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分析了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高挫折承受力,挫折适应能力的相关因 素,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归因倾向,提出了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培养学生心理挫折耐受力的方法和途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战胜挫折,在挫折中锻炼自己,在挫折中学习,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和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和锻炼,帮助学生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在挫折中锻炼,在挫折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挫折教育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也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方法。篮球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各类比赛中都会有输赢,能让学生无抵触地进入到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因而篮球比赛法教学对于挫折教育有着很大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批评教育法、休息法、难度增加法、黑哨法、榜样法等来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挫折教育也能对篮球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青少年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强弱,已El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文章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尤为必要,且优势明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设置挫折要谨慎,不能排斥成功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学成 《体育师友》2010,33(2):16-17
1.教育引导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懂得,人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使人进步,挫折使人成熟,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但不能经受风雨。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不焦躁,碰到复杂问题时能主动想办法去解决。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习挫折时要有信心和勇气,正确看待挫折,面对困难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地培养学生耐挫力。如在800米跑测验前,很多体型肥胖或耐力较差的学生总是会表示“反正800米长跑从来没有及格过,这次考试也不会及格的。”  相似文献   

8.
一、体育比赛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造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新时代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价值、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策略,旨在为当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能够完善教育理念的多元发展,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和顽强品性,推动学校体育的本质回归;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同质性,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教学统一性,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成效一致性。建议: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坚守育人教育理念;运用挫折情景,进行抗挫心理训练;结合典型案例,树立榜样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学生与体育类院校学生挫折商比较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要全面发展,除了要具有高智商、高情商外,还要有高挫折商。通过调查得知:普通高校学生与体育院校学生相比,挫折商明显偏低,这主要与体育类院校学生在体育运动尤其是比赛中更多地经受挫折和打击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挫折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校的152名体育教师的心理挫折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中的部分体育教师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挫折;挫折程度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并具有青年教师的挫折程度显著高于老年教师和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的特点;体育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因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8个主要因素。针对致挫原因,提出了缓解与消除心理挫折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更好地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体育挫折观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挫折既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坚强,也可以让人变得消极低落。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高校学生体育挫折教育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高校体育挫折教育方法实施的注意事项包括:正确面对挫折,鼓励与惩罚兼并,认清挫折的原因及挫折的两重性,强调挫折教育并不等于排斥成功教育,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挫折教育,体育挫折教育中加强思想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赛场暴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应找出其成因和发生机制对其进行约束控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论述了赛场暴力由运动项目特点、竞赛规则不完善、运动伦理的不当导向、运动中的挫折以及对比赛结果的不合理期望所致。参与运动遭遇的挫折是其发生机制的源头,机会、刺激物和社会支持是触媒,只有这几者密切结合才会发生赛场暴力。解决策略是控制观众成分和规模、完善竞赛规则、提高比赛官员的业务素养、切断暴力行为的刺激源、引导运动员挫折体验后的心理定向和宣扬新的运动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探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体育教师如何来调控好学生的课堂行为,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吕振宇 《搏击·武术科学》2011,(12):105-106,112
文章采用社会学、体育竞赛学以及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往的16届亚运会的规模、比赛项目的设置以及其民族体育比赛项目的变化等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亚运会所取得的成就、在遇到困难、挫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现代亚运会所存在的问题,为亚运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以期对我国各类运动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文章通过运用体育的手段针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改善现有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啦啦队运动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商教育将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在情商教育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以热情奔放、魅力四射的啦啦队运动作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竞争能力、了解他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等方面培养和完善大学生情商。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毕业生、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因素,对当前金融危机下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解决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生的焦虑、挫折、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研究表明:体育院校应当积极引导体育专业毕业生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挫折、压力和挑战,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