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认为,从古到今人类所创建的一切文化,都是引导人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样态,应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启迪了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引导着人类文明的希望和理想。文化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灵魂。人类要进步发展就必须求真崇善、除邪斗恶。我们一是要认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二是要遵循"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指向,牢记环保使命;三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群众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通过劳动,使人创造了语言,产生了思想意识,并且有了创造工具的  相似文献   

3.
消隐与重构: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指向的家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的价值标尺,而"家族"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情结和精神价值指认也从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观念形态中.尽管在东、西方文明中家族文化有着不同的实践形态和价值认证,但家族文化自始至终"存在着"其本身就是一种人类历史的真理性叙事.20世纪以来家族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总体性复兴和阶段性消隐两者并存的状态;而现代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家族文化则表现出"寄生性再生长"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上.  相似文献   

4.
<正>乌托邦想象与叙述在西方文化中可称得上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当代西方乌托邦理论研究者,常将西方乌托邦叙述追溯到《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古希腊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古罗马普鲁塔克的《来科古斯传》等等。当然,众所周知,"Utopia"观念的正式定型来自16世纪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以及康帕内的《太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而这些"近代"的乌托邦叙述,与西方古代相比,神话思维与神话想象大大减弱,理论设计的性质普遍增强,而且可实践性也大大增强,似乎是人类社会即将实现的蓝图。19世纪的西方,文化的主调是乐观主义,相信人类正在向"天堂"前进,科学会帮助人类战胜困难,"伊甸园"可以甚至即将达到。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乌托邦文艺风云际会,几乎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化是继承的梁白泉对于我们学术界来讲,认识人类文化的民主性和继承性是不困难的。我们对此,可以略加辩析。不到一万年的阶级社会的人类进步,超过了在它之前一、两百万年的进步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阶级社会是人类第一次进入有组织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6.
水是自然的元素,也是生命的依托。人类对于水的需要,就如同一切生物体对阳光与空气的需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文化,是在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有了保障之后,才在社会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可以说,中华早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得益于绵延千里滔滔不绝的黄河与长江水。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的统一论述"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阐明技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当代科技文化与大科学观,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先进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文化虽在本质上有所差异,但同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彼此交融、双向互动。网络技术在当代便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不仅推动了当代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网络文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一些掌握高新网络技术的国家成为了新型的"殖民主义"国家。另外,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得到传播,给主流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借用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一种民族艺术的成熟要求对人、社会、自然的阐释和描绘能用"本我族类的眼光"。而这种文化样式能在"他者的目光"中成为研究人类文化创造力的范本。CCTV制作展播的《中国油画人  相似文献   

10.
何谓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行为方式 ;文化是我们环境的人造部分 ;文化是社会成员学到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它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它表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成果方面的进化 ;人类在制度、规范方面的进化 ;以及人类在观念、意识方面的进化。综合起来 ,表现为社会群体 (如一个民族 )传统 ,这种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国际市场营销首先遇到的就是异国传统与异国文化。一、文化环境因素是影响国际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因素人们的行为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品质、性格、风格、礼仪、消费的产品和方式 ,都具有某…  相似文献   

11.
原始时代的马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为年代久远,考察起来极为不便.但人类既然很早就与马发生了关系,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中国各地广为存在的原始岩画,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考察古代马文化的重要线索.原始岩画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翻开原始岩画这一人类最初的艺术画卷,可探寻到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外媒导读     
正日本探测器抵达"龙宫""龙宫(Ryugu)"是一颗 C型(碳质)岩石小行星。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岩石小行星可能在很久以前在与地球碰撞中,将生命的基本构成元素送到了地球。日本航天局(JAXA)的机器人探测器在小行星"龙宫"表面成功登陆,这标志着人类首次成功将机器人探测器降落在小行星表面。据悉,航天器"隼鸟二号"经过三年半的旅程,在今年6月到达了小行星"龙宫"。从"隼鸟二号"发射出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现代化,其根本问题是建立与本民族文化心理机制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因此,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管理具有与人类社会同样悠久的历史,虽然人类的管理活动从原始人群的首领对狩猎活动和刀耕火种的管理,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真正将管理做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只是几十年的历史。纵观人类管理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对管理中人的因素日益重视。在原始社会,管理建立在社会平等的基础之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根本利益完全一致,都是为了生存…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作用     
正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中,音乐对社会的作用随处可见。要知道,地球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有音乐,音乐似乎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然而,早期音乐未能一代一代流传或记录下来。因此,并没有正式记录的"史前"音乐。即使如此,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用骨头制成的笛子却可以证明史前音乐的存在。在近代的历史中,能够看到音乐对社会的明显影响。据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经受到音乐的帮助。当他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描述某部分章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90年代,著名社会学、民族学学者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作了论述。他提出关于文化自觉认识可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表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有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到"美人之美",即认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国家民族都对人类优秀文化做出过贡献。更高的目标则是:"美美与共。"人类的优秀文化成为世界上各民族、国家的共同精神财富,达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人生百岁"时代。可以说,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孤独时光"也正等待着我们。远程办公的孤独如今的人们办公方式更加灵活,不一定去公司上班,在家里或其他安静的场所,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这样的办公方式越来越流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外交决策者会体现出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而不同"追求在"不同"中实现"和谐"。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完全可以通过互补更好地为人类共同利益服务。中美两国应随时注意对方的利益,倾听对方的声音,认识双方实际的而非想当然的差异,消除臆想与猜忌,真正欣赏彼此的文化差异之美。世界众多的异质文化不妨在"和而不同"的精神下"各美其美",这或许是悠久的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察成都平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首先需要考虑"文明"的定义和定义的途径,根本的问题是,"文明"首先是一种理念,是特指一个与野蛮阶段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这样一个较高的阶段并不一定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因而就"文明"设定出一套普遍的物化的标准显然并不合适.从横向上对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各个阶段的文化来探讨文明起源,需要对整个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整体考察,才会对各时期各文化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各自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所了解.而纵向研究则在于考察在不同的阶段中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发展的变化,并最终获得对文明起源与形成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进程令"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家乡的面貌也不再是童年记忆的模样。继现代化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后工业文明。"复感·动观"作为《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的学术主题,一方面隐喻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技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神话是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原始人类万物有灵观念下无意识的集体信仰,是原始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生活的结晶。可以说,神话就是原始时代的“人话”,体现着原始人类的文化精神。那么,神话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学,特别是与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就是说,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又是文学家族之源。而神话与小说的关系,正如鲁迅所说:“现代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为小说起源于神话。”这“一班研究文学史者”的看法,固然尚有争议,但探讨神话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