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卡夫卡的《审判》是以法律为主题的经典作品,是一部关于"审判"的小说。小说从多个层面凸现了法律主题,以高度的艺术性,从现实的、道德的和哲学的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体制进行了考问。本文试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小说中的"审判"为切入点,对《审判》法律主题的多重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又名《诉讼》)是其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方式被誉为20世纪西方文学史的经典之作。近年来,对卡夫卡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并逐渐形成了"卡学",对卡夫卡小说的研究对于今天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自身的犹太身份以及布罗德的神学诠释使得学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与犹太教的联系上,遮蔽了犹太传统衰落以及卡夫卡自身古老记忆遗忘的现实表征。通过梳理《审判》中约瑟夫·K.由审判感知罪恶、由罪恶走向救赎的逻辑线索,分析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有关种族/身份、圣言/法律、神圣/世俗三对矛盾的复杂关联,或能窥见卡夫卡隐藏在“犹太性”中的“非犹太”特征及其以“非犹太”为参照的“犹太性”内涵,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卡夫卡寻找文化记忆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小说的思辨性很强,表现了丰富的多解释性,而且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沉闷、冷肃之气,显示出极为独特的创作个性。本文拟从其代表作《审判》中视角控制艺术方面,揭示其小说这一阅读效果之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的小说中充满了意象。桥是一种建筑物,它能沟通两地,它所代表的抽象含义则是交流和沟通。而在卡夫卡的小说《审判》、《判决》和《桥》中,桥却没有起到沟通的作用而是把人推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封闭、毁灭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诉讼》叙述了一场没有终结、没有指望的追寻存在透明性过程的审判,呈现了主人公约瑟夫·K一步一步地从“沉沦”走向“绝望”深渊的过程。卡夫卡以诗性的方式介入到基督教的“原罪”与人类自由意志的永恒话题之中,正暗合了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罪性的哲理言说。大陆研究者一般只停留在对卡夫卡小说“异化”、“荒诞”等主题意蕴的阐发,而轻视其小说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的基督思想景观,自然难以透入堂奥。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德日法西斯侵略战争所犯罪行的正义的审判。但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意日三个轴心国,为什么战后审判法西斯没有意大利?它为什么能逃脱正义的审判?”  相似文献   

8.
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盛行于20、30年代的德、美、北欧等国。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是这个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小说的表现主义技巧达到了运用自如、登峰造极的境界,卡夫卡的小说寓荒诞于真实,融幻想与怪诞于一体。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称“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一样.也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并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用“卡夫卡式风格”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卡夫卡本人的艺术特点,等于仟么都没说。本文通过对卡夫卡“遗嘱”(亦即他对自己文学作品的处理态度)的解读,将遗嘱执行者马克斯·勃罗德的“权威性解释”引入,从而暴露出遗嘱所具备的自相矛盾之处,使之形成自我缠绕的逻辑悖论——卡夫卡的小说既不是写给自己读的,也不是写给读者看的,它“拒绝阅读”。然而,联系他在写作时的矛盾心理,联系其他人类似的作品处理方式,则令人怀疑,他的遗嘱是否属于一种推销自己的后现代方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遗嘱从一个侧面证明,所谓卡夫卡式,是一种以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对卡夫卡精神的概括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田继云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2):86-87,102
对卡夫卡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大部分人侧重研究其作品中的“异化”世界及荒诞主题。但笔者认为,卡夫卡的爱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通过卡夫卡的日记、书信、情书、小说等来分析卡夫卡对祖国和犹太人民的爱,对写作的爱以及对未婚妻和家人的爱!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nature of academic judgement. It also suggests that academic judgement is not the special preserve of academics as such and is something with which students can be imbued. It 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academic judgement is best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critical learning which is contrasted with demonstrative learning. The paper then proceeds with an analysis of judgement by considering the ideas of Peter Geach on this particular subject. It then moves to considering jud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a practice, as set out by Alasdair MacIntyre. Whilst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practical judgement, this approach is found wanting nonetheless and attention is next turned to considering judgement within the space of reasons – that is, the approach of John McDowell. The paper then suggests that the idea of the space of reasons can be given greater substance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two further kinds of judgement – epistemic and reflective.  相似文献   

12.
善恶、美丑、利害分别表达了某种价值评价。这些价值评价包含着两个共同的内容: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事实。这决定了价值评价的双重特征:主观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表现为:它们表达了主体的主体性元素,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主体性。客观性特征表现为:它陈述了某种客观事实,以及主体本身对客观现实的依赖。在价值评价中,不仅表达了主体的元素,而且陈述了客观事实。价值似乎有两个载体,即价值物和价值评价。由于价值评价本身包含了价值物,因此这两个载体合并为一个载体:价值评价。价值依托于价值评价而存在。在经验层面,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价值评价,而看不到价值,因此,事实上,价值等同于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3.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整个会计规范体系的执行过程中居于最直接、最主动的核心地位,但会计职业判断也会引发道德风险。对于会计职业判断道德风险的发生原因,过去的讨论一般都局限于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分析。本则从制度环境与道德风险的一般关系原理出发,结合我国企业会计的具体制度环境,论述了会计制度环境导致会计职业判断道德风险的现实性,并且在揭示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给出道德风险控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行政确认判决作为司法裁判行政案件的一种形式,在最新《司法解释》中得以确立,但其中诸多规定既缺乏合理性,又有悖于司法审判的一些基本原则,完善确认判决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构建类型化的确认诉讼,根本规范确认判决制度,一是完善现有司法解释中关于确认判决的规定,这些途径可促进行政审判公正、效率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有着尴尬的文化出身和民族身份,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负罪感,而负罪感又是形成其双重人格的深层原因。卡夫卡的"负罪感"不等于"原罪",而是他特有的生存体验的文化符码。《诉讼》主要通过主人公约瑟夫·K的双重身份和双重人格展现小说"负罪感"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和人格异化,艺术上则浓缩为"法的门前"的悖谬性寓言,而主人公的自我救赎是人类普遍境遇的一种诗性观照。  相似文献   

16.
一般逻辑教材在介绍直育判断时,通常把单称判断当作全称判断来处理,而对单称判断只用极少的笔墨一笔带过。在日常思维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单称判断,因此对于单称判断的真假情况和真假关系,还需要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确运用反义词,能收到鲜明准确表情达意、抒发强烈感情的重要作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因不注意反义词的区别和界定,降低了语言表达效果。因此,从语汇角度总结反义词运用的要领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各种形式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一种直观的判断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教育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哲学价值的下位范畴中,教育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标准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一定条件下的统一。教育价值判断合理性标准的确立对目前我国选择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如卡夫卡《变形记》中被异化为虫形的葛里高尔一样,孔乙已及其所科环境中的其他人都是在封建文化背景下被扭曲变形的人物。本文从“异化”的角度入手,对这一经典文本进行全新观照,并试图探讨鲁迅本人与这篇小说的内在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