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译是各民族思想交流的手段。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为了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就需要通过翻译。翻译本身是一种语言活动,是利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翻译与创作不同,译者木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只能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会存在种种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有其固有的表达规律。因此,翻译就是通过不同语言的特点、规律的对比,找出相应的表达手段。翻译的手段即技巧有许多,最基本就是直译和意译。本文就直译…  相似文献   

2.
翻译活动不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是包含众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它并不仅仅是把两种语言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意义是在语言的交流中产生的,作为跨语言交流的主要工具,翻译即是对意义的再创造,其最终目的是意义再生。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遵守意义再生的三点原则以实现更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各自文化的特点,才能做好翻译.本文探讨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论述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形成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同时又为促进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服务。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互相交际,达到互相了解的媒介。  相似文献   

5.
树才 《江汉学术》2011,(1):13-20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行为,它的过程是"动态"的.因此显出其复杂性.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翻译行为究竞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它丛然会引入"译者"这一维度.在任何翻译中,译者总是决定性的,因为实践翻译这种"跨语言"行为的,不是别人,正是译者.研究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必须把"译者"放在"原文"与"译文"的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里的文学用语,完全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将其进行加工提炼,剔除口语中的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成为成熟而丰富的文学语言。北京方言最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含蓄性,另一个是它的生动性,它的作用之一是使语言显得更加精炼,其二是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这些特点和作用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曹雪芹正是靠其生动、鲜活的语言功力,征服了无数如痴如醉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论鲁迅散文中的语言变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是鲁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文章分析了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并对照其英译本,探讨了语言变异现象如何在翻译中重构。由于汉语语言变异独特的表意功能与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翻译中,译者只有揣摩作者的变异意图,从语言变异的功能入手,同时对于文化差异加以适当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以原作的变异之妙处。  相似文献   

8.
不同商务文本类型决定了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反映在其独特的词语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修辞手段等上,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功能、文本侧重、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这些差异建构起的译文评价参数原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一些实例的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会在戏剧翻译中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戏剧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从语用学理论和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戏剧翻译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