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祝宇 《现代语文》2010,(3):105-107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记一次未能尽兴之游。其实,这是一篇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在文中,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1.记以叙事、记游为主,间以抒情或议论。有的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姚鼐的《登泰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的描写旅行见闻,取材范围较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3.
<正>游记,顾名思义就是游览某一名胜、景点之后提笔成文,有所记录。自然,写作游记不仅是练笔,还可以怡情养性,培育美感,生成鲜活的思想。游记,首先是"游"。怎么游?通常的做法是移步换景,就是以游踪的变化和景物的转换为序,从不同的立足点细细观察景物。游记,还不能光"游"无"记"。怎么"记"  相似文献   

4.
《登泰山记》,是古代记游散文的精品。笔者重读鉴赏之余觉得,它更应该拿来当作学生记游作文的范文。山水记游作文,老师常爱布置,学生相对也愿写,原因是都觉得“好写”,有亲历见闻,有内容可记,有情可抒。学生逢游几乎都得交一篇的历练“经验”。但现实效果往往却是:经历不见得就能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同是记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异风彩。新编职高语文教材将它们放在同一单元(见第一册第八单元),更利于进行比较教学。 一、同是记游,但心情不同、所感不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是怀着懊悔和遗憾的心情来写此文的。作者感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相似文献   

6.
将《虎丘记》的教学重点定位于比较鉴赏,是基于下列考虑的:该文是现行高中教材最后学到的一篇文言记游散文,有与《愚溪诗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等记游散文作比较的必要;该文是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代表作,有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类似或同题作品作比较的条件;该文又是一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后“思考和练习”精解第一册游褒禅山记〔学习要点〕学习这篇古代散文,应注意体会它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本文是游记的特殊形式,重点不在记游,而在于说理。《游褒禅山记》的记叙相当简洁,游山而只记游洞,记游洞而侧重于记后洞,如此取舍,都是为后文...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游记散文。但是,这两篇山水游记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它们不侧重写景抒情,而是借记游寓理言志,别具一格。《游褒禅山记》精辟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要知难而进,才能极尽"非常之观";还指出求学时"深思而慎取"的重要性。《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辩性质的游记,强调对任何事物做判断,必须"目见耳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的极好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教师教学用书·必修2》),自它一面世,立即被广为传诵,成为后世学人治学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1.
喜爱山水和旅游的我,一讲《小石潭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些课文就会特别投入。我对学生说,古人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游褒禅记》的第一段应分到“谓之后洞”为宜,第二段则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起,三、四段可合并为一段。这样划分可以清楚地掌握先写山,再记游,继而抒发感慨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现行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所收古代山水散文计有《小石潭记》、《三蛱》、《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游黄山记》等六篇。对这些作品的立意及其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一番比较、分析,对我们掌握这类作品的内容及其特点,明确这类作品教学的目的要求,学习山水散文写作方法,是很有好处的。上述六篇作品,从立意方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则因篇而异,各具特色。现分述如下。第一类,文章立意重在写景。如《三峡》、  相似文献   

14.
北大之旅     
编者推荐:记游务必写“悟”。此文所记承载的“悟”是“一粒种子”,这颗“种子”植根在以未名湖为中心的景物描写中。“一粒种子”的内涵,可以让人意会,未曾说白——恰到好处。但是,“埋”字应改为“播”字。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八(上)入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篇幅极短,视角极小,说是记游,真正记游的文字只勾画了了,笔墨简约。读后,却总让人感到文章背后掩思甚深。  相似文献   

16.
<正> 《宁都三魏全集·魏叔子文集》(易堂原板,清道光二十五年刊本)卷十六“记”一类下共收了四十一篇文章。总体上可以分为“记物”与“记事”两人类。其中记物类十四篇,记事类二十七篇。记事类又大致侧重三方面:一是写景记游,三篇;二是因事记人,八篇;三是叙事议论,十六篇。这叙事议论的十六篇多为应酬  相似文献   

17.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举世公认的两篇好文章,作者王安石和苏轼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不少人都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相似、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石钟山记》的“预习提示”就明确指出:“本文的作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在游记的写法上别具一格……”笔者却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古代游记往往以状写山川自然美景、记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取胜,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一反常态,不以写景状物记游为主,而是借一次不成功的游山探洞经历,生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及人生哲理。正因为王安石游山探洞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才有这位思想家对这次游览的深刻思索,也才有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游记,我们如何品评其中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9.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题记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说课题《兰亭集序》二、说教材(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