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卫颖 《内江科技》2009,30(4):9-9
通过对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事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及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在强力公关时代的对外宣传的落后与薄弱。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解决公关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知识获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取知识通常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国企业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分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知识的可行性,探讨了海外并购中的知识荻取机制.基于Gupta和Govin-darajan(2000)提出的概念框架,评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知识获取的效果,指出中国企业面临以下四个主要问题:被收购企业知识存量价值不高、被收购企业的激励意向不强、传输渠道运作不畅、母公司的吸收能力偏弱.最后针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颖  战京玲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2,35(6):110-11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对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本文结合中投投资黑石、中铝收购力拓等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基于海外并购流程,从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实施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系统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波  万筱雯  胡梦媛 《资源科学》2020,42(9):1788-1800
目前中国国内资源供给较难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资源类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获取国外资源。本文基于东道国制度质量视角,选取中国资源类企业在29个国家(地区)发生的406起海外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政治稳定、政府效率和法律制度对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资源类企业偏向选择在政治稳定和政府效率高的东道国进行海外并购,东道国较好的法律制度并不能吸引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并且东道国资源密集度对海外并购区位选择具有调节作用;②油气行业区位选择主要受政治稳定性的正面影响和法律制度的负面影响,电力及其他行业主要受政治稳定性和政府效率的正面影响;③制度质量显著影响国有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但是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仅受到政治稳定性的显著影响。因此,中国资源类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尽量选择政治环境稳定、政府效率较高国家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产权交易活动,历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前提假设,对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决策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得出在企业并购信号传递博弈中,只有分离均衡才是最优及最有效率的均衡,并为完善与规范我国并购市场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原本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并购并不足为奇,只是海外并购涉及传统农业行业相对较少,而在电器、能源及IT行业等较多,例如海尔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大连万达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多数股权;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TCL、联想、中海油等跨国并购案例,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主要面临着政治、法律、融资及整合风险,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外并购一直被产业界作为进入东道国市场、或者获取战略资本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对发达国家进行反向资本输入,其目的既为了获取海外市场,近年来更多的是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同时,海归人才的回流也反向技术溢出的一个渠道。文章选取了深沪股市中81家上市公司从2005-2014年的海外并购数据作为样本,并收集了这些公司并购的专利申请数目,以及这些企业高管团队的信息建立模型。结果发现,对于新兴市场的企业而言,海外并购可以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的显著提高,而且其拥有海外任职经历的高管团队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海外并购后更好地将海外先进技术转移和融合,从而提升新兴企业在海外并购后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企业并购是多个局中人参与的博弈行为,分析了并购方和被并购企业的行为特征,建立了不同情况下的企业并购博弈模型,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博弈双方的最优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能否提升技术绩效尚无定论,文章旨在提出并验证并购后企业技术绩效提升的关键在于吸收能力。首先建立了国内并购企业和国外目标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其动态进化稳定策略是"贡献-贡献"和"不贡献-不贡献"。知识流动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吸收能力对该演化博弈的均衡有关键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说:企业吸收能力是知识整合、技术提升的关键,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并购后的技术绩效越好。然后以2004-2009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跨国技术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建立了泊松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证实了如上假说。这一结果刻画了并购后的知识共享机制,证明了吸收能力是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提升技术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