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龙马精神用来比喻人精神旺盛,很多人认为,这里面是以龙和马来比喻人的精神。其实,龙马是传说中龙首马身的神兽。相传在伏羲之时,黄河出现龙马,即龙头马身的神兽,马背上旋毛如星,组成了一幅图,称为河图。伏羲心有灵犀,按照河图上的自然数,创造了八卦。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白龙马本来是一条白龙,出自西海龙宫,被视为龙马的翻版。在古人的观念中,龙和马是合一的,《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  相似文献   

2.
红红火火的马年,因为有了"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而大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气势.马,是同学们在12生肖中最熟悉的,又是模糊的.你随便问一个同学:马年说马说什么?他会说:说马的典故,说马的故事,说马的特征与习性,说马的艺术,说马的音乐,说龙马精神等等.但当你问到:关于马的美术作品你了解哪些?一个班53人,有28人知道青铜作品<马踏飞燕>,有21人知道徐悲鸿的马,有11人知道古代雕塑<马踏匈奴>,有9人知道兵马俑作品,其他许多作品没有听说过.这使我认识到:高中美术欣赏课,以"马"为专题进行欣赏和研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渴望赢     
张晓风 《同学少年》2008,(11):42-43
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极幼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吧,就为听外婆说一句故乡的俗语"吃辣——当家",就猛吃了几口大辣椒,权利欲之炽,不能说不惊人了。如果我是英国贵族,大约会热衷养马赛马吧?如果是中国太平时代的乡绅,则不免要跟人斗斗蟋蟀,但我是个在台湾长大的小孩,习惯上只能跟人比功课。小学六年级,深夜,还坐在同学家的  相似文献   

4.
龙马粕弄中用来比喻人精神旺盛,很多人认为,这里面是以龙和马来比喻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趣填字     
<正>说它们是马,其实不是马,中间各补一个字,就是几种常用语。前三个指的是三种人,后一个指人说的一种话。  相似文献   

6.
《小学时代》2008,(9):4-4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约50万年前自北京猿人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的祖先?有人说,北京猿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中国人的祖先是大约6万年前进入东亚自非洲人。"非洲起源说"是否真实可信?那个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最古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编剧因为吸一种俗称"冰毒"的毒品被抓。于是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说"冰毒"是一种软性毒品,对人没有危害。更有人进而说,毒品的危害是被夸大的,其实吸毒就跟人跑步、看世界杯比赛一样,后者也会让人觉得爽,因此上瘾的。那么"冰毒"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的毒害究竟有多  相似文献   

8.
矛盾篇     
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极幼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吧,因为听外婆说一句故乡的俗语"吃辣——当家",就猛吃了几大口一我渴望赢  相似文献   

9.
矛盾篇     
一我渴望赢 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 极幼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吧,因为听外婆说一句故乡的俗语"吃辣--当家",就猛吃了几大口辣椒,权力欲之炽,不能说不惊人了.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一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诠释。它可以使学生中的悲观者自强,后进者上进,自卑者看到希望,在学生心灵深处绽放出灿烂的花朵。智慧的师爱要学会宽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相似文献   

11.
“CEO”是继“老板”、“经理”、“总裁”之后在中国流行最广的称号,现在,各种各样的 CEO 多如过江之鲫,全国大约有2.4万人自称CEO,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 CEO 呢?CEO 究竟又是什么呢?在一次会上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就问到此问题,众多企业老板竟说“老大就是 CEO”。现在,有人认为CEO 是总经理,有人认为是董事长,其实都不是,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人说宽容就是忍耐,不是,宽容怎生了"忍"字,宽容不是遭罪;有人说宽容就是爱,不是或不全是,宽容与家是两种境界,其实爱有时容不下太多的宽容;还有人说宽容就是给予,那就更不对了,过份的宽容就是纵容.  相似文献   

13.
瑞典人波意得·马库雷可称得上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奇人,这不是说他有什么超人的本领,也不是说他的模样有多么怪.其实,他的长相并不像世界上任何其他动物,而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在他的身体里,却移植了5种不同的动物的器官:他有一颗鬣狗的心,狒狒的肾,狼的肝,猫的眼角膜,大脑里还有一头猪的部分脑细胞组织.他称得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兽体人".  相似文献   

14.
楚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写甚多,而据《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等文献所载,是龙也即马。而楚辞除多次写到龙与马以外,其中又比较多的写到玉虬、白螭等,玉虬、白螭也即事实上之白马。而据《礼记》"殷人白马黑首"及甲骨卜辞"白马"频出等传世与出土文献所载,殷人对于马特别是白马尤其重视。而楚辞的这种文化现象折射出楚辞与殷商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屈原与楚辞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凡此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屈原及其楚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2,(1):12-13
正阅读背景:行走网络,遍地"呵呵"。它包含的意思可广了:可以是赞同,可以是不置可否,可以是老好人式的习惯性微笑,可以是发自内心的交流……这个词,有人说是苏东坡最先使用。其实,它老早就有了,一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二呢,苏东坡也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凡是称的上恶作剧的坏事,多半不是伤天害理、罪大恶极之事。之所以有人爱恶作剧,有人爱看别人恶作剧,有人喜欢有恶作剧天分的人,多半是内心那点阴暗心理的投射。人人都"爱"恶作剧的世界,其实倒不可怕。我来深沉一把。黑格尔曾说过,恶是历史的驱动力,而善永远是恶的道路上的棠棣之花。老黑从哲学意义上论辩善恶。其实,从心理角度分析,恶何尝不是人对于破坏规则的欲望的释放。小恶恰恰释放了阴暗欲望,这样平衡的内心里才有善的生长空间吧。  相似文献   

17.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吝笔墨地讨论着"语文"二字究竟何解,有人说它是听说读写的统称,有人说它蕴含着我们的认知与感悟。其实,语文究竟如何定义很难界定,但我们能够把握从中体会到的是在语文本身蕴含的一种独特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人对他人谄媚奉承的行为称为"拍马屁"。"拍马屁"其实是"拍马屁股"的简称。关于它的来历,还真有几种有趣的说法,都与蒙古人的习俗有关。一是说蒙古人有个习惯,当两人牵马相遇时,应该在对方马的屁股上轻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当蒙古族好骑手遇到难以驯服的烈性马时,就会拍拍马的屁股,这样会使马感到舒服,骑手便可乘机跃身上  相似文献   

19.
月光好泪     
中国的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它的结构,其实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两发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其实,这话有所偏颇。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到15世纪末才逐渐定型。二胡,最初并不是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  相似文献   

20.
我渴望赢     
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极幼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吧,就为听外婆说一句故乡的成语“吃辣——当家”,就猛吃了几大口辣椒,权力欲之炽,不能说不惊人。如果我是英国贵族,大约会热衷养马赛马吧?如果是中国太平时代的乡绅,则不免要跟人斗斗蟋蟀,但我是个在台湾长大的小孩,习惯上只能跟人比功课。小学六年级,深夜,还坐在同学家的饭厅里恶补,补完了,睁开倦眼,摸黑走夜路回家。升学这一仗是不能输的,奇怪的是那么小的年纪,也很诡诈的,往往一面偷偷读书,一面又装出视死如归的气概,仿佛自己全不在乎。考取北一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