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古老的剽牛习俗 透过云南的青铜文物,我们可以观察和感受到云南民族一些民风习俗的悠久历史渊源。剽牛,是我国西南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沿习着的祭天仪式,其中也包含一定的民族体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火神是佤族万物有灵观念中崇拜的一种神灵。在家庭中表现为将火塘神圣化,而在集体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则以“取新火”和“送鬼火”的仪式来表现,体现了佤族纪念祖先“摩擦取火”的伟大发明,辞旧迎新、驱邪禳灾和传授防火知识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古滇民俗体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体育考古学的角度对古滇国主要墓葬群出土文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古滇文化已具备体育文化构建因子,滇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斗牛、竞渡、磨秋、剽牛祭祀等民俗活动已显现体育特色,是古滇民族主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原始宗教促进古滇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也孕育了古滇民族体育思想.古滇人民观念无羁、思想无垠,演绎了独具特色的古滇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4.
余红  李会明 《精武》2013,(36):117-118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学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佤族聚居区的中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学校发挥的传承作用不及民族传统文化节、社区和家庭;分析表明,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过程缺乏规范性是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因素分析等方法,从体育考古学的角度对古滇国主要墓葬群出土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古滇文化已具备体育文化构建因子,滇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斗牛、竞渡、磨秋、剽牛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已彰显出体育的特色,是古滇民族主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古滇人民观念不羁、思想无垠,演绎了独具特色的古滇民俗体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佤族民俗体育文化。佤族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习俗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个性。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摄弩、脚踢架、集体舞等;主要特征是岁时节庆性、模式化、部族团队性和竞争性;主要的传承花式是家庭血缘传承、魔巴传承和竞争传承。佤族特殊的体育文化传承花式对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学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佤族聚居区的中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学校发挥的传承作用不及民族传统文化节、社区和家庭;分析表明,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过程缺乏规范性是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民族学、体育史学、社会学方法,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佤族民族体育现象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云南佤族是我国保留原始部落社会形态时间跨度最长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崇拜大自然的原始宗教情结,云南佤族的精神财富反映在其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根据史籍、文物的考证和云南佤族民族体育现存形式的考察,都印证了云南佤族民族体育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阵“隆隆”的鼓声由远而近,把远古时代两军对垒、旗幡猎猎的壮观场面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去年10月4日上午,首届金华斗牛大奖赛在金华中心人民广场举行隆重的迎牛仪式,吸引了上万名市民引颈观看。迎牛仪式具有浓厚的传统气息和地方特色。四名壮士肩找两面特大铜锣,重锤敲起迎牛仪仗队进入广场的锣声。在斗牛标志旗的引导和“威风、勇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我国年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展变化,进一步监测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青少年2010年至2015年身高、体重、BMI指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间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男女青少年身高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纳西族增长相对缓慢;5年间各少数民族男女青少年生体重均呈现增长趋势,回族青少年体重增长较多且增长幅度较大,纳西族青少年体重增长较小且增长幅度较小;5年间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男女青少年BMI指数都呈增长趋势;回族、纳西族身体形态方面相对佤族、纳西族显得高大,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相关;各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增长趋势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开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曹龙飞 《搏击·武术科学》2012,(11):106-107,112
文章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云南佤族木鼓文化因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经研究后发现,佤族木鼓文化的孕育、形成与民族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特质性的符号之缘。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14,(3):110-111
2月28日,被羽毛球爱好者称为“小苏迪曼杯”的“羽林争霸”2014红牛城市羽毛球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本届赛事主题为“我在这里”,旨在倡导身心合一、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朱小烽  陈为玮 《体育科技》2012,(4):32-35,43
"嘉兴掼牛"是浙江嘉兴回民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表演极具观赏性和惊险性,被誉为"中国式斗牛"。2010年5月,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人才、经费、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嘉兴掼牛"运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充分发掘"嘉兴掼牛"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体育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好掼牛这一非物质文化形态,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进行、增强人民体质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嘉兴掼牛"传承与发展的思路,进而为"嘉兴掼牛"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价值作为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的特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视角,探析圣火传递仪式对参与者、主办方、赞助商、奥运会本身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等不同主体而言所特有的利益和矛盾性,能够使举办方更好地协调不同价值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奥运圣火传递仪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航空模型》2013,(11):8-8
2013年9月17日下午,吉林省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吉林市教育局在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举行了科技体育器材捐赠仪式。仪式上,香港欧姿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向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市第23中学和永吉县口前镇第二小学捐赠了价值近3万元的科技体育器材,包括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航天模型和车辆模型等。  相似文献   

16.
畜牧经济、祖先崇拜及送魂习俗的共同作用下,纳西族先民的火葬礼仪形成了献冥马、飞马取死者遗骨、洗马等原始宗教仪式.这些仪式蕴藏着原始的竞争意识,并具备了赛马运动应具有的体育元素和价值,意味着纳西族赛马意识的产生.之后,随着英雄和神灵崇拜的产生,火葬仪式中的洗马仪式演变成对全民进行尚武教育的赛马活动和节庆进行的赛马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6,(3):57-62
采用格尔茨"深描"式研究范式对泰拳仪式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赛前仪式进行考察与分析,提示其象征体系与文化隐喻,并对其教化功能与理性机制进行审视。研究认为泰拳赛前仪式作为泰国民族文化表征的集中体现,充满着象征与隐喻的文化事象,并潜藏着伦理教化的内在动力,在符号佩带、施礼规范、漫舞表现等身体细微运作之中来实现对拳手的管理;同时,仪式的发生具有加强信仰、动员身体以及"训诫"暴力的价值效应。仪式通过依赖情感与信仰为"暴力"设限、从精神与行为规约对"暴力"实施管理、以情境场形塑拳手"暴力"运用,达成伦理教化精神形塑,使拳手形成对"暴力"运使的新认知,从而实现对"暴力"有理有节地运使。对中国武术仪式来说,泰拳赛前仪式文化的经验话语,无疑是一个值得关照与省思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沦源岩画中的各种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至1981年,云南省民族研究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临沦地区沦源佤族自治县境内人迹罕至的高山岩壁上,相继发现了一批古老的佤族先民岩画。这些岩画是用赤铁粉和牛血调成颜料用手指画成的。岩画中的人体大的约有30——40厘米,小的仅有5厘米左右。画风古朴生动,线条单调而富于表现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据专家鉴定,这些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它纪录了佤族先民渔猎采集的生动形态,以表现狩猎、战争、宗教祭祀、舞蹈和游戏的画面较多,其中有一批表现原始体育栩栩如生的形象,为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基本身体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符号学、传播学等经典理论观照下,就电视媒介对体育意义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在娱乐与审美的仪式消费意义上,电视化体育的狂欢仪式正在悄然替代人们对体育的亲身实践,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平面化的运动员健康身体形象及其仪式化表演消除着时间与思想的深度范式的同时,再生产了关于体育的消费文化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5,(6):53-57
以组构理论为依托,采用文献资料、思辨等研究方法对仪式中的身体操演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从仪式与身体操演的多元共生、仪式体育化、仪式中的身体操演变迁和动因审视等角度进行解读,认为:规定性的体感实践契合了仪式主题的形象化处理和仪式意义的高效传达,致使体化实践与仪式的多元共生;在身体操演作为仪式载体的同时出现了仪式对体育元素的遮蔽和解蔽效应;宗教驱动、人本驱动和世俗化驱动传达了身体操演变迁动因的三重变奏;身体操演仪式的反结构与结构特征主导了身体操演的神圣与世俗的组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