球化时代的变化,乌干达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着手制定质量保障政策,建立较完整的质量保障框架,同时还以东非大学理事会为平台,通过地区合作,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洲复兴”的共同愿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盟按照一体化进程路线图,以“非洲个性”认同,引领非洲一体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创建高等教育空间,极大提升了非洲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及国际竞争力.探析非盟高等教育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转变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建立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联盟;制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搭建人才资源共治共享平台;推进多方联动协调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对深化中非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全方位合作,强化我国高校与非洲大学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中非高等教育交流互鉴,做强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共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信 《成人教育》2021,41(10):75-8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呈现不同的特点,巴基斯坦建立了国家资历框架配套的五个子系统,南非形成了国家资格框架的质量保障二级认证机制,印度国家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法律规制与多元共治,东盟建成了区域性的资历框架质量保障网.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对我国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是: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设立专门的质量保障管理机构,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建设的数据信息平台,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保障标准,扩大质量保障的社会参与,加快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化对接.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欧盟各成员国之间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一体化进程,欧盟提出了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保障参照框架,该框架作为一个参照工具为欧盟各成员国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在这一框架下欧盟整理、筛选和提炼了能在系统和机构层面实施质量保障、可以进行跨国比较和相互学习的10个指标,这有助于使欧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宁波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和内涵建设巫须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积极创新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加强保障教育质量的法制化建设,推进保障教育质量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等,是不断完善宁波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整合的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尤其是2003年以来,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过程,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改革进程,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博洛尼亚改革进程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推动,并指出了对我国区域整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和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视野下中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质量保障体系优于我国。中英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比较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政策法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评估队伍专业性以及评估结果的不同,并从政治背景、传统文化和实践历史长短的角度分析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CBHE) has taken centre stage in the Southern Africa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 There has been increased 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among member states of the SADC. This has necessitated regional regulatory cooperation in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SADC has established the Southern African Quality Assurance Network as a regional network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enhance regulatory coop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on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special focus on CBHE.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main areas of focus as people mobility, institutional and programme mobility, accreditation and regist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entials. Proposed mechanisms for regulatory cooperation include regional credit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system, reg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ramework for accredit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foreign providers and framework for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entials.  相似文献   

12.
高效、专业的组织机构是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主体。美英等国在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下,建立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证机构和专业人员队伍,成为保证本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宏观质量保证政策体系和组织机构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院校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分割到管理职能部门中,专门化的质量保证机构缺失。对比国内外机构建设情况,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应当纳入多元利益主体,围绕核心质量因素设置内外质量保证机构,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规范,加大质量保证所需的人员队伍建设,以提升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执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多元价值"教育评价思想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纷纷出台了有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通过对学生参与质量保障的权利给予立法保障,吸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和各级质量保障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等政策措施,欧洲国家在质量保障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充分参与。  相似文献   

14.
荷兰高等教育的“评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索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改革的经验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荷兰高等教育"评估文化"是其优质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其"评估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最终定形为当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评估文化架构。同样实行集权制管理的荷兰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One issue facing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concerns how to ensure quality for a broader and more diverse set of institutions.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i.e. accreditation, accountability and assessment) have particular relevance today as higher education undergoes dramatic changes in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internationalised, and 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crease in number and enrol 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ents. Three questions emerge. Do differences among transition countries relative to central control prior to independence explain the current set o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Has the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affected how quality assurance is conceptualised? Hav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been affected by the opening of branch campus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与W TO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下各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行为,从法规建设、机制建设、信息建设、加强研究等方面提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five Nordic countries and their respectiv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1 1. EVA, FINHEEC, NOKUT, HSV,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f Iceland. have convened annually for over a decade to exchange experiences and discuss issues concerning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has resulted in a regional network for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NOQA). During this period, methodological issues have increasingly been emphasised within the network’s activities, and the current article presents and discusses a new format of open interviewing in a setting where the quality assurance work of fou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ere analysed. The openness of the process was the key in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完善高等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已成为许多国家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社会声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北欧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特点,着重介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内部保障体系,以及赫尔辛基大学最新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制定的理念,旨在为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