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当时德意日三国已形成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英法统治集团又不断企图把战火点向苏联,另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迫在眉睫,苏联政府乃极力倡议订立对抗法西斯集团侵略的互助公约;并一再与英法政府交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国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德日先后确立了法西斯专政。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美等国推行苟且偷安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苏联为了自保,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于1939年突袭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3.
章毅君 《历史教学》2002,2(8):15-19
海军裁军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列强裁减军备活动的一项内容.当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已构成严重威胁时,英美两国缺乏充分的认识,伦敦海军会议上,在日本宣布退出会议,完全不受海军裁军条约的限制时,仍坚持签订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导致两国海军建设的严重落后,削弱了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海军裁军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列强裁减军备活动的一项内容。当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已构成严重威胁时,英美两国缺乏充分的认识,伦敦海军会议上,在日本宣布退出会议,完全不受海军裁军条约的限制时,仍坚持签订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导致两国海军建设的严重落后,削弱了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天红 《文教资料》2007,(13):98-100
霍布斯鲍姆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西斯的兴起导致了自由主义的“大撤退”。在法国,民主制度自身的危机导致法西斯的产生,反过来,法西斯又对民主制度及其所依存的自由文明构成莫大的威胁。在法西斯浪潮的冲击下,自由主义在法国的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但是,自由主义“大撤退”的说法在法国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6.
1939年3月以后,各种迹象表明德国法西斯的下一步侵略计划是先西击英法,后东攻苏联,因而,同苏联和解成为英法和德国竟相争取的目标。苏联领导人错估德国向英法开战将会旷日持久,所以,在唯一有可能制止战争的三国谈判中没有尽最大努力加以阻止,从而丧失了制止世界大战的最后机会,最终给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从30年代的情况来看,如果英、法、美这些西方国家能够采取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在当时完全有可能阻止德、日、意法西斯扩张政策的顺利推行,至少可以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然而,英、法、美却以不同的形式推行着所谓的不干涉政策,从而实际上支持和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相似文献   

8.
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范围的全面侵略扩张,促使被侵略国家和有遭受侵略危险的国家走向联合,先后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开始了反法西斯盟国在二战期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求同存异”,矛盾斗争中求合作,“伙伴合作”关系主导着战时反法西斯盟国内部的对外立场。本文就二战时期反法西斯盟国的合作关系作一浅要论述,以求对人类的共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根据苏德力量的对比情况,为了尽可能推迟卷入战争,为了避免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挑拨离间的牺牲品,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起了负面作用。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后,苏联倾其全力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944年将德军逐出苏联国土,1945年5月攻克柏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法西斯与盟国军队为了达到战役行动的出其不意与保密性,纷纷制定了形形色色的行动代号。笔者为了方便读者在学习中了解这些行动计划,特对二战中著名的代号计划进行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法国的溃败,不列颠之战及北非战场的开辟和德军占领东南欧等史实,使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的战况有一具体了解;并从中认识二次大战是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法西斯国家采取突然袭击和“闪电战”发动侵略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法国的溃败。难点:初期阶段战争的性质。教学用具《法国的溃败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和非洲》地图。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社会纷纷举行活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回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了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3个法西斯国家臭味相投,很快结成侵略集团。在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首先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局部战争,最后挑起了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84个国家和地区,近20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约7000万士兵和平民死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交战双方物资总损失40000多亿美元。法西斯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13.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德意日空前团结,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不断扩大称霸世界的战争;英美举起抗击侵略大旗,构筑成英美同盟;苏联严守“中立”,置于战事之外。反法西斯阵营各自为战的局面,便利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  相似文献   

14.
图片说明:这是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三头怪兽指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头部是德国元首希特勒,中间是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日本内阁总理东条英机。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柏林一罗马轴心”。1936年11月,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相互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最终爆发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5.
"法西斯是万恶的!"、"二战是希特勒一手造成的!",至今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仍然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论,而当教师每每追问"为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在当时会被这么多的人接受?为什么只靠着希特勒一人就能挑起世界大战?"时,从学生的眼神中往往读出的是迷茫和困惑。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中重视结论的输出而忽略或轻视思辨能力的训练,习惯了知道"是什么"而不进一步思考"为  相似文献   

16.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发表战争咨文,国会仅以一小时的讨论,一票反对便通过了对日战争决议。12月11日,德因、意大利向美宣战。同一天,美国以宣战回应,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后,面临着军事上重大的战略抉择:是集中兵力首先打败日军,报珍珠港之仇呢?还是执行先打德国的“欧洲第一”战略呢?日本不宣而战使太平洋舰队被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公众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事发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成立前后,欧洲出现了一个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的高潮。从历史上看,这是第二国际时期各国政党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改良主义修正主义者之间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客观上看,是当时欧洲出现革命形势高涨的结果,从主观上看,是列宁和共产国际影响和干预的结果。我们在肯定这一高潮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共产国际和社会党内左派完全致力于共产党化时,放松了对反革命势力的警惕,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共产国际的干预妨碍了各国党对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曲秀文 《林区教学》2008,(7):120-121
通过东方战线建立过程的历史事实来证明,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是侵略、吞并弱小主权国家,牺牲弱小国家主权的利益和大国沙文主义。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相比,具有相同性。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芦沟桥事变。8月13日,又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一爆发。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便发表了《关于援助中国抗战的决定》,指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正是世界无产阶级、全体先进人类  相似文献   

20.
试论1939年的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0年代 ,欧洲局势风云变幻。193 9年 ,随着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世界大战的危险又一次临近了。为了遏止德国的侵略野心 ,防止战争的爆发 ,英国、法国和苏联在 3月~ 8月间就三国结盟问题举行了一系列谈判。然而 ,出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 ,双方在“间接侵略”、“战时过境权”等许多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始终未能弥合 ,特别是英法迟迟不愿为与苏结盟付出应有的努力和代价 ,而德国却不失时机地给予了苏联所需要的一切 ,导致德苏结盟 ,从而使得三国谈判以失败而告终。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在战前建立 ,这一结果无疑大大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