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解读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涵盖的文章主要是散文、诗歌与小说等文学类文本。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解读面临的困境,探索初中语文教材中优化文学类文本解读的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诗歌文本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对诗歌文本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和掌握,诗歌文本解读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相对于其他题材的文章来说,诗歌更加抽象,其内涵更加含蓄隽永,高中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以此促使高中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文本。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生感悟到诗歌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选入教材的作品解读之僵化一直为人所诟病。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解放课堂、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样化解读的努力一直在进行,但大部分被认为适合用作"多样化"尝试的文本都集中在诗歌、散文、小说上,解读的内容也以主题、思想情感、人物形象为主。本文探索将文艺评论和随笔作为文本,指导学生进行多样化解读。  相似文献   

4.
语丈教材是中学语丈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文本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取向。语文教师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第一要务就是解读文本的核心价值。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真",即解读要关照本原性;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针",即解读要具有针对性;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深",即解读要追求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正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有很多,但实际上往往被称作阅读鉴赏行为,尽管文本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的,但解读的过程又是具体的、细微的、分散的,因此文本解读作为鉴赏活动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本身,也包括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诗歌文本如何解读是与诗歌文本解读什么的问题紧密结合的,只针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研究都会使问题变得更片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历来被看作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解读的是教材文本,而教材文本与最初的文学文本相比较而言是有明显区别的。本文通过对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概念分析,简要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之处,提出了关于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当今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文本解读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拔高、架空、曲解和迷信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的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数学学科实际,以函数单调性为例,探讨出了用文字语言解读教材文本,用图象语言解读教材文本,用符号语言解读教材文本,用辩证观点解读教材文本等文本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细节是文学文本的细胞,文学文本中的细节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精细性。细节在叙事性文本和抒情性文本写作中所呈现出的艺术功能,成为我们从细节切入文学文本的可能性。通过对中学教材中几个名篇的解读示例,具体地阐述从细节进入小说、散文和诗歌文本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创设有效教学不断努力。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夯实文本解读,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构筑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属于“纯个人”解读(曲解和误解都无所谓)。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与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教材承载着更多的公众教化功能,包括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3.
许安宁 《考试周刊》2012,(25):16-16
深刻解读文本,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作者提出了深入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具体策略,即解读题目,理解文本的核心;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自我真读,探寻文本真意,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论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教材文本解读遭遇到了文本解读中的诠释学困境,即文本解读中“复原说”与“意义创生说”之间张力的矛盾。本文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教材文本的解读应以教材文本为中心,是多元主体视域融合、多元主体对话、多元主体生命意义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教材文本解读遭遇到了文本解读中的诠释学困境,即文本解读中"复原说"与"意义创生说"之间张力的矛盾.本文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教材文本的解读应以教材文本为中心,是多元主体视域融合、多元主体对话、多元主体生命意义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人教版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为研究教材,以九年级中Unit 7的一首诗歌Mom Knows Best为案例,设计读前、读中、读后不同的活动,从体验诗歌情感、感受诗歌语言到欣赏诗作、创作诗篇,对诗歌教学中文本的解读思路与拓展活动两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特殊的人物意象、深远悠扬的意境等特征,诗歌是最能表现作品价值的文学形式。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的解读,除了加强学生的文学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的意义和文本解读含义的阐述,探讨在教学上诗歌解读的不足之处,最终讨论出相应的对策用来改善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里这样写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本来用以形容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但把它用在文本解读中也不无恰当。在这里,“我”就是教师,“物”就是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由于受到教师个人人生经验、兴趣志向、阅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文本解读关系课堂教学效度。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本位解读、科学解读、创新解读,与学生思维形成贯通,能够创生更多教学生成,深度挖掘教材要旨,有效启迪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要学力。  相似文献   

20.
<正>增强教材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科学的解读教材文本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教材文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文试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探究政治教师如何运用四面镜子科学解读教材文本。一、显微镜:探寻文本细微处显微镜是由一个或几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它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人们利用它可以放大微小物体,用肉眼进行观察和研究。教师要善用显微镜探寻教材文本的细微处。进行政治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经常发现文本中正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