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高职院校和谐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高职校园文化关键是要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的高职校园精神,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精神是一所院校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思想和动力。培育高职院校精神必须确立适应时代要求、时代精神的发展目标,渗透校长的治校理念,多途径着力营造高职院校精神成长的校内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却常被忽视或是做得不够,成为学生就业、创业路上的一块短板。学生党员作为学院的佼佼者,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对学生党员开展职业精神的培养既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为学院开展职业精神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校训精神的“守”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是高职院校独立办学思想和特有精神追求的集中阐释.加强校训精神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校训在其自身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经历“守”与“变”的过程.文章从高职院校校训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在守与变中培育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校企双重培育"工匠精神",注重文化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累科学知识、改进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理论等"科学精神"素养,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现状,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路径,既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若尘 《教育》2012,(20):33
当下中国,大学精神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之所以熟悉,当然是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之上,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导致大学越来越像是衙门和名利场,由此,大学精神的崩溃、大学精神的没落、大学精神的重构也不断成为高频词语。跃然报章,  相似文献   

8.
9.
现代学徒制更多地涵盖了现代企业内涵,更好地实现了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中的理论向技能的转化。学生党员培养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问题,工匠精神培育是事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问题、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的现实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党员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统筹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动荡,社会利益的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了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现象,文章认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应立足于教师德性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职院校肩负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着力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动荡,社会利益的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了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现象,文章认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应立足于教师德性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缺损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精神建设的盲区和误区,而高职院校的“文化虚弱”状态,又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并直接影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文章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缺陷入手,论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精神”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动荡,社会利益的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了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现象,文章认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应立足于教师德性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生存密切相关,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更离不开高职教育。本文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梳理了工匠精神与当前职业教育的关系,提出高职院校应从专业文化的培养、榜样文化的引领、校园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的实践等方面,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顺应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中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尽快补上工匠精神的短板,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17.
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下,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创业教育重技能传授轻伦理素质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偏重生活道德忽略创业伦理的现状,导致毕业生创业观念的偏差,引发社会问题。目前,社会发展与转型迫切需要高校开展创业伦理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把握理性的创业思维、探索竞合的创业发展、实现幸福的创业生活。高校创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为培养具有道德魅力和卓越能力的创业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社会现实的生活、特别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使得经济伦理成为了一个时代性的普遍课题。本文探讨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经济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相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政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对于政府而言,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公共性原则。各方社会主体在资助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时,应当体现出关爱、奉献和尊重的伦理责任。经济上的外在支持只是暂时性的应对策略,坚毅的伦理品质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脱贫最为彻底的保证,为此,更需要贫困大学生个体在受资助过程中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坚持诚信的宝贵品格和自立自强的担当勇气。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职业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其毕业生在具备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根源,最终提出在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实践、培养环境方面着手改进,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职业精神的目的,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