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坡·树     
我的家乡属川南浅丘地区.那一个个小山丘像刚出屉的馒头,给人以醇厚、馨香、舒适之感.它的骨骼是坚硬的岩石,撑起刚直的脊梁,彰显着铮铮骨气. 那些坐落在小山脚下的山村,像依偎在父母脚下的小孩子,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其中一个土名叫"汪家街"的小山村,是我的衣胞之地,这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小山村.奇怪的是,村里人大多姓秦,却没有一人姓汪.  相似文献   

2.
芦苇·飞鸟     
正谁不爱自己的家园?谁不依恋魂牵梦绕的故乡?当我远离故乡几千里,抵达渤海之滨的南大港时,在短暂的逗留后,我竟然产生了依依难舍之情,真的就像恋爱中的人一样。我心里说,恋上一个地方总有很多理由的。芦苇之根在去河北南大港湿地之前,我已经翻阅了好多遍河北省散文学会年会组委会发的小册子,飞鸟翱翔,蓝天碧水,片片芦苇草甸,带给我  相似文献   

3.
山花儿     
在东北大地上有一个小山村,小山村没有名字,山里山外的人都叫这里是小山村。小山村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大山里,一条清亮亮的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流经小山村后,泉水便汇入了村南那条大江里。  相似文献   

4.
王泉根 《文化学刊》2015,(1):24-34,2,241
先秦"姓、氏"有别的制度,决定了"氏"在先秦有着特别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先秦"氏"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社会身份等级与婚姻嫁要依凭这两点,而后者又确保了中华民族的人种素质,并直接影响到古代的婚姻制度。秦汉姓、氏合一,是中国姓氏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文化习惯与姓氏制度一直延缓至今。  相似文献   

5.
杨艾璐  杨宇 《文化学刊》2015,(1):233-234
<正>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选择与拒绝。我选择《鹿王朝》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承载着西丰人的生活和西丰的文化,运用文字建立起一个鹿业的"王朝",而其间也展示了整个"王朝"所构筑的历史文化符码。一、文化与土层:地域特质与历史文化的符号记忆可以说,西丰的鹿文化是独具地域特质  相似文献   

6.
平民没有历史。在历史这个舞台能"走几步"的都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我涉猎的学问中,最势利的以我之见就是"历史"。它宁愿把江洋大盗、土匪流氓请进自己的殿堂,也不会为平民百姓在旮旯里放一个马扎。就连古代的文学作品也如"历史"一样势利,多情的媚眼总是抛给帝王和英豪,其次便是才子佳人。偶尔有人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也都被打入"小说"之类。小说在清朝前乃下里巴人之作,是市井俗人看的闲书,算不上"主流文化"。对老百姓的艺术形象从来都缺少写实的现实主义塑造,有几个形象也都搅到了半是神话半是传说的故事之中。比如董永的老婆七仙女,就一半是人,一半是仙;许仙的老婆白娘子,也一半是人,一半是妖。大多作品中市井百姓的老婆都是一些脸谱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舍弃     
澜涛 《文化博览》2006,(9):14-15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个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哥哥,还有妹妹就在母亲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快乐地长大着,成为小山村里人们的艳羡。一次,母亲去给一户新结婚的人家帮忙,人家给了她两块喜糖。母亲纸包纸裹地将糖拿回家,给了妹妹一块,剩下的一块,母亲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说道:"就一块了,你们抓阄,谁抓到了给谁,抓不到的不可以生气。"母亲说完,就找来两张纸条,分别写上了"吃"和"不许生气",放在家里那个瓷罐子里,盖上盖,晃了晃,将盖打开,我抢先抓起了一个纸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下就泄气了,纸条  相似文献   

8.
远远地,便望见了一棵高大的古树,古树上有一个鸟窝,筑在树顶三个枝丫的中间,像一颗美人痣,点缀着风景似的,让小山村多了几分魅力和神秘。鸟窝里住着两只阿巴鸟,整日唱着甜甜蜜蜜的歌,它们相亲相爱,滋润着日子,也做些传宗接代的事。让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儿女,一长大就不见了,不知跑到何处闯风光去了,一年倒也见它们回来一两次,向父母"阿巴阿巴"地叫着,报些喜忧。当儿女们一走,就又只剩下两只老鸟,但它们不寂寞,仍然做些该做的重复事,依恋着古树,依恋着小山村,  相似文献   

9.
有位朋友对我说,看一个人出不出名,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包括他的笔名),"如果在狗狗或百度里搜索一下,相关网页超过五万个,OK,他肯定是个名人。如果你超过这个数目,OK,我得恭喜你了,你可以拍着肚皮说,我终于混出来了,当然酒我是喝定了。"我不知道这个实践的方法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看来五万就像珠峰一样难以企及。但是我知道,三个多月以前,当我在网上搜索自已的名字只有十几个网页时,我的生活平静如水,从来没有人理睬、打扰我,当我在百度的搜索网页超过四千时,生活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一个从区号看是深圳打来的电话找我,开始我以为是对方打错电话了,一接,对方显得很激动,问我是不是廖保平先生。我说是啊。她说她姓左,是我的忠实读者,刚读到我的一篇文章,说"你的文章正说了我想要说的话",然后她说她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也就只好挂了电话。愣了半天,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意犹未尽。又有一天晚上,我在QQ遇到一个比我大近十岁的大哥,自称  相似文献   

10.
充满疑问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位于中爪哇首府的旧日惹市西北39千米处的克杜峡谷,屹立在一座矩形小山丘上,山环水抱,林秀泉清,整座建筑宏伟瑰丽."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世人共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相似文献   

11.
我深知世界上没有忘忧国,也没有人间天堂,即使是马尔代夫。这里给了我一颗更懂得珍惜的心。切一块海水当点心多年前,我梦见了绿色的大海。在梦里,大海从粉绿、淡绿、碧绿到墨绿,一层一层,像老唱片的纹路般萦绕起一个奇丽的梦境。醒来后觉得匪夷所思。后来,在一本画报上,我第一次看到了马尔代夫的大海,原来世界上真有绿色的大海,那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让我震撼。2014年夏天,这个梦终于变成了现  相似文献   

12.
千姓是一个多源姓氏,其发展是一部迁徙史,历经时间的雕琢,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最终形成了以"团结""孝贤"为核心的千姓文化。其"天下千姓是一家"的家族理念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秘千姓的起源、迁徙及发展概况,是千姓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途径,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陈祖芬 《文化博览》2006,(10):22-23
"师傅!"我喊他。然后就觉得好像是孙悟空在喊唐僧。我一时心急不知道叫他什么好。他这个出租车司机怎么讲一口那么够味儿的英语?不像在学校里学的,这需要一个语境。或许现在的"海归"也开起出租车了?中国发展之快,据说前几年很稀罕的"海归",有的已变成"海带",就是从海外归来的待业者。他正在接手机,是个国际长途。一位德国商人请他帮忙在杭州找一家液压千斤顶厂。"中德会谈"一结束,他才能顾及坐在出租车后座上喊他"师傅"的人。  相似文献   

14.
我老家是赤峰市松山区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西部和南部与河北省围场县毗邻,北与本公社(过去的称呼)东沟大队接壤。全大队(过去的称呼)辖九个生产队,一千多口人,大的生产队约二百多人,小的生产队在百人左右。  相似文献   

15.
"悬橙""捉出""悬米""嬴勝"四个词语学界未得确解。本文认为"悬橙"指把床凳用绳吊在空中;"捉"为"促"之形误,"捉出户外"谓迅速爬出户外;"悬米"指仅能浮起粟米的小水,"悬米"还有挂帐之米、拖欠之米的意思;"嬴勝"义为华美的头巾,"此其称功,犹嬴勝而履蹻"是说这样表彰我的功劳,犹如让我头戴华美的头巾,脚上却穿着草鞋,意为赏赐与功劳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我老家是赤峰市松山区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西部和南部与河北省围场县毗邻,北与本公社(过去的称呼)东沟大队接壤.全大队(过去的称呼)辖九个生产队,一千多口人,大的生产队约二百多人,小的生产队在百人左右.村庄大都是坐落在两山夹一沟的沟底部,水浇地极少,95%都是山坡地,纯属靠天吃饭的老天爷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长征"出发十周年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有一条曲曲弯弯盛满脚步、洒遍鲜血的折线,静静地挽着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历史。这就是80年前地球上2万5千里的红飘带——那场壮丽的远征,其意义早已为中国和世界所公认,长征精神成为了个人积极向上乃是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长征,本身的事实是足够震撼人心的。一个人,像长征中的战  相似文献   

18.
"我也希望祖国的人民看到:一个人能够心中装着祖国,同时又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个人风采。""我明白,我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但问题是,我还是想努力这么做。我了解中国历史,知道我的成功对中国的同胞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很难相信,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  相似文献   

19.
阳关抒怀     
王福和 《文化交流》2014,(10):77-80
凭吊丝路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回音。在我的脑海中,阳关是一个十分荒漠且遥远的地方。数年前,从吐鲁番到敦煌的列车上,在朝阳之辉中,我目睹过大西北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那,应该是最接近阳关的一次旅程了。在我的印象中,阳关是一个十分凄凉的地方。唐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经深深地镶嵌在不知多少国人  相似文献   

20.
痛失日记我在这里记述的,是一段真实的往事。这个遗失的日记的故事,同一个名叫过大江的年轻人有关。那一年年初,由于"文革"中一场突然的变故,我丢失了心爱的日记本。那两个日记本,其实是被人强行抢走的。日记中记录了我刚刚萌发的一场初恋隐秘的心迹。而我那个初恋的对象,另一所中学的"老高三"学生——那所学校的一派红卫兵头头,此时已被另一派"打倒"。那另一派的红卫兵涌入我家翻箱倒柜,发现了我的日记,认定其中必有可置其于死地的线索和材料,在我同他们发生了争吵而又势不敌众的情况下,他们拿了我的日记本扬长而去。几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个人假如在日记中倾诉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