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     
蒯福棣谈阅读教学(之一)咨询台问: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i力,我们的老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学生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读懂了,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您说对吗?(肖华)答: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自己能读书,达到不需要老师教,他们自己就可以读书,能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把读懂文章作为教学目的,就是模糊认识的一种表现。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讲得很深刻,”课文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使学生"自能读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所以,阅读能力不能光看学生是不是理解了、读懂了课文,还要看学生是怎样理解、怎么读懂的.那么,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主导作用,才能与学生主体相适应昵?下面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导课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观察与研究后认为,运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怎样使学生会读课文呼伦贝尔盟教研室贾恩亮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根据儿童认识事物一般心理过程和阅读教学的规律,学生读懂课文的实践过程应当遵循这样一个思路一读通、读熟、读懂、会读。也就是只有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在教师指导下读熟,才有...  相似文献   

5.
"主问题"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提问。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激发学生情感。本文浅析了《詹天佑》第二课时中"主问题"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过多地对阅读文章进行扩展,反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多补充其他内容,结果学生连课文内容都没有理解。所以,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扩展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在高中英  相似文献   

7.
曾晓明 《学语文》2006,(4):9-19
课本学习遭遇到了学生“地下阅读”前所未有的围堵,这不是课本的错,就如同我们食欲不振,并非食品本身的问题一样,甚至也不能说是学生的错。这就好比土豆,虽然很有营养,但就有孩子不喜欢吃。怎么办?与其硬性地往孩子嘴里塞,倒不如把土豆加工成符合他们口味的色香诱人的食品,使之渐渐地喜欢以至爱不释手。因此,面对逐渐完善的课本的尴尬处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是不是在理解的层面上做好了与课文的对接;是不是鼓励了学生积极地以他们的阅历和思考投人到对课文的领悟和体验;是不是关注捕捉课文影响学生的最佳时机;是不是注意研究课文介入学生心灵的最佳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8.
朱贺 《安徽教育》2010,(4):44-4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谈一下我在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设计教学问题阅读教学中的设计教学问题是指每上一篇课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后,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要求而紧扣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去阅读、熟悉课文和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创造性阅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和总结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具体教学措施:创设问题情境,整体把握课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概括能力;鼓励多样化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阅读教学为其它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加强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在阅读教学时,许多老师往往都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用教  相似文献   

1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思考,讨论交流,从书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以《军神》第一课时为例,引导学生试读-疏通读-正确读-流利读。学生读通课文后去完成“复述课文中刘伯承的主要表现”,这个教学任务就水到渠成了;安排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整体地思考;给学生整体的文本;引导学生整段地表述,使阅读和说话训练落实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质,让阅读课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认为.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多写,而且要“有分析地多读,多写”。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密切关联.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做有价值的阅读与思考,课文成为摆设,以致学生产生学课文没什么用的错误认识。那么,如何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在日常阅读教学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关键就在于如何发挥读对写的指导作用了。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7期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在于:一方面,课文是学习对象,学习任务就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另一方面.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却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以帮助学生调整现有语文经验与课文理解.感受所需要的语文经验之间的落差。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三条路径殊途同归,应根据落差的状况选择适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自主阅读就是自然阅读,即学生凭兴趣而主动独立的阅读。文本是为读者而生产的,同理,我们的教材——课文,也是为学生而编写的,离开了学生的主动阅读,课文也失去了价值。所以,阅读教学要陌生化地进入文本,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取消阅读课的预设性。另外,阅读教学应该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给学生思考的自由,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自主创造。  相似文献   

17.
尽管教法纷呈,风格各异,阅读教学始终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懂得: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三个问题。下面以《詹天佑》第二段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读议课文来解决这三个同题的。我首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接  相似文献   

18.
“例子”中的新观念 1.从课文的地位看,由阅读教学目的向提供语言情境转变。 既然课文是例子,对课文的理解就不应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目标。课文乃文选,无非是提供了训练语言的情境,是练能力养习惯的实例而已。这种观念并不是降低了课例的地位,而是正确发挥它在学法指导的作用。读懂课文是掌握学法后的必然结果,这对走出当前阅读教学“教师以分析为主,学生以理解为主,课堂以问答为主”的“误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麻文辉 《成才之路》2011,(26):85-8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逐步达到正确、流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功能,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读懂课文的能力;二是在讲读与独立阅读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半扶半放,扶放结合”。“扶”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引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读懂课文。联系到教学实际,教师的指引和点拨,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只有在这样的前题条件下,才能“放”,放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读懂课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呢? 一、设问要抓住课文的关键矛盾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